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

曾众

<p class="ql-block">作者:曾 众</p><p class="ql-block">美号:285951748</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立秋已经35天了,城里却感受不到秋天的景色。看窗外秋阳正红,于是下楼开车沿着省道103线向夹江方向前行。离开车水马龙的干道,进入马村镇地界。在这片浅丘的土地上,秋色浓郁。经过石堰村时,忽然看到公路边一辆联合收割机正在向大货车卸载稻谷,大喜过望,赶忙将车停在旁边的空地处,拿着手机开始拍摄。路基下面一辆红色的收割机,正穿梭在一片淡黄色的稻田里,非常快速而熟练的收割着水稻。</p> <p class="ql-block">  走近田边,俯身察看,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彩虹一样的光芒。一粒粒金灿灿的稻谷,在禾叶的映衬下,展示着元宝一样的丰满。稻田的旁边是玉米地,包谷已经收完,枯黄的叶杆默默地伫立在地里。往日腰部挂满了棒子,是何等的威武雄壮,而今只能任凭风吹雨打日晒。紧挨着玉米地的是一块被绿油油的红苕藤叶覆盖的垄地。红薯以耐旱耐贫瘠著称,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干旱、高温、低温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也能生长,而且具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拍摄的时候,凉爽的秋风拂过田野,传来一阵阵沙沙的细语。稻谷说:从花朵授粉开始,我就像小麦、大麦、燕麦、高粱一样,头顶蓝天,无遮无挡,独自承受着初春寒风的摧残,夏日骄阳的炙烤,秋日暴雨的洗礼。不像玉米呆在半中腰,有叶和杆遮挡;收割后还被悬挂在房前;更不像红薯处在地下,寒风吹不着,烈日烤不了,暴雨打不着,只需躺着就行了,而且果实还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  玉米说:从花朵授粉开始,我就像大豆、蚕豆一样,一直呆在半中腰,很少享受到阳光雨露。不像稻谷长在头顶上,每个生长的环节都被人们仔细的呵护;单产没有我们多,价格却比我们高,而且还是人最喜欢的主食。红薯躲在地下,不管大小,从没有人对它评头论足。而我们因授粉不均,长得不饱满,就被骂成癞子,被人嫌弃。</p> <p class="ql-block">  红薯说:从花朵授粉开始,我就像马铃薯、木薯、山药一样,一直呆在地下,从未见到过阳光,也没有人来关注,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在土壤的束缚压力下生长,直到最后一刻被解放出来,才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空气的清新,生长的自由。不像稻谷、玉米可以自由自在的生长,不需要自己费力地拓展生长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对稻谷说:如果你想躺平,就不可能授粉,更不可能受到人们的追捧。我对玉米说: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减轻自己的重量,否则枝头无法承受。我对红薯说:如果你不安心寂寞,想生长在地面或者空中,那只有变成柑橘挂在树枝,或者变成南瓜西瓜冬瓜,但身份就变成了水果、蔬菜。此刻,我明白了:大自然之所以将粮食作物的果实分别安排在顶部、腰部和根部,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