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扎龙 丹顶鹤的思念(游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陈继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那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这首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于大街小巷,凄美动听的歌声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这次去齐齐哈尔扎龙国家AAAAA景区,才知道这歌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徐秀娟烈士而作,此歌几经传唱,红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b></p><p class="ql-block"><b> 由《都市快报》橙柿旅行社组织,9月4日去了扎龙生态旅游区。步入其景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广告语赫然在目。景区大门的视频上。播放着扎龙的湿地风景、丹顶鹤飞翔的画面,还有徐家三代人护养丹顶鹤的工作场景和动人事迹。</b></p><p class="ql-block"><b> 扎龙生态旅游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是中国首个以丹顶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之一,总面积达21万公顷。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以永久性季节性淡水沼泽地为主,周围有草地、农田、鱼塘,是世界最大的野生丹顶鹤栖息繁殖地,故称为中国的“丹顶鹤之乡”。这里的丹顶鹤有400多只,占世界总数的1/4。另外还有白头鹤、白鹤、白枕鹤、蓑羽鹤、大天鹅、白鹳等珍禽也在这里停留和生长,扎龙湿地给这些珍禽提供了天然的生活和保护场所。</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导游小李的指引下,走在木头搭建的栈道上,两边都是广阔的湿地与茂盛的芦苇。中途可见分散的丹顶鹤在湿地旁浅滩上“闲庭信步”,有一对丹顶鹤离我们较近,有位游客试图接近它,想来个“亲密接触”合个影,不料,高大一点的丹顶鹤,就冲上来啄她,顷刻被吓得惊慌失色。我还有点不知趣,上前和它“对话”:丹顶鹤,我们从杭州远道而来,特意来与你相见,请相信这是友好的愿望。我伸出二个手指,表示我们是二个朋友,面前这只应该是公鹤,扬着高傲的头,不进也不退,警惕的和我对视,好像并不认可。</b></p><p class="ql-block"><b> 这可是它的领地,也可能在保护它的伴侣。丹顶鹤(古时称仙鹤)是一夫一妻制,在文化意义上,丹顶鹤绝对是“忠贞不渝”的完美化身。常与松树画在一起,称为“松鹤延年”。丹顶鹤之神圣,曾经差一点被评为“国鸟”,2004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了“国鸟”的评选,丹顶鹤超过64%的得票率位居第一。由于种种原因,国务院没有正式批复,中国目前是没有确定国鸟的。</b></p><p class="ql-block"><b> 到了丹顶鹤的中心地带,让人翘首盼望的是丹顶鹤的放飞。只见对岸的小岛上,驯鹤员挥舞着红旗,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唤,一群丹顶鹤应声飞向天空。它们以“人”字形地排着队凌空飞翔,盘旋着划出了美丽的弧线,从我们的头顶掠过。洁白的羽翼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辉,头顶那一点朱红如同火焰,点燃了整个湿地的上空,给人予神奇的感觉。鹤群时而飞向茂密的芦苇,时而飞向天边的白云,姿态优雅矫健,鸣叫高亢清亮。不由想起了刘禹锡《秋词》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仰望天空之境,应时应景,让人由衷感慨:好一幅灵动撼人的画图,一首献给生命的赞歌。</b></p><p class="ql-block"><b> 扎龙生态保护区的发展,不得不提到徐家三代人的护鹤养鹤的传承经历:</b></p><p class="ql-block"><b> 1975年扎龙保护区的丹顶鹤只有140只,它们天生敏感,根本无法接近。徐铁林(徐秀娟父亲)的出现,把受伤的鹤带回家饲养,成了驯鹤饲养员,独创了“人工孵化,野化散养”的模式。言传身教,使女儿徐秀娟爱上了鹤,她单独饲养的幼鹤,成活率100%。高傲的鹤,甘愿被她驯化。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学成归来,到江苏盐城创建海涂珍禽保护区。她带去3枚鹤蛋,用自己的体温,使3只丹顶鹤破壳而出,被中外专家评为:“爱生奇迹”。可惜于1987年9月16日,徐秀娟在寻找失踪的丹顶鹤,因体力不支,陷入沼泽不幸遇难,年仅23岁。然而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1996年放弃国企工作,回扎龙干了18年的丹顶鹤野外救护。遗憾的是在2014年的春天,徐建峰前去湿地救护,不料摩托车失控,他一头扎进沼泽,失去了生命,时年47岁。而他的女儿徐卓,转学于东北林业大学,学习动物保护专业,毕业后毅然回扎龙,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我会将故事续写,这样我们仍然相守”。徐卓的铮铮誓言,催人泪下!在景区有一首对联:“追鹤忆缘起,念徐传薪火”,是对徐家三代人护鹤的真实写照。</b></p><p class="ql-block"><b> 可能人们和我一样,有好奇的问题:眼前这些丹顶鹤到底是驯养的还是野生的?当地导游回答说:这里有400多只丹顶鹤,一半是野生的,一半是驯化的。野生的丹顶鹤就生活在这一片湿地的野外,驯养的丹顶鹤则会回到棚子里休息。那些定时放飞的丹顶鹤,都是驯养的。导游还笑着说:这些丹顶鹤接受了人们的驯养,安逸的生活使它们懒散起来,放飞时得用竹竿驱赶,飞回时要喂小鱼慰劳一下。</b></p><p class="ql-block"><b> 怪不得,都说丹顶鹤十分敏感,很难见其一面。经过几十年的驯化与接触,丹顶鹤已经适应与人类共存。如刚才与我对视的丹顶鹤,一点都没有害怕,还挺趾高气扬的,若上前一步,它马上会上前啄你。</b></p><p class="ql-block"><b> 这些丹顶鹤,已经分不清是野生的还是驯养的,它们相互交往,产生感情就结为伴侣。驯养的有的喜欢野外生活,野生的也有到驯养棚来住的。驯养工作人员见此习以为常,让它们来去自由,丹顶鹤的数量由此也在逐年上升。</b></p><p class="ql-block"><b> 在景区,有时还会见到个体和成对的丹顶鹤,独自在芦苇丛的水道和湖畔逍遥地闲逛与觅食。有只丹顶鹤刚好走到“丹顶鹤女孩——徐秀娟”的宣传栏下,我赶紧上前与它合影。丹顶鹤还挺配合的,抬头望着我,知道不会伤害它,何况在它们的天使徐秀娟的牌子(宣传栏)下。</b></p><p class="ql-block"><b> 在“大美湿地 润泽龙江”的广告牌前,(背后是扎龙丹顶鹤博物馆,可惜关闭),有一块湿地旁的草地,远望有二只丹顶鹤在翩翩起舞,准确地说是在对舞。两只丹顶鹤面对面,它那细长的腿脚上下跳跃,宽大的双翼振翅扇舞,高傲的脖子左顾右盼,这两位舞者的姿态美轮美奂,真是难得一见!据说这是一种示爱的表达,通过示爱才有可能成为伴侣。当我们赶到接近,舞蹈已经结束了。它们斜视着我们,好像在说:你们来迟了。</b></p><p class="ql-block"><b> 参观了扎龙生态旅游区,揭开了丹顶鹤神秘的面纱。也不由地感慨:野生的丹顶鹤经过驯化,基本能“和平共处”,其实是我们人类还给它们的家园。使我们更深地理解到:与动物的关系依然是生态上的伙伴,展望未来,我们正在努力成为守护者和共情者。</b></p><p class="ql-block"><b> 2025、9、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