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故乡龙溪

文化自信一一中华民族不朽的秘密!!

<p class="ql-block">汕尾龙溪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诞</p> <p class="ql-block">文艺巡游</p> <p class="ql-block">文艺节目巡游</p> <p class="ql-block">魂牵故乡龙溪</p><p class="ql-block"> 作者:翁烈辉</p><p class="ql-block">你问我,为何对龙溪魂牵梦绕?只因,这是我刻入骨髓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我赤足戏水、摸鱼捉虾的潺潺小溪;这里,有启蒙恩师温声教诲的亲切身影。牛背上晃荡的童年里,时光的短笛轻吟,入韵的诗声浅唱,在乡土间交织,酿成了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希贤日馆”中,“四书五经”的吟诵声朗朗入耳;“闲间”里,老人们讲的民间故事趣味盎然——这些声响,至今仍在我梦里萦绕,挥之不去。龙溪番薯的清甜,村寨头糖铺里绵密的糖韵,更是在思乡的梦境中久久盘旋,那股甜香,仿佛能穿透岁月,直抵心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在各姓祠堂的袅袅香火间,我窥见了农耕社会的魂魄:离得近,是扑面而来的亲切;隔得远,反倒添了几分疏离。祖宗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子孙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勿骄莫妄,勤思广得。或有村人之间扶危济困的温暖;或有村人在困苦当中的冷眼回避,人情冷暖的农村,世态炎凉的社会,到头来,还是为善最乐,为恶难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熟人社会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英雄”,只有淳朴的“某人之子”,即便是受人敬重的长者,也不过是人间烟火中的寻常客,人心一真,金石可镂。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村里的白门楼乌门闾,如花开花落,有时兴又有时衰,只要有人在,兴建会有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幸生太平无事日,数年前的农历九月廿九,我带我的学生钱博士回乡观看地藏王诞,钱博士观后感慨说:“怪不得汕尾专出民俗学家,这丰厚的文化土壤,万事皆天定,惠泽真学者!”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多少回,乡村社戏的锣鼓声震天响起,我在那铿锵节奏里品出人情世味的厚重——各姓氏错综复杂的姻亲联结,乡土联姻里的鲜活故事,唯有在农耕社会中,才藏着这份既隐秘又心照不宣的了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神诞的锣鼓叮叮咚咚,平民肯种施惠,便是无位卿相;锣鼓喧天价地,任你士大夫如贪权市庞,亦是有爵乞人。我觉得,戏台里唱的从不是“娱神”,而是“娱人”,是农人在繁忙耕种间隙,寻得的一份取悦自己的热闹。这锣鼓声里,藏着无数次的亲切与无奈、离合与悲欢,在古代农耕与现代工业的交汇窗口,成了一场娱人娱己的集体展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兄弟啊,当年天真无邪的你我,竟已在岁月中悄然步入中年。时光的年轮一圈圈叠加,可曾会忘了:故乡有一个你,香港有一个你,珠海有一个你,汕尾有一个你?在俗世的伦常里,亲情与友情永远是牵引我们回乡的纽带;祖先安息的墓茔与祠堂,故乡供奉的神祇,更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根。没有这些具象的牵挂,故乡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字,一具没有温度的躯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故土的社戏从未停歇。想来当年今日,我们的祖先也曾怀着虔诚,祭拜法王佛祖,在娱神娱人的仪式里,祈愿万世太平、国泰民安。民俗的菁华需要留根,而乡土的思念,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个游子的魂魄之中,从未褪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翁烈辉疾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翁烈辉,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本科生导师(2024.4--2025.4)。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理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汕尾地方志、社科、非遗专家、汕尾广播电视台特邀评论员。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论文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地志办2016年省地志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三等奖;民俗专著《广东汕尾民俗漫谈》荣获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七届潮学奖”专著三等奖,参与撰写汕头大学出资的105万字的、被誉为“当现代潮人文学史的开山之作”的《现当代潮人文学史稿》,总撰《全粤村情·汕尾市城区卷》(执行副主编:汕尾市城区卷;主编:汕尾市红海湾区卷。110万字,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等。出版有民俗专著《乡情永驻》、《广东汕尾民俗漫谈》)、《民族菁华是国魂》等等,以及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立项课题《南海雄风一一汕尾疍民历史文化研究》(33万字,2021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获首届暨南大学“潮学优秀成果奖”(在全球潮汕学术领域)二等奖;首届汕尾市文艺奖文学类金奖),出版有诗歌散文集《激扬》;长篇小说《神秘村奇情录》(新浪读书栏签约),编著《建茶红色故事》等多部历史文化丛书;曾在《中国国家地理》、《神州民俗》、《羊城晚报》、《东岸》、《中国画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在各大学学报发表民俗论文数百篇,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民俗学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演讲(宣读论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