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是天津(之意大利风情区)

阿离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天津人,所以我们小时候要填籍贯,都填的天津。又因为我母亲是山西吕梁的,我也会自称山西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开始自驾游,先去了先生的老家,后来我说也要回我的老家,2017年我们姐妹回了山西,天津一直没有回。今年8月25日,我们开始出游,计划最北到天津。也是我的老家之行啦!</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过天津两次,但每次来了,就猫在家里陪姑姑聊天儿,吃他们捣鼓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我去,我大表哥买了些吐司面包,说要做西餐,每个人都得干点啥,煮的几个土豆,剥了皮捣碎做沙拉。需要用到蛋黄酱,那时候可没地方买去,只能自己做,打俩生鸡蛋,把蛋黄分离出来,放碗里,顺一个方向搅,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搅到后面放了点醋和盐,就算完成了,浇到土豆泥上,就是沙拉了,吐司把硬边切下,在油锅里炸酥了加点卤肉,吐司一夹可好吃了!</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唐山大地震刚刚震完没几年,大家都刚刚从地震棚回各人家,但那时候的天津市民还是很奔着美好的生活去的!说到唐山大地震,我又想起一个事儿,其实唐山大地震之前,营口地震后,就已经预测了唐山大地震,市民也都有思想准备,天津感觉到地震时,姑姑家的房子直掉灰,我大表哥就扶着我姑父先下了趟楼,再上来看到我姑姑,还在那给她心爱的一个小钟掸灰呢!</p> <p class="ql-block">2025.9.5日下午到达天津,联系上了几位亲戚,9.6上午我们到天津博物馆参观完,赴亲戚宴请后,接受表侄儿的提议,下午大约5点多,太阳偏西后,到了意大利风情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天津能找到的亲戚。我的大表嫂,我的两个表侄儿(他们是叔伯兄弟)。表侄儿小时我见过。没想到他现在对传统文化十分了解,讲起天博的镇馆之宝,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这也让我非常欣慰,毕竟我父亲他们兄妹几个都很有这方面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沿途欣赏天津的建筑群落,非常喜欢!这些年我们也去了不少城市,经常看到那种狭窄的楼距,孪生兄弟般的高楼,一点创意都没有的小区,实在是乏善可陈!而天津,不知道是不是1978年大地震给城市规划设计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还有就是国外的优秀的建筑给了设计师美学方面的启发,所以我就是看天津的城市设计特别喜欢!</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普通的居民楼,也多少用了一点装饰,看着就是顺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瞧这些房子,高低错落有致,楼距开阔。</p> <p class="ql-block">一所很漂亮的中学。</p> <p class="ql-block">各有特点,绝不雷同!</p> <p class="ql-block">远看这两座楼差不多高,近看才知道它俩各是各!</p> <p class="ql-block">楼梯外挂,有利安全,</p> <p class="ql-block">城市雕塑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斜阳染金!</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如今是饭店了,当年设计师一定是考虑了夕阳西下时的光照角度,才配合刷成这个颜色。使它原本并不那么突出的外表焕发出如此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绿树掩映着红砖小楼,我们就慢慢的在这里闲逛。许多有特色的楼已经成了饭店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街心花园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专门找人少的地方逛,因为无论是哪个巷子里,都有漂亮的房子。小独栋,有围墙,感觉比广州沙面的房子更有私密性。</p> <p class="ql-block">酒吧</p> <p class="ql-block">听表侄儿说,五大道晚上年轻人多,比较闹,建议我们晚上逛意风区,人也挺多的啊!</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歇着。</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有座马可波罗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一处饭店。有不少人请人拍照的,会帮你找景找角度。这个走廊也是一处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都是原来的意租界,风格偏向南欧。有不少房子还是请意大利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呢!</p> <p class="ql-block">一只奶牛猫正向房子里偷窥。</p> <p class="ql-block">继续探索。</p> <p class="ql-block">这地上铺的,是面包石。欧洲人筑路的智慧,但是柏油发明后,舒适感明显好太多了!我们找了一辆小电动车,司机兼介绍,带我们转意大利和奥地利两个区。有了这个,我们想看的梁启超故居,袁世凯,冯国璋等旧居都可以看到在哪里了。</p> <p class="ql-block">汤玉麟旧宅。此人与张作霖有很深的渊源,在历史上毁誉参半。据导游说,这座楼是意风区最原汁原味的房子了,由于解放后由机关使用,因此保留得较好!</p> <p class="ql-block">听司机兼导游白话这片地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到了梁启超的旧宅了!</p> <p class="ql-block">"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吾其内热欤?”的表述。饮冰室建于1924年,我们在百年之后有缘参观这位广东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书房,与有荣焉。</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70岁的老人了,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很早就听说梁任公的书房名“饮冰室”,没文化的我还瞎猜,他是不是怀念广州的冰室?而近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指梁公因忧国忧民而内心焦灼难安,需要饮冰水来缓解焦虑。在这里梁公完成了他晚年的重要著作。</p> <p class="ql-block">这两栋楼据说是曹锟和他哥哥曹瑞的。</p> <p class="ql-block">十分巧的是,往前走就是曹禺剧场。不明底里的人也许以为曹禺与曹锟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曹禺本姓万,名万家宝。取草禺为萬作笔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为意租界商店。</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是意大利兵营。</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云社在天津的剧场</p> <p class="ql-block">穿街过巷,我们到过去的奥租界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红楼,就是冯国璋的旧宅。也是民国时期当过一年多代总统的人啊!如今开了菜馆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就是袁世凯的旧宅了!小楼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请导游帮我俩掐一张!</p> <p class="ql-block">袁宅和冯宅,在海河边上一左一右,佇立了百多年了,因此也有人戏称其“左右逢源(冯袁)”。</p> <p class="ql-block">海河,天津的母亲河!多年前,海水倒灌,天津人民饮水危机,当时政府决定“引滦入津”。当年电影《青年鲁班》里的小木匠一一李瑞环担任总指挥,于1983年9月正式通水。我记得我姑姑还告诉我,开通前两天,街道给每家每户发了二两茉莉花茶,让大家用滦河水泡茶喝!</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原名金汤桥,现在都叫她“会师桥”。是解放天津东西两路大军会师之地。</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点,是会师桥,</p> <p class="ql-block">走在会师桥上,作为四野的二代,还是很有感慨的!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仅用29个小时,就攻下了这座华北重城,在这座桥上胜利会师,牛!</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雕像,是刘亚楼。</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们沿着海河回去民生路去找我们的车,也顺便看看海河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快到驻地了,看到一家炸酱面馆,想起我小时候,爸爸做过的炸酱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打卤。</p> <p class="ql-block">这是肉丁炸酱!</p> <p class="ql-block">走渴了,大姐给一人舀一碗面汤。</p> <p class="ql-block">圆满结束了今天的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