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同时也是芬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这座城市濒临波罗的海,以其古典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而闻名,是一座将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的花园城市。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因此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在大海的衬托下,无论是夏日的海碧天蓝还是冬季的流冰遍浮,赫尔辛基总是显得美丽洁净,被誉为“波罗的海的女儿” <b>赫尔辛基的早晨</b><div>霞光挤过厚厚的云层洒向赫尔辛基的街道,公园里的树木开始显露出变化的迹象,游乐园没有了白日的喧闹,火车沿着轨道行驶少有乘客,晨练的人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湖面平静鸭子在安静地觅食。赫尔辛基的早晨便是如此,不喧嚣,不匆忙,带着北欧特有的冷静与克制。</div> <b>波尔沃小镇</b><div>波尔沃小镇,始建于十三世纪,是芬兰第二古老的城市,通过波尔沃河与芬兰湾相连。芬兰国歌—《我们的国家》的词作者,民族诗人约翰·路德维格·鲁纳伯里在小镇度过了一生中大部分光阴。</div><div>漫步波尔沃的老镇里,独特漂亮的木质建筑、亲切随意又颇具匠心的街边店铺,如同置身真实的童话世界,远离城市的喧嚣,安详与宁静,仿佛时光早已在这里流连停滞......</div> 波尔沃古城的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便是芬兰一个重要的进口贸易中心了。波尔沃河对岸一排红色的房子非常抢眼,这便是古芬兰航运中的重要货物储存仓房。 波尔沃散发着优雅迷人的中世纪之风,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排列着玩偶屋般的旧房子,是芬兰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区建筑,被称为“木制建筑博物馆”。 波尔沃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纪的初期。白色的石头教堂矗立在小镇的最高处,俯瞰着波尔沃河谷。<div>看起来教堂并不起眼,但芬兰第一届议会就在这里召开,它见证了芬兰独立自主的过程。<div><br></div></div> 波尔沃小镇上,有家一百多年的巧克力小工厂,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家小小的、可爱的糖果店。旅行者可以观看巧克力的制造过程。 <b>静默教堂</b><div>静默教堂,是一座造型最为独特、最为醒目、最不像教堂建筑而恰恰是教堂的现代建筑。教堂的外表是木桶形状,由一根根看着细细的弯曲着的木条搭建而成。</div><div>教堂是2012年设计之都项目之一,被 美国 “今日新闻网”评为“十个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b></b></div> <b>Amos Rex艺术博物馆</b><div>Amos Rex艺术博物馆,坐落在赫尔辛基市中心,与建造于1920年代的议会大厦隔路相望,斜对面是Steven Holl设计的Kiasma博物馆。<b></b></div><div>在进入艺术博物馆的入口之前,必须穿过芬兰功能主义建筑杰作Lasipalatsi(意即“玻璃宫殿”)。Amos Rex艺术博物馆采用了不寻常的设计策略,将共623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全部设置在Lasipalatsi广场地下。这一策略旨在保护这些敏感的历史建筑,并保证Lasipalatsi广场的公共性与开放性。</div> 造型极为独特的屋顶结构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展览空间(感觉采光设计与伊朗卡尚的苏丹阿米尔.艾哈迈德土耳其浴室采光设计跨时空相同😜) <b>赫尔辛基大教堂(又称白教堂)</b><div>赫尔辛基大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教堂,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建筑。白色的大教堂建于1852年,希腊神殿式的白色廊柱和醒目的青铜圆顶,为大教堂倍添威严。顶端淡绿色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见,无论身处市区的哪个角落,也能望到它的身影。<b><br></b><div><b><br></b></div></div> 大教堂正在维修 大教堂前的广场上,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自治 <b>乌斯别斯基教堂</b><div>乌斯别斯基教堂坐落于芬兰赫尔辛基卡塔亚诺卡半岛山丘上,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规模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1862年动工,历时六年建成,红砖外墙与13座镀金洋葱形穹顶构成其标志性外观,融合拜占庭风格与意大利艺术元素。<b></b></div> 站在乌斯别斯基教堂外的山丘上,周围的建筑和港口尽收眼底 <b>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芬兰国家图书馆)</b><div>芬兰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爱阅读的民族之一。平均每2000人拥有1个图书馆,平均每位芬兰人每月至少光顾1次图书馆。<b></b></div><div>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是芬兰最大的学术图书馆,无论建筑还是图书摆放都非常严肃、神圣和古典</div> <b>坦佩利奥基奥教堂(又称岩石教堂)</b><div>在芬兰赫尔辛基市中心附近的 Töölö 社区,人们可以找到 Temppeliaukio 教堂,这是一座坐落在花岗岩之间的外观不寻常的路德教会教堂。一个平坦的穹顶勉强高于周围的景观。一个不起眼的入口,两边是混凝土墙,引导游客穿过一个黑暗的走廊,进入直接雕刻在基岩上的光线充足的圣殿。裸露的岩壁为它赢得了“岩石教堂”的别名。为了对比材料的厚重感,围绕穹顶的天窗营造出光影效果和通风感,岩壁渗水形成天然声学效果,可容纳940人参与宗教活动或音乐会</div> <b>西贝柳斯纪念碑</b><div>西贝柳斯纪念碑,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市中心西北的西贝柳斯公园内,由芬兰女雕塑家艾拉·希尔图宁设计,1967年为纪念作曲家让·西贝柳斯逝世十周年而建 。纪念碑主体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形似巨型管风琴,当海风穿行其间时会发出如自然管风琴般的鸣响,象征芬兰森林给予西贝柳斯的创作灵感,呼应其代表作《芬兰颂》的民族精神。纪念碑旁嵌有西贝柳斯金属头像,因公众对原抽象雕塑的争议而增补<b></b></div> 芬兰著名作曲家西柳斯(1865-1957)一生都在为芬兰民族音乐的崛起而奋斗。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精神。富有北欧情调的独特风格,蕴含着从大自然中散发出的特有的质朴和芬芳。他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成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乐和交响诗作曲家之一。 <b>出发斯德哥尔摩</b><div>在赫尔辛基南港卡塔亚诺卡码头,搭乘“海上移动城堡”维京邮轮,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夕发朝至。登上邮轮顶层甲板,瞭望四周茫茫大海,绿色葱葱的岛屿和活力四射的城市海岸线。坐在船舱里观海上落日,拉开窗帘赏海上日出,畅游迷人的波罗的海<b></b></div> 独特的城市风貌、丰富的文化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宜人的城市环境、别样的生活体验,使作为芬兰首都的赫尔辛基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