广西北海—涠洲岛

水玲珑

<p class="ql-block">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西面面向越南,东望雷州半岛,东南毗邻一座状似一朵盛开莲花的小岛——斜阳岛,往正南方向去,就是海南岛了。北海市区则在涠洲岛北面三十六海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95%以上的地层是火山岩组成,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p><p class="ql-block"> 该岛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海岛TOP3”。</p> <p class="ql-block">  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地质遗迹。公园有火山熔岩地貌、海蚀地貌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p> <p class="ql-block">  鳄鱼山的火山地貌主要由火山喷发和海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具有独特的火山口、熔岩流、海蚀拱桥等景观。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石拱桥”位于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景区内,是该岛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该拱桥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属于典型的海蚀地貌。其形成过程反映了海岸带地质作用特征,体现了自然力量对岩石的雕琢作用。</p><p class="ql-block"> 作为地质公园的核心景点之一,海石拱桥与周边滴水丹屏、石螺口等自然景观共同构成涠洲岛独特的海滨风光。</p> <p class="ql-block">  长达十五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态各异的海蚀洞、几乎随处林立着的海蚀崖、平坦而宽阔地展布着的海蚀平台。</p> <p class="ql-block">  石螺口海滩位于涠洲岛西部海岸,因附近村庄形似石螺而得名。海滩拥有弧形沙滩和层次分明的清澈海水,沿岸分布火山岩与海蚀岩,形成奇特地质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沿岸密集分布火山喷发形成的黑色火山岩与海蚀作用塑造的奇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  “滴水丹屏”是广西北海涠洲岛西南部的一段海边石崖,以壮丽的海蚀地貌和绝美日落闻名。</p> <p class="ql-block">  滴水丹屏的五彩岩层景观被誉为“中国火山景观之奇观”。朱红色岩石因海浪侵蚀形成层叠纹理,在夕阳下呈现"冰与火"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夕阳余晖将海面渲染成橙红色,与云霞、渔船共同构成海天一色的视觉画面。沙滩在光照下形成金黄与深蓝交织的层次感,可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与晚霞。</p> <p class="ql-block">  涠洲岛上的这座天主教堂是“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建筑材料全部取自于海底的珊瑚沉积岩,运用了周密的力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建造渊源始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而后法国人上岛传教。这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教堂,成为了近代法国天主教传入北海地区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教堂属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顶部是高耸的罗马式尖塔,带有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到如今主体建筑依旧保存完好,斑驳的墙壁和老旧的门窗都是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汤显祖的雕像依山而倚,面朝南湾,远眺深海,手中持书卷端庄而坐,并有汤显祖的生平介绍,静静地讲述着汤显祖和涠洲岛之间的历史联结。</p><p class="ql-block"> 汤显祖于明万历十九年被贬谪至徐闻县,途经涠洲岛时创作了诗作《阳江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其中“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等诗句描绘了涠洲岛的自然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