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问题处理方案

闲庭漫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旧小区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问题处理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 在老旧小区的管理中,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业主的利益,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处理方案。本方案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力求在保障业主权益的同时,确保小区的正常运转,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p><p class="ql-block"> 一、核心处理方向</p><p class="ql-block"> 处理老旧小区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问题,需围绕“先厘清、再协商、后规范”原则,通过明确权属、收集证据、协商调解、法律追责及长效监督,保障业主权益,同时确保小区正常运转,避免矛盾激化。</p><p class="ql-block"> (一)明确关键基础信息</p><p class="ql-block"> 权属与范围:依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扣除合理成本后)归全体业主,包括广告收入、场地租金、设施收益等;物业仅可按合同或合理范围收取服务费。</p><p class="ql-block">-证据收集:通过拍摄广告、记录车位出租情况、收集物业与第三方合同,以及留存要求物业公示收益的书面通知、快递单、聊天记录等,固定物业未合规公示或私吞收益的证据。</p><p class="ql-block"> (二)分阶段解决路径</p><p class="ql-block"> 协商与第三方介入:业主推选代表与物业协商,明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退还收益、用于公共开支),做好录音或让物业出具《协商纪要》。协商无果时,由业委会监督交涉;无业委会可向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物业监管岗”申请调解。</p><p class="ql-block">法律途径:侵占金额超6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直接报警立案,追究刑事责任;金额不足6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物业退还收益及利息,并承担律师费、审计费等合理开支。</p><p class="ql-block">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账户管理方面,开设业主 - 物业 - 社区三方监管账户,设置支出双签审批流程;信息公示上,每月在电梯间张贴收支明细,开发业主查账小程序;审计监督上,每年聘请不同审计机构进行交叉审计。</p><p class="ql-block"> 二、平稳过渡实施步骤</p><p class="ql-block"> (一)前期准备:厘清事实,凝聚共识</p><p class="ql-block"> 1. 成立临时沟通小组:成立由社区居委会牵头,联合业主代表(单元推选产生)、物业方组成的临时沟通小组,避免单一群体决策引发对立。</p><p class="ql-block">2. 核查公共收益并公示:委托社区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核查近1 - 3年公共收益,出具收支明细报告,在小区公告栏、业主群公示,减少信息差导致的猜忌。</p><p class="ql-block"> (二)中期协商:分情况处理,柔性解决</p><p class="ql-block"> 1. 针对已侵占收益:若物业承认问题,优先协商退还或抵扣,如将侵占金额分期用于电梯维保、路面修补等公共维修,或抵扣部分业主物业费,避免物业因一次性退款影响小区服务。</p><p class="ql-block">2. 针对未明确收益:立即制定临时管理规则,明确公共收益收取、记账方式,暂由社区监管或开设三方共管账户,确保新增收益合规。</p><p class="ql-block"> (三)后期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果</p><p class="ql-block"> 1. 完善制度:在社区指导下,推动成立业委会(未成立情况下),或由业委会修订《小区管理规约》,明确公共收益分配比例(如扣除10% - 20%物业费后用于公共开支)、公示频率(每月/每季度)及监督流程。</p><p class="ql-block">2. 平稳交接:物业需退出时,业委会或社区提前3个月启动新物业招标,同步完成公共收益、设施设备台账交接;物业继续服务则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公共收益管理责任及可执行的违约条款。</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物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的问题,建立起公平、公正、透明的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机制,提升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稳定的小区居住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