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春秋 ——平安乡的前世今生

隽秀人生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陇头过客、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陇头过客</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关山之巅的五只窑,孩提时期和少年时代在平安梁度过,直至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那时看着父辈们背靠着山,面朝着山,日复一日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我曾经一度想逃离这里,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灵魂深处有一个声音在不断提醒我:“你是大山里放牛娃,骨子里有大山赋予的坚韧、憨厚、宽容、善良的心。”现在我渐渐理解了关山、理解了平安草原,因为这里才是我心灵的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融入血液中、刻在我的魂魄里。</p> <p class="ql-block">  关山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尽管春风频吹,似乎难以吹透这厚厚的冰甲,难以吹醒这沉睡的冻土,尽管山外的世界已是桃红柳绿,可这里仍被一座座冰雪的堡垒统治着,然而就在这时,冰凌花颤抖着孱弱的身躯,顶开冰凌勇敢地站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春风和煦的吹过枧桦岭,掠过沙柳坡梁,轻抚过庙坡顶,关山的沟沟壑壑梁梁卯卯,背阴洼的山桃羞涩的吐露了花蕾,柳条萌动了枝条;平安草原也在娇羞的打扮着一季三换衣,美不胜数,圈养了一冬天的牛羊也零零散散的点缀着草原。新庄村口老梨树坚挺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开始三三两两的吐露花蕊,嫩绿的梨树芽,急不可耐的舒展枝丫,平安梁的春天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  辛勤劳作的庄农人,犁开了冰封的土地,忙于冬小麦追肥,秋粮备耕,盘算着能有一个好收成,精耕细做着这个无悔的春种秋收!麦田渐绿了,天气也一天天温暖了。关山新月隐藏在猫娃山背后时,东方泛起鱼肚白,清脆明了的牛铃声敲响在黄色的晨曦中,勤劳的平安人走向山坳处的农田,开始了一年的劳作。</p> <p class="ql-block">  走过张家川的古道驿站,有追忆不完的历史,漫步在关山之畔的林荫草坪,总有看不够的风景,在炎热的夏季,不妨给心灵放个假,来张家川平安乡与自然赴一场亲密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从县城出发沿盘山公路,踏上前往平安草原的旅程,一路的风景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准备的前奏。车窗外,山峦起伏,绿意如浪般翻涌,偶尔闪过的几缕炊烟,为这纯粹的自然之景添上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公路两旁种植了紫花槐、油松、塔柏等高杆树木,树下种植万寿菊、格桑花、百叶草等绿植,车子行走其间仿佛人在画中行的感觉,越靠近目的地,心中的期待便愈发浓烈,好似即将奔赴一场与老友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 当平安草原终于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时间仿若静止。广袤无垠的草地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肆意铺展在天地之间,与蓝天白云无缝衔接,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草原融入了天空,还是天空眷恋着草原。远处,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它们或站或卧,像是草原上灵动的音符,奏响着生命的和谐乐章。</p> <p class="ql-block">  几百年前这里还是原始森林区,高山峻岭树木密布,沟中溪水长流,高大的桦树,参天的油松,虽是秦人牧马地,丝路必经的重要节点,但林中虎豹狼虫经常出没,除过匆匆忙忙赶路的旅人,奔波的牧者,由于可耕作良田极少,在农耕发达的时候,这里定居的原有居民很少,随着一群人的到来森林逐渐退化,牧草越发茂盛。</p>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年间,居住在陕西凤翔府大湾岭、大湾铺、乔家娅壑、阳洼、羊坡沟、罗家湾、尹家湾、大湾里、大湾、杨家庄等地居民,因不满官府的欺压和战乱的侵扰,在本地族长的带领下,翻过千阳岭,开始长途迁徙,经过无数日夜兼程的奔波,他们沿着千河翻越关山,来到了张家川。村民们一路历经千难万险,跨越沟壑纵横的山地,穿越荒芜的草原。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汗水与鲜血,却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当他们终于抵达这片新土地时,身心俱疲的村民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同治元年,八月十三。陕西回民,过了关山”这是当地汉族群众传唱了多年的一首歌谣,“张川回民,恐怕受牵。闭门锁关,概不招见。凤翔流民,忍饥受寒。平安劝人,多多积善。本坊众姓,捐衣捐面,回汉团结,同渡难关。”</p> <p class="ql-block">  陕西凤翔府迁徙者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张家川东部平安梁。翻越关山的陕西回民多为妇孺老幼,一路风餐露宿,忍饥受冻,攀山过岭,备受艰辛。在翻过关山到达王家堡人王平安山庄青龙山马鞍梁(现平安乡新庄村)时,天降风雪,寒风刺骨,队伍中皮包骨头的妇孺,艰难中相互搀扶,饥饿难耐,孩童啼哭,令人惨不忍睹。王平安劝族人出面出油,捐衣送鞋,安置接待。受接济的陕西凤翔府群众心中稍觉安慰,后来王平安和李得仓联合上书当时陕甘总督左宗棠,力保这些流民,“愿借土三年,让其安居,以观动态。”。这样这些流民就在青龙山马鞍梁安置了下来,族中的长者想到三年后要再次离开这里,加之思念故土就将安置地继续沿用了陕西凤翔府原来的地名,但为了报答王平安的救助之恩,将就马鞍梁称为平安梁,这青龙山马鞍梁后来就成了平安梁。当时在安置的流民中广泛传唱着一首赞颂王平安的“花儿”。“骑耕牛,过关山,纳家堡子四合湾,大营扎在上磨川。既没吃,又没穿,幸遇王家堡子王平安。王平安,真好汉,既送油,又送面。