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写此文让我倍感忐忑,我的本义是写中国人在数字化时代享受的红利,但数字化是什么,我还不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查阅百度,通俗解释是:数字化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格式(0和1),并通过数据流动、分析和应用,让业务更智能、决策更科学的过程。 它不仅是简单的电子化,而是让数据“活”起来,自动驱动行动和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了更多的解释,我还是不大懂,我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初,我刚上小学三年级,就参加了扫盲,当时的学生都是抱着孩子的20几,30几岁的阿姨们,她们连一、二、三、四都不认识,那是旧社会没有她们学习的机会。现在的我远不如今天的孩子,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学习,有很多学习机会我没有抓住,我感到很惭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这是我亲身感受的,我必须好好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受着今天的幸福,我不禁回忆起过往。我大学同学结婚普遍在70年代,那时人人都一穷二白,一个月50元已是高工资了,买块国产上海手表就得100元,买辆凤凰自行车180元,买台蝴蝶牌缝纫机160元,若想买全三大件真是望洋兴叹!何况那时买东西得凭票证,即便有了钱也买不到实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公交车很不方便,从我住家到学校大约五、六里地上下班只能步行。1977年我32岁生了儿子后,学校照顾我,发给我一张自行车票,从每天步行十几里到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心里别提多高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0年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冰箱、彩电、洗衣机是新增加的三大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始洗衣机都是半自动,那也减轻了洗大件衣服的劳累,后来慢慢有了全自动洗衣机,更让老百姓欣喜知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与此同时彩色电视机出台了。开始彩电很小屏幕才9寸,有彩电的人家也很少,凡有彩电的人都得拿到院子里让大家集体观看,那时电视很沉,搬来搬去很吃力,又怕磕着碰着,可是邻居之间很友好,为了一家有几家乐,只好每天搬出搬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家家有电视,屏幕越来越大,又都住进了楼房,有些家庭每个房间都有电视,随时打开电视观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民以食为天”,冰箱更是不能少的,开始是单门冰箱,后来发展到双门冰箱,还有了冰柜。孩子们爱冰箱,吃冰棍喝冷饮是孩子的最爱。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没有见过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7年,中国首个移动通信系统在广州开通,摩托罗拉“大哥大”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大街上偶尔看到有人拿着半块磚头状的东西“自言自语”,原来这是在和别人通电话。这块“磚头”值2万多元,普通人月工资才百八十块是想都不敢想的,何况还要交纳入网费6千元,普通百姓是连想也不敢想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在1994年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逐步进入数字时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90年代后,空调逐步进入普通人家,1993年北京家庭空调普及率达百分之六,全国产量从1990年的24万台逐步增加到近300万台。后来发展到全民都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普及从娃娃做起”,推动计算机课程进入上海高中课堂;同年,联想推出汉字微机系统,企事业单位开始批量采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开始2G电脑一台要三万块钱,普通人用不上。1990年代,Windows系统普及和互联网兴起加速了电脑进入家庭。电脑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效率、拓展能力、促进创新三大核心维度,通过信息处理、资源共享、智能协作等功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数字基础设施。现在从小学生都要学习电脑知识,使用电脑。电脑成为国人的必备工具。从2G到5G发展很快,价格也更亲民,一台5千元,老百姓都买得起了,一家人往往有两到三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说现在和全民息息相关的是手机。现在人人离不开手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0年时,中国平均15人拥有一部手机,都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外资品牌为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首超百分之五十,价格也降到了千元左右,因为手机是移动电话,所以用户规模一下子突破2亿。2008年3G商用后,移动电话普及率升到了48.5%。全面普及在2010年到202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智能手机时代加速渗透,到2020年工信部数据显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3.9部/百人,实现“人手一部手机”。即便是文盲老人也要有手机,手机给百姓带来极大方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网购、约车、医院看病……离开手机寸步难行,虽然因为怕影响孩子的健康,不主张幼儿园小孩用手机,但也很难控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1世纪结婚要准备独立住房、私家车和存款。中国已经繁荣富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此好像可以结束了。因为数字化时代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民富的根源是国强。科技兴国科技兴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一个个生动案例、一组组亮眼数据,让世界看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五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新而行,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富足。社会巨变,不断创新。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骄傲我自豪我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9月2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