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篇昵称:与阳光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篇号:181768977</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伟大的周总理曾有豪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更应该有这样的凌云壮志。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我们乡镇中学的学生缺乏阅读。这导致他们语文素养不高,缺乏坚韧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于是,我在语文课上便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英国女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名著《摆渡人》。同学们感到很震撼,也很喜欢这本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刚开始读到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第二章的时候,都以为它是一部奇幻冒险小说。大家读着读着就被书中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人性探讨深深打动。大家在课堂上都很安静,早已被主人公感动了。故事里,15岁的女孩迪伦意外遭遇车祸,闯入介于生界与死界之间的荒原。这时候,一个叫崔斯坦的男孩儿出现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好像特意安排的一样,迪伦在茫然与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发现了崔斯坦。作为她的摆渡人,负责护送她穿越危机四伏的荒原抵达“家”。这趟旅程,不仅是迪伦的重生之路,更是两人灵魂相互救赎的过程。同学们一直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书中最让我们师生触动的,是那个可怕的荒原。这块荒原还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了摆渡者护送对象的内心世界。主人公迪伦必须面对的这个荒原里复杂多变,有象征恐惧的恶魔,有代表孤独的沼泽,也有藏着温暖的安全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不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荒原”吗?而崔斯坦,最初只是像个没有温情的机器人,只是默默地帮助她,可时间久了,他们在相处中,他变得更有人情味,也就逐渐找回了情感与自我。他为迪伦对抗恶魔,为她违背规则,这份从责任中生长出的爱,打破了摆渡人冰冷的宿命,成为了一个善良、有血性的人此时,同学们都已经获得了共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迪伦的成长更令人动容。从最初面对荒原的胆怯、无助,到后来为了回到崔斯坦身边,毅然选择独自穿越危机重重的荒原。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女孩,而是成为了自己的“摆渡人”。这份勇气,源于爱,也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觉醒。当她最终带着崔斯坦重返人间时,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摆渡,从来不是单向的护送,而是两个灵魂在彼此陪伴中,共同挣脱束缚、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师生合上书页,我就开始思考着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迪伦,会在人生的“荒原”中迷茫;也可能是崔斯坦,在重复的生活里逐渐麻木。但《摆渡人》告诉我们,爱与勇气是穿越一切困境的力量,只要心怀希望,我们终能摆渡自己,也照亮他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说得多好啊!人的一生注定不好一帆风顺,只有自己学会坚强,就能让自己实现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摆渡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语文老师的目标。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树立正确人生观。这部名著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面对各种挫折,自己要学会坚强。所以让学生多读励志的书籍,做好自己人生的摆渡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