由你吃,由你站,同甘共苦渡患难。”</p> <p class="ql-block"> 安置下来的迁徙队伍数年后决定在此落地生根,男人们抡起铁镐凿击坚硬的黄土,一镐下去,溅起的不仅是泥土,更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女人们则在窑洞前种下从老家带来的菜种,期盼着新绿破土而出。他们依山就势,在陡峭的崖壁下开凿窑洞,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垦梯田。就近在树林中砍柴生火,利用天然的草场放牧牛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p> <p class="ql-block">  时光的车轮缓缓转动,平安人民如同黄土高原上一棵顽强生长的古梨树,不断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凤翔人的血脉在这里繁衍壮大,后来者循着先辈的足迹,翻山越岭汇聚于此。他们带来了关中平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将耐旱的小麦、玉米种子播撒在平安乡的土地上,还在山坡上开辟出层层叠叠的梯田,让原本荒芜的山野焕发出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巍峨的关山张开宽厚的胸膛接纳了迁徙者,陇原大地憨厚的人们搀扶和帮助迁徙者安家落户,回汉民族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守望相助、共同进步,在平安大地谱写了一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名人故事,但这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像故事、像传说。平安人在这样平稳的生活中又生活了很长的时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这个偏居一隅的山区乡镇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尤其在1953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时,平安乡从清水县划归张家川县管辖以后,平安乡的人们迎来了发展中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平安乡按照张家川县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部署要求,立足乡情实际,主动融入张家川县高质量发展大局,加速构建乡村振兴新增长极。</p>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推进,张家川县积极谋划关陇古道风情线建设,平安乡作为关陇古道主要节点,以全域旅游打造最美旅游目的地,积极主动融入张家川县“关山大景区”建设,着力推进“1+1+1”综合体系建设,加速构建“一核、一带、三心、九片区”空间格局,尤其是平安草原观光旅游已初见成效。</p> <p class="ql-block"> 平安草原是甘肃省保留至今最原始的高山草原,平安草原以高山草甸为主,融合峡谷、草原、山涧等多种自然景观。这里有天然林2000多亩,草山6万余亩,是张家川县仅有的浅滩草坪保护区。两千年前秦非子日夜守望,牧马戍边。马背上横扫天下,中华一统。两千年后这里是释压排郁,纵情山水的游乐圣地秦风园。这里有猫娃山、老虎山、梘桦岭、磨石峡、砂石巷、石圈子梁等多个历史悠久,风景独秀的景点。这里气候凉爽,风景秀丽,马苋蒿花开满山。这里山峦叠翠,骏马奔驰,牛羊似珠撒满坡。这里风景独好,兴趣始生,动可策马扬鞭,马背呼啸,静可雅室观绿,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猫娃山、老虎山宛如草原的守护神,巍峨耸立在这片土地上。沿着蜿蜒的小径攀登而上,每一步都能收获不同的美景。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整个平安草原尽收眼底,连绵的山峦、翠绿的草地、蜿蜒的溪流,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此时,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豪迈与豁达,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磨石峡、砂石巷则像是藏在草原深处的神秘宝藏,等待着人们去探寻。漫步其中,两侧的山峰陡峭险峻,怪石嶙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山涧中,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见。捧起一掬清凉的溪水,甘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滋润着身心。</p> <p class="ql-block">  邢家磨峡里后川河依山沿峡谷奔流不息,两边山势险峻如刀削,怪石嶙峋似天然雕塑,谷底幽深静谧,绝壁断崖近乎垂直,仿佛置身于大地的裂缝之中。峡谷中哗哗的流水声响彻云霄,山涧中到处是水流声的回响。邢老爷的九十九座磨坊已经掩入历史的尘埃,时不时裸露在乱石中残缺不全的石磨,似乎在讲述着这里远去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白石咀牧场天然草原广阔,草场草跟密结,草质好,集中连片。境内气候温凉湿润,水源充足,水质好,空气新鲜,山清水秀。草原平坦宽广,视野开阔,风景秀丽,生态功能优势凸显,被称为“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  白石咀牧场,因这里盛产白石头,实际上是一种石灰石和石英矿,当地人称之为白石头。在历史上,这里自秦以来历代是皇家牧马地,以前白石嘴是金山银裹富华之地,山后面的铜场沟、挱金滩,那是敬德炼铜淘金牧马的地方,秦王李世民要敬德归顺大唐,敬德不愿去执意在此继续炼铜淘金,秦王李世民无奈指着山头说:“敬德你看那里有金银,这就是个白石头。”从此,金山裹银的这一带就变成了白石头,秦王所指的山头遍地布满白石头,白石咀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平安乡属于黄土高原的浅山地带,地处张家川县西北部,沟壑更大更深,乡道和县道的主道多修建在塬的脊梁上,而从一个塬到另一个塬则需要盘山下到沟底,再盘山爬到顶山。村庄多是在半山腰上,远眺到平安草原的时候,那里的山顶上有一排高高的风力发电机,与周围稍低些的群山有明显的不同,颜色更纯粹些。</p> <p class="ql-block"> 在如此纯粹的山顶草原里,与天气、光线的绝佳契合,空中视角下的大地仿佛披上翠绿色的丝绒地毯,褶皱有痕,斑驳有致。