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4日的清晨,阳光刚刚爬上树梢,我背着蓝色背包踏上了土门峪东梁的小路。空气里带着露水的湿润和草木的清香,脚下的土路蜿蜒向前,两旁是层层叠叠的绿意。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斑驳的光影洒在肩头,像大自然悄悄递来的一封信,写着:今天,会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背包里的睡袋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提醒我这不仅是一次短途散步,更像一场与山林的约定。路边的灌木丛沙沙作响,偶尔有鸟鸣从高处传来,清脆得像是在为我指路。我知道,毛栗子就藏在这片林子深处,等着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路上陆续遇见几位徒步者,蝈蝈们戴着帽子,背包鼓鼓囊囊,步伐稳健。有人笑着打招呼,有人专注前行,但眼神里都有一种默契——我们都冲着同一个季节的馈赠而来。九月的山林,正把最甜的秘密悄悄摊开。</p> <p class="ql-block">进入林区深处,脚下的落叶越来越厚,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层天然地毯。陕西省这片山野总是格外慷慨,每到秋天,树梢挂满毛栗,藤上垂着野猕猴桃。我放慢脚步,耳朵竖起来听着——“啪”,一颗栗子从枝头掉落,像是大自然在轻声提醒:别走神,好东西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粉色连衣裙的叫香香的姑娘走在前头,橙色的背包在绿意中格外亮眼。她忽然弯腰,从草丛里捡起一颗带刺的毛栗,笑着举起来给我们看。那瞬间,阳光正好穿过树叶,照在她手心,仿佛连栗子都镀上了一层金边。我们相视一笑,谁也没说话,但心里都明白:这才是秋天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我停下脚步,拄着登山杖环顾四周。高大的树木像守护者般伫立,枝叶交错,织成一片绿色的穹顶。我深吸一口气,泥土、落叶、果实的气味混在一起,是山林独有的呼吸。这一刻,不是我在找栗子,而是山林在悄悄把我带回童年——那个蹲在树下,为一颗掉落的栗子欢呼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咔”的一声轻响,老陈正用长杆轻轻敲打树枝。熟透的毛栗应声而落,像雨点般洒进草丛。他动作熟练,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树木的对话。我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没打扰,只觉得这一幕比任何风景都动人——人与自然,本就该这样温柔相处。</p> <p class="ql-block">香香穿着橙色围裙正在修剪树枝,工具在手中灵活地翻动。她脚边堆着剪下的枝条,身后是整齐的树形。她说这是为了让更多阳光照进来,野果才能长得更好。我点点头,忽然明白:所谓收获,不只是捡拾,更是守护与等待。</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溪往前走,水声潺潺,石上青苔鲜亮,几颗红果静静躺在溪边,像是被谁遗忘的小礼物。溪水清澈见底,映着天空和树影,也映着我脸上藏不住的笑意。这样的路,走得再久也不累。</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在一处开阔地停下野餐。格子桌布铺在草地上,有人拿出面包、水果,还有刚摘的野猕猴桃。那果子个头不大,表皮带毛,咬一口酸甜交织,是超市里永远尝不到的味道。大家围坐着,说笑、拍照、喂狗,连风都变得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变得温柔,我和同伴在树下小憩。李教授靠树站着,望着远处出神;另一人坐在地上,低头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我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这一刻,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丰盛。</p> <p class="ql-block">傍晚前,我们开始清点“战利品”——一堆新鲜的毛栗子堆在地上,外壳扎手,颜色从浅黄到深棕不等,颗颗饱满。它们刚从树上掉落,还带着山林的体温。我捡起一颗握在手心,沉甸甸的,像握住了整个秋天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回家前,我把摘来的野猕猴桃小心装进白布袋。袋子放在泥土上,周围散落着枯叶,画面朴素却动人。这些果子或许不会保存太久,但它们带来的记忆,会像山间的风,一直吹进往后的生活里。</p> <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有人牵着狗走在前头,狗儿欢快地嗅着草丛,时不时回头等我们。小路依旧蜿蜒,阳光依旧斑驳,可我知道,这一天已经悄悄改变了什么——不是我捡了多少栗子、摘了多少果,而是我重新记起了:原来慢下来,才能真正看见世界。</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剥开一颗栗子,金黄的果肉在灯光下泛着暖光。我把它放进锅里,加水、加糖,慢慢熬煮。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整个屋子都暖了。窗外夜色渐深,而我心里,还回荡着山林的风声,和那一句没说出口的感谢:谢谢你,九月的土门峪东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