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阅读宋词的点滴体会

小火车

<p class="ql-block">年轻时,我就喜欢翻阅古诗词,那时候记性好,有好多诗词看两遍后,便熟记于心,有时候也难免在同事们面前班门弄斧,有时候上夜班时便夹带在饭盒子里,抽空便偷偷看上几页,一次被查班的厂领导发现,将书当场没收。并在交班会会上指名批评,扣除当月奖金。几个月后,我从车间调到办公室,据小道消息传,与我那次违反厂规,偷看闲书有关。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歪打正着,坏事变成了好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背负的太多,这个爱好很早之前就中断了,把过去脑子里储存的东西也早以物归原主。</p><p class="ql-block">今年暑假,看着书架上的全套唐诗,宋词,听着孩子们诵读时,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声调,让我一时兴起,跟着孙女一同走进了宋词的世界,从中领略到了宋词的文化魅力,感受到了古人生活和事业中的喜怒哀乐和万般深情,享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浪漫洒脱和欢畅淋漓。</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把在阅读宋词三百首中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样从中获得快乐。</p><p class="ql-block">假如你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烦恼而心情郁闷时,那么不妨读一读此书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苏轼一同发泄心中的愤懑不满,尽情抒发满腔的报国之志。相信该词里描写的千军万马之气势,江河奔流之浩荡,万里江山之俊秀,英雄豪杰之可贵。一定会让你豁然开朗,烦恼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人生是什么?古人今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答案一定不同。那么想要知道古人的答案是什么?读一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你就会知道古人在少年、壮年、暮年时的状态和心境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时青春年少、风流倜傥,壮年时离家奋斗,漂泊不定,年老时冷清凄凉,孤独萧索。</p><p class="ql-block">蒋捷的人生是这样,让人感到无限惆怅和悲伤,那么你对于人生的答案又是什么样的呢?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能否给出更精彩的答案呢?我想,我们生活在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宠儿。</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思维赋予我们辩别是非的能力,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精力里,赋予我们拥有多彩的人生。我们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车往,河岸是携手散步的情侣,树荫下是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场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安详而平和。</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繁华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內心一定迫切需要淡泊和宁静。那么,此时你试着读一读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一幅请幽美好的夏曰夜景图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展现。月白风光,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丰收在望。此情此景,一股喜悦之情如泉水般在你的心里汨汨流淌,让你倍感轻松惬意,身体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压抑便会一扫而空。你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乐哉悠哉!这首词让你不需舟车劳顿,身心俱疲,就能获得像亲临田园风光一般的真实体验,省心又省事,灵哉喜哉。</p><p class="ql-block">《宋词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它展现了宋词的魅力和文化价值。一首唐诗百读不厌,一首宋词千年传颂。在这微缩的景观里,有山有水,有色彩,有爱情,有历史,有人物,有贵贱,有蓝天白云,冷暖亲疏。总之,里面装满了大千世界。通过文字的串连直接书写在了人们的心间。</p><p class="ql-block">“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李清照的《如梦令》让人读后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恰似《宋词三百首》留给我的无限遐思和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