地毯上有密密的白色星点,那是吃草的羊群。稍大点的是牛,黑色的、花白色的、黄色的不多,在低处山坡的是奶牛、黄牛,高处黑色的便是牦牛了,牦牛成群独自吃草的马儿不多,且是不停甩尾的,很明显与牛羊不同,而大多数的马儿是与人在一起,人们多是在山坡顶上。草原上纵马飞驰的牧民小伙,英姿飒爽。日落的余晖下在草原山脊上飞奔的汽车,一路烟尘。远处更高的山顶上浓雾渐起,风电的奖叶在雾中转动着,若隐若现 ,如梦如幻。美景让人迟迟不愿离去,直至夕阳西下,夜幕降临。</p> <p class="ql-block">  平安梁的秋景,是一首无言的诗,是一幅流动的画。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吸引着无数旅人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寻和捕捉这份美丽。在这里,你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和忧愁,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净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那份来自草原深处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关山,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当枫叶逐渐褪去青翠,化身为金色和火红,整个山脉就像穿上了五彩斑斓的华衣。光是想象一下,咱们就能感受到那种无比美丽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安梁的冬天,格外的宁静和梦幻,当白雪飘落,天地间飘散着晶莹的花朵,悠然让人沉醉,随手一拍都是纯天然的美景,雪白的童话世界,让你忘记所有烦恼和忧伤。</p> <p class="ql-block">  轻盈的冬雪,覆盖金黄色的草地,山上的白杨林悄悄探出了头。平日里你也许忽视了它的存在,只有在大雪封山后,才会发现这片白杨林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关山的一切。马儿似乎不畏惧严寒,在草原上优哉游哉地觅食。老树鸦窝,只有在远离城市的关山才能见到。雪后的天空,碧净如洗,远山如黛,此时关山几乎见不到几个人,显得分外清静。</p> <p class="ql-block">  平安草原一年四季风景各有不同。冬天的平安梁是最安静的季节,漫步其中,恍若进入仙境。此时草枯叶败,大雪覆盖满山,粉妆玉琢,清新素雅,游客不禁心醉,随手掏出手机,一拍就是一张美丽的风景照。雪是冬日的使者,悄无声息飘落在关山的山头、树枝、山坡,整个草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置身于这个童话世界,每踩一脚,每走一步,地面上都会留下厚厚的脚印。沉醉在平安草原雪的世界,谁还会记得世间的烦恼和忧愁呢?</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平安乡结合乡情实际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乡村自治组织和规章制度,提升乡村自治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后备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建了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办事,提升了服务水平。</p> <p class="ql-block">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平安乡猫娃山分水岭就是后川河的东源,它是张家川县的主要水源,平安乡境内的水泉沟、李家沟、尹家沟、椴木沟、堡子河沟等沟壑的山洪和溪流是后川河的重要支流。同时张家川县流经恭门镇的樊河也发源于平安梁,为了保持水源清洁,平安乡近年来先后实施改厕、改灶、改澡堂、改圈、改饲养方式等工程,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重点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改善、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核心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平安乡村庄在生态环境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也成功转型为绿色模式。社会风气也明显改善,邻里之间和睦融洽全民遵纪守法社会公德良好,大家用勤劳和智慧,共同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乡村真正实现了从净到绿、从绿到美的华丽转变。 </p> <p class="ql-block">  作为平安乡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全长17.9公里的张平公路改建通车,辖区内8个行政村通村通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一条通乡柏油路,不仅为群众的日常出行提供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而且激活了平安乡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平安乡充分利用域内通村到户的农村公路和得天独厚的林草资源,坚持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战略主导产业,以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避暑纳凉、徒步登山、骑马游玩、采风写生、网红打卡的平安草原旅游区,在探索实践中蹚出了一条“项目强乡、产业富乡、生态美乡、特色立乡”的新型乡村旅游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  张家川平安乡的“平安”,从来不只是字面的意思。它是秦非子牧马时的踏实,是牛羊啃草时的安稳,更是此刻我们与千年时光相遇时,心中涌起的那份妥帖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平安乡,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保护良好,这里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幸福美好的新平安乡正呈现在世人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