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一位文学老师和我谈及这篇文章,他说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条狗,叫阿随。</p> <p class="ql-block">话题追忆到四年前的冬季。那晚我们在微信里聊天,我说想写一篇关于冬天的文字,准备在大师的作品里寻找灵感,不曾想竟在鲁迅文集中翻到一篇《雪》,我说,印象中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带有批判、讽刺性的文体,没想到还有写景的文章,而且还写的这么别致(以自己的阅读水平,仅能欣赏这篇散文文字本身的美感,但鲁迅先生写雪,绝不仅仅是写景这么简单,当时我如是这般想)。他夸赞我,很少有女人读鲁迅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并不是时时在读,家里这本老集子,偶尔无聊时翻出来看看,无求甚解,我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认知,也仅限于读书时入选教材的那些文章。</p><p class="ql-block">老师说“鲁迅有一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伤逝》,可曾读过?写得真好,文中子君养了一条狗,叫阿随,我记得很清楚”,啊,惭愧,这篇文章我读过,但竟然记不清有这么一条狗,更不知道它的名字叫阿随。</p> <p class="ql-block">我曾说过,以前读书都只一味追求精神享受,重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带来的快感,最多了解经典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文学价值,而把最重要的细节描写一带而过,好的作品恰恰就是细节足够精彩,回味无穷,当然,这也是我后来经过不断地学习领悟到的。</p><p class="ql-block">与老师聊后,在鲁迅文集翻到《伤逝》,这条叫阿随的狗,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它与涓生和子君的命运有着怎样的羁绊?细致读完整篇文章,把当时与老师聊天的种种和读后感受,用笔认真地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篇鲁迅先生唯一的爱情小说,后来的日子里,反复细读,朗读每个词语、句子、细节段落,通过各种资料,视频,学习文章的思想,精髓。</p><p class="ql-block">再读时,总会有新的感受,滋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