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 ‍庄薇薇

昨夜星辰

<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一个多么令人尊敬甚至是敬畏的称呼。我的父亲庄心一活了86岁,留给我太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战争年代为人民出生入死,还是和平时期为人民勤恳服务,我的父亲在我的心中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是我一辈子应该学习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家住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大院,离军人俱乐部不太远。那时,每逢周末,军人俱乐部都会放映电影。当时,刚解放没几年,国家百废待兴,军队也严阵以待。我父亲工作非常忙,经常很晚才能回家,但他很顾家并喜欢孩子,繁忙的工作之余,周末晚上只要有空,肯定会带上全家人去军人俱乐部看场电影。我那时还没上小学,是家里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孩子,因此得到父母格外的疼爱。那时,好像记忆中最清晰的就是去看电影了,盼呀盼呀总算盼来了周末看电影的日子,简直就是全家的节日! 一家人爸爸妈妈大哥二哥和我手拉着手,一路上孩子们欢呼雀跃,父母亲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也忘却了工作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出发去的时候看电影心切,好像很快就到了,具体看了些什么片子,我当时年纪太小基本想不起来了。但是,记住了几十年的是,看完电影后回家的路上,全是父亲背着我回家的。开始,确实是因为年幼,看完电影就困了,刚出电影院就不想再走路了,为了不影响全家的速度,父亲就将我背着回家了。可后来就惯成了毛病,只要一出电影院,不管困不困,就赖着不走了,还总是找同一个理由:“鞋里有虾子!”就是鞋里有沙子发嗲而已。而父亲从无二话,总是背起就走,一直到家,还要再讲上几个狐狸精的故事我才肯入睡。现在才知道父亲讲的是聊斋故事,意在从小就教我分清善恶好坏。渐渐的我从父亲背上长大为小学生了,后来十年动乱开始了,一家人就再也没有一起去看电影了。</p> <p class="ql-block">文革”开始后,一夜之间,父母亲从战斗英雄、工作模范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走资派”、“保皇派”,被抓走关进了牛棚。我们兄妹三人才十几岁,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了。原来最谄媚最殷勤的叔叔阿姨突然害怕和我们沾边,连叫他们都装作听不见绕道而行。直到突然有一天,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说“你爸爸在扫大街,你快去看看啊!”</p> <p class="ql-block">一大清早,我走到部队大院门口,果然看到父亲拿着大扫帚在扫马路。寒冷的冬天,父亲穿的很单薄,被抓时根本没带什么衣服。头发变得花白了,人被折磨得又瘦又黑,苍老得差点认不出来了。尽管如此,父亲仍然在刺骨的寒风里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认真打扫着大马路上的树叶灰尘。尽管他背上插着“走资派”的牌子,部队大院门口站岗的战士还是认出了平时最尊敬的老首长,恭恭敬敬地向父亲行了个军礼!而父亲也像以往一样举手回了个军礼。见此情景,押着父亲的“造反派”上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本来他们是为了羞辱父亲,没想到父亲这样受到战士们的爱戴。我远远地看着被“造反派”揪着带走的父亲那佝偻而坚挺的背影,眼里噙着泪水默默地在心里叫了一声“爸爸保重!”</p> <p class="ql-block">在那段时间里,父亲在牛棚天天挨打受骂,坐“喷气式”飞机,扫大街、戴高帽游街,几次犯了心脏病昏厥过去差点老命没了,但父亲坚决不承认“造反派”强加给自己的“反党罪行”,总是挺起脊背跟他们争辩。“造反派”实在啃不动这块硬骨头,只好跑来抄家搜查证据。结果令他们大出意料的是,我们家徒四壁,除了公家配备的桌椅书架,没有一件自己的家具,更没有任何奢侈品。书架上摆满了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后来在床下搜出了一个大袋子,他们如获至宝,打开一看,却全是父亲从参军至今南征北战几十年积累的学习笔记,里面详细地记载了学习《辩证唯物论》、《实践论》等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等等心得笔记和实践体会。麻袋里还有一个盒子,打开一看更是令他们傻了眼,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十枚军功勋章。“造反派”头子说,别人家最多也就几枚十几枚,没想到这老家伙有这么多枚!</p> <p class="ql-block">其实,连我们孩子们也是头一次见到。因为父亲从来不提自己的功劳奖章什么的,让他写回忆录,他也从不提自己有多了不起,总是说那么多战友在我们的前面倒下去了,连新中国都没有看到,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中难过,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放弃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他们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呢!父亲一生为了革命英勇奋斗,努力工作,不怕牺牲,不畏困难,处处冲锋在前,不图享受不计个人得失,在职位提拔上多次主动让贤。刚一解放,父母亲就双双被评上了工作模范,父亲庄心一作为华东军区战斗英雄工作模范代表,出席了在新中国首都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战斗英雄工作模范大会,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摩了国庆阅兵仪式,后来又连续被评上工作模范并带队再次赴北京参观国庆阅兵;母亲王瑞青也是在军区模范英雄大会开会时和父亲坐在一排才互相认识的,被当后来结婚后时战友们打趣称为“模范夫妻”。父亲共立功受奖几十次,母亲共立功受奖十几次。父母亲是毕生为革命为人民英勇奋斗努力工作的。父亲生性乐观,为人宽厚,工作认真,意志坚强,虽然患有多种严重疾病,但我从未听他说过苦累疼痛这样的话。他一生都在看书读报学习,关注国家大事,活到老学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兄妹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教育和培养,年轻时都参军入伍经受了艰苦的磨练。大哥庄大军身患糖尿病双目失明,但身残志坚,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不仅坚持生活自理,还凭着顽强的毅力摸索学会了电脑打字,坚持近40年勤奋写作,出书近10本,被媒体誉为“南京的保尔”,被省市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残联盲人文学联谊会理事。二哥庄小军也是江苏省、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级机关作家协会顾问。他多年来主持编撰了几十部介绍江苏南京历史文化的著作,退休后又从江苏开放大学书画本科毕业,舞文弄墨,且多才多艺;他编撰的著作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我也自强自立坚持读书学习,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考试入学的大学生,并且发表几百篇诗歌、散文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每次从国外回家探亲,父亲总会专门给我讲解最新国内外时事情况,他记忆力极好,不论在职时还是离休后,给部队和学校义务做时事报告几个小时都不用讲稿,所有国际国内最新时事都能如数家珍数字一字不差,部队的干部战士都很喜欢听父亲做报告。问他秘诀,父亲只告诉我看书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于是,我多年来从未放弃过读书学习,在日本通过了最难关的日本国家级考试,获得旅行业最高级别管理者资格,考试内容包括世界知识、天文地理、政策条令、经营管理、各国景观、风俗习惯、飞机新干线车票价计算等等,还必须至少懂两门外语。日本本国人都很难考上,外国人能过关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都是我们兄妹从小看着父亲背影长大的结果吧。我们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第三代两兄妹都是博士毕业,一个在英国获得生物学博士称号,一个在法国获得媒体学博士称号。</p> <p class="ql-block">父亲虽已离去,但他温暖慈祥的面容,宽厚有力的脊背,可亲可爱的催眠故事,博学多才的时事讲解,依然深刻在我的脑海里,父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他的背后,不负他的期望,成长起一代又一代继承优良家风的子孙。中华血脉源远流长,英雄精神万古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