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强化队员们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近日,实验小学四(6)中队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错别字”实践活动,让文字学习从课本延伸到生活。</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四(6)中队的队员们化身“汉字小侦探”,带着好奇与严谨走出校园,深入社区街巷、临街商铺,目光聚焦于各类宣传栏、广告标语与门牌文字。在一处液化气站的安全宣传海报前,大家纷纷驻足——“瓶安到家”的标语格外醒目。经过短暂讨论,队员们迅速指出问题:此处误用“瓶”字,正确表述应为“平安到家”。这是典型的谐音误用,虽试图关联液化气罐的“瓶”,却违背了汉字使用规范,失去了“平安”一词原本的美好寓意。随后,在一家临街商铺的促销海报上,“清仓大甩买”的字样被细心的队员发现,大家明确指出“买”字有误,正确写法应为“卖”,并主动向店主说明错误,提醒其及时更正。</p> <p class="ql-block"> 在搜寻错别字的同时,四(6)中队的队员们也收获了意外的知识养分。校园周边的“文明校园创建”“居家安全教育”“春季传染病防控”等宣传栏,让大家在辨析文字的间隙,学习了实用的生活常识;商铺门口的特色产品广告、便民服务提示,则帮助大家初步了解社会商业信息,拓宽了认知边界。</p> <p class="ql-block"> 此次四(6)中队的“寻找错别字”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规范使用汉字的重要性,更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大家在主动探索中提升能力、收获成长,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