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渤的美篇

廉 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说说我们的演唱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宁河区田庄坨村 胡宗宽</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田庄坨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有着优良的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群众文化生活都较活跃。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坚持建立和保留着业余文艺演唱队。人们说“田庄坨,文化窝,唱影唱戏扭秧歌”,群众的赞扬激励着我们坚持文化活动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成立了“皮影”班子;四十年代组建了花会秧歌队。这些民间的文化团体同心协力,在宣传抗战和解放战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村里建立了文化俱乐部,时任团支部书记的王质纯积极组织文化活动,调动了广大青年的积极性。1963年10月,为配合党的政治教育,村里成立了青年评剧团。排演了《夺印》《箭杆河边》《捉妖记》以及古装剧《小姑贤》等剧目。</p> <p class="ql-block">  1965年5月,王质纯光荣出席了河北省文化工作会议,捧回了大奖状。此后,评剧团紧跟形势,坚持了七八年的演出活动,为历史留下浓重的笔墨。</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我们村在俱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当时,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王质纯分管文化工作,组织排练了一批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多以歌舞、表演唱、群口词、小歌剧为主,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轻骑兵。</p> <p class="ql-block">  领导支持和群众关爱,是我村文化发展的关键。那时的村干部王质纯常与县文化馆联系,邀请刘富宝、唐若鲁、齐兆满老师来村具体指导;石瑞生老师正在我村居住,每天晚上都帮着伴奏和辅导。我们还与北珠庄文艺队等互动交流,使宣传演艺水平明显提高。曾经多次参加宁河县农民文艺汇演大会,获得不少奖项,为村里赢得了荣誉。</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电视机、互联网的普及,使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步入新形态,但人民喜爱演唱艺术的热情愈加强烈。村党组织、村委会顺应群众的需求,给予了热情支持。</p> <p class="ql-block">  2009年6月,村委会腾出办公房做排练室,指导我们建起业余演唱队,明确村干部岳文香任队长,胡宗宽任创作员,队员发展到26人,其中有青年人、老年人,更多的是中年人。队员刘艳秋、刘玉英、苗启芬、李志荣、刘克新、刘树申、田树久、庄贺年、陈玉忠、孙 坦等都是多年的文艺骨干。</p> <p class="ql-block">  小乐队更是颇具实力的,岳希奎、于长泽、刘武勋、于长礼、刘福勋等各有专长,电子琴、二胡、笛子演奏亦很和谐。从部队退役的文艺兵岳希奎多才多艺,他积极参加演唱排练,还把乐理知识、演唱发声和演奏技法传授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2022年以来,我们规范管理,完善了文化活动制度。制作了队旗、布标横幅,村里给安装了空调,全体队员怀着感恩之情,专心学艺团结合作,保持了朝气蓬勃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红歌与戏剧融合,传统的与流行的结合,这是我们的演唱特点。演唱队员都有自己的保留曲目,唱老歌练新歌,如《在希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军港之夜》《一颗小白杨》《母亲,绿色的军衣》《万岁毛主席》,《同学情》《梦筑中华》《关爱群众有真情》等几十首,还排练了评剧、京剧选段。并创编演唱《银铃合唱队之歌》。每天晚上,队员主动来到排练室,聚精会神地练唱,赢得村民的赞赏。就连90岁的徐焕章老人也常到排练室点唱评剧选段;当年俱乐部的老演员也闻声而至,与演唱队员同唱评剧《夺印》选段。</p> <p class="ql-block">  通过十几年的演唱实践,我们自身的演唱水平大有提高。2018年参加了区里举办的《唱响宁河》歌咏比赛,岳文香、李芝荣、刘艳秋、于长泽、刘克新等的表演,获得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演唱队活动,吸引了不少邻村歌手前来联合演唱,就连居住在芦台城区的歌迷、戏骨们也加盟我们的团队,我们也多次受邀到邻村参加互动演出。2025年春节前夕,于长泽、刘玉英、刘艳秋、刘克新、刘志荣、胡宗宽参加了板桥镇举办的《农民春晚》演唱会,李芝荣、刘玉英的评剧演唱,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用歌声结交艺友,用音乐品味人生”,是我们的办队宗旨,也是我们以文交友、以文兴村的目标。固定的排练场所、精干的演唱团队、村里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田庄坨的“ 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的文化实践表明,我们这支业余演唱队,不仅活跃了村里的业余生活,我们也在演唱中弘扬着红色文化。我的初中老同学曾在板桥公社工作过,他对我们演唱队很热心,给予了真诚的鼓励和许多帮助。在此,向给予关爱的村党总支和各界朋友们一并致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决心大力弘扬田庄坨优秀文化传统,承前启后,用自己的努力活跃群众业余生活,借以纪念为群众文化繁荣做出历史贡献的领导和前辈们,让田庄坨水乡文韵发扬光大,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银龄合唱队之歌</span></p><p class="ql-block"> 胡宗宽</p><p class="ql-block">你欢乐,我欢乐,</p><p class="ql-block">欢乐的团队甜美的歌。</p><p class="ql-block">我们是时代的追梦人,</p><p class="ql-block">让音乐品味新生活。</p><p class="ql-block">啊!心中的歌,幸福的歌,</p><p class="ql-block">歌声迴荡家乡的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唱歌,我唱歌,</p><p class="ql-block">不老的团队年轻的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歌声传递深情,</p><p class="ql-block">歌声相伴朋友多。</p><p class="ql-block">啊!团结的歌,友谊的歌,</p><p class="ql-block">歌声温暖在心窝!</p> <p class="ql-block">美篇主编: 廉 渤</p><p class="ql-block">执行编审: 创编部</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合唱队之歌》</p><p class="ql-block">演唱歌手: 王长春</p><p class="ql-block">发布日期: 2025.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