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桂花 丹凤县城一道亮景

冠山红枫🍁

<p class="ql-block">  桂花树,在家乡丹凤自古有之,但不多,零星的散落在乡野之间。</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是哪年哪月,丹凤从外地引进大量的桂花树,先是在过境国道两旁栽植,继而,环东路、环西路、江南大道、江北大道、湿地公园等地也栽植了桂花树。再后来,城乡凡是庭院或屋场较为宽敞的人家,门前也有了桂花树,惹得众人常常仰起头,去吮吸那馨人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如今,丹凤的九月,总是被一缕缕甜香悄悄唤醒。不必刻意寻觅,只需推开窗,那股清润的气息便会顺着风溜进屋里,缠绕在衣襟上……这座秦岭深处的小县城,又到了一年中最温柔的桂香时节。</p><p class="ql-block"> 丹凤县城的桂花不似名园里那般规整,反倒带着几分随性的亲切。过境国道的桂树该有十多年的树龄了吧!比碗口粗的桂花树直直的插在人行道中间的方圃里,树形被园林工修剪的很得体。墨绿的叶片间,藏着一串串米黄色的小花。凡路过的游人,总会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桂花香气,皱纹里都漾着笑意。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光斑落在地上,与细碎的花瓣叠在一起,像是撒了把碎金。</p><p class="ql-block"> 若是傍晚沿着丹江或东河漫步,桂花的香气便多了几分水汽的温润。江风河水裹着花香,从岸边的桂树丛里漫过来,混着江水的清冽,让人心里的烦躁都悄悄散了。花瓣偶尔落在游人的肩头,也不拂去,仿佛是这夜色里最温柔的点缀。远处的彩虹桥、体育馆、文化宫,亮着暖黄的灯,灯光映在江面上,与桂树的影子交织,成了一幅不用刻意描摹的画。</p><p class="ql-block"> 丹凤人对桂花,总带着一种朴素的偏爱。巷口的老院里,有几户人家种着桂树。到了花开的时节,女主人会在树下铺好彩条布,抬手轻轻摇晃树枝,细碎的花瓣便簌簌落下,落在彩条布上,说是攒够了用来腌桂花糖,或是泡桂花酒。孩子们则喜欢把落在地上的花瓣捡起来,装进小小的玻璃瓶里,说是要把秋天的味道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个濛濛细雨的黄昏,我在过境路旁欣赏桂花,并专心用手机拍照。恰好遇见昔日的同事,也拿着手机在桂花树下抓拍。我俩一边围着好看的桂花树拍照,一边聊退休后各自的不同见闻趣事。雨水打湿了叶片,也让花瓣显得更加娇嫩,水珠挂在花瓣上,像是缀了颗颗珍珠。风一吹,水珠滚落,带着淡淡的香,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那一刻忽然觉得,丹凤的桂花,就像这座小城的人一样,不张扬,却有着让人安心的温暖。它们不与春天的桃李争艳,也不与夏天的荷莲比俏,只在秋天里静静绽放,用一缕缕香气,把小城的日子染得甜甜蜜蜜。</p><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到九月,我总会想起丹凤县城的桂花。想起过境路黄昏的桂雨,想起巷院里的桂花酒味,还有那江风里飘过来的桂花的甜香。那些香气,早已不是简单的花香,而是藏在记忆里的温暖,是丹凤县城最动人的风景。它提醒着我,有些美好不必刻意追寻,就像这桂花,就像这座小县城,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满心的欢喜呢。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陈铁有,男,50后。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陕西省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丹凤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作家摇篮》杂志及《大文坊》微刊签约作家。已出版散文合集《文心雕鳞》,个人散文集《春天的记忆》正在整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