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皇城相府

雨儿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是纪念一代名相陈廷敬而修的,楼顶采用明黄色的琉璃瓦,是皇城相府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御书楼上珍藏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午亭山村"牌匾。</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33年),完善于清康熙年间(1703年),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而得名。陈廷敬(1639-1712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康熙字典》总阅官和康熙帝师,辅佐康熙51年。建筑群由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组成,融合明清城堡式官宅风格,内城为防御性明代院落,外城按王府规制扩建,形成独特格局。</p> <p class="ql-block">中道庄是皇城相大门,这三个字由相府主人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题写,也是皇城相府的原名。上方"天恩世德"四个大字,为陈廷敬本人亲自题匾。</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史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记载了陈氏家族几百年的荣耀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第又称相府院,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前院为迎客厅,中院为起居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称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东厢房是读书、抚琴之地,小姐花园内,有鱼池、假山、回廊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斗筑可居</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上下共五层,是河山楼的附属工程,这些窑洞因地制宜,最高层设有炮眼对着城外,三四层来供家丁居住,最下的一二层来储备物资。</p> <p class="ql-block">中华字典博物馆以相府主人陈延敬主编的《康熙字典》为核心,展示了中国字书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第一部用"字典"命名字书,堪称"中国第一字典,皇家唯一版本"。</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是陈廷敬父辈为抵御流寇侵袭,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修建,为砖石结构,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可谓明清清建筑史上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这里展示陈氏家族先贤画像,后院为贤祠,展示康熙皇帝的画像,御赐的匾额及御赐陈延敬的珍贵物件。</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有过九位进士与六位翰林;</p><p class="ql-block">这里,曾走出一位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宰相……</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不仅以其巍峨的建筑群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