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美,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大理不只有"风花雪月"这浪漫唯美的四景,还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地处云南西部,背靠苍山,面临洱海,是白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漫步在古城中,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迹,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2年,大理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是我们行程的第十站,也是这次云南之旅的最后一个旅游点,古城游览结束后,将乘坐南航航班飞回广州白云机场,回到温暖的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车到大理古城,我们一行是从古城西南处的一个小城门进入到一条名叫红龙井的街道。红龙井西起古城西城墙,东至复兴路,全长四百多米,街道两侧商铺林立,以酒吧、咖啡馆和特色餐厅为主,溪流贯穿整条街道,清渠边栽种柳树、桂花、蓝花楹、榕树等树木,树木遮天蔽日,鲜花香飘四溢。红龙井是大理古城兼具水景与休闲功能的特色街区,是大理古城建设中最成功的典范。走在红龙井街道上,街中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欢快地流淌着,乘着清爽的凉风,闻着清新的花香,真是沁人心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古城里带有神奇传说的"红龙井"。相传古时孝子为救母求得玉白菜,感动红龙获赠灵药,后人为纪念此事命名此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龙井的东尽头,与复兴路交接。复兴路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总长1500米,是大理古城最繁华的主干道,街道由青石板铺就而成,脚下的石板已被踩得发亮,虽历经风雨,仍保持着那份古朴与典雅。街道两旁的建筑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充满白族特色的商店鳞次栉比,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不仅是精美的商品,更是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至今仍保留着棋盘式格局和白族传统建筑风貌,城内青石板路纵横交错,南北三条街,东西六条街,因此有九街十八巷之称。民居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院落为主,每户院子为白墙青瓦矮围栏,院门有檐有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颇具特色。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房屋的窗棂门栏都用雕花木格子,古色古香,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体现了白族建筑技艺的高超。走进古城的街巷,每一处都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仿佛踏入了一幅古老的画卷,每一条街道都像是一条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内,有南北三条潺潺流淌的溪水,溪水自苍山引流下来,宛如古城灵动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古城主街的溪水边是绿茵杨柳,鲜花盛开,花木扶疏,鸟鸣声声,红花绿柳装点着条条街巷,户户人家,鸟语花香弥漫着整个古城。故大理古城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内热闹非凡,街道两侧的商铺多是传统的白族建筑,多为餐饮、咖啡馆、小酒馆,美食店,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工艺品小店, 既有传统老字号,也有现代文创店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的街道充满了生活气息。在复兴路这条主街道中,云集了一众云南小吃,美食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整条街香味浓郁。在云南白族的特色食品中,最著名的要数饵块了,当地人称"粑粑",用蒸熟的米团包入核桃,糖、卤腐等放在火上烧烤,烤熟以后趁热吃,软香绵密。第二个叫乳扇,乳扇原料是牛奶,鲜奶制成的薄片在炭火上烤至金黄,味道特别浓郁,卷上玫瑰糖或撒上椒盐,咬一口,既有奶制品的醇厚又有玫瑰的芬芳,口感酥脆又柔韧。当然还有生皮、蒸饵丝、卷粉、鲜花饼、段夫人雕梅、酸辣鱼、木瓜酸汤鸡等。每一道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这些特色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是对古城文化的一种体验与传承,是感受古城风情的重要一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除了有众多美食店铺外,还有很多售卖手工艺品的商铺,商铺内外摆满了很多精美的小商品。用彩绳编织的小挂件,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每一个小手工艺品都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手工绘制的陶器,上面的图案充满了民族特色,拿在手里,感觉能触摸到匠人的用心。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买到各种特色商品,感受到古城的繁华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内,除了主干道复兴路,还有一条充满异域风情的洋人街,原名"护国路",为纪念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因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外国旅游客在此驻留而得名。洋人街呈东西走向,全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至今依然保留着中西合璧的风情,既有白族老院子改造的西餐厅、咖啡馆、文艺小店,也有售卖扎染、银器的特色商铺。洋人街是体验多元文化之地,你能品尝正宗意大利披萨、法式咖啡,还能买到白族扎染、彝族刺绣等特色手工艺品,适合慢慢地逛,体验大理古城的烟火气与慢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理古城,有多个城楼,以修建于唐代的五华楼最为有名。位于古城中心的五华楼,复兴路从其门洞穿过,是全城的制高点,登楼可远眺苍山、俯瞰古城,在清一色青瓦屋面的古城中,尤其显得巍峨壮观。它历经千年的沧桑,多次被焚毁和重建, 如今的五华楼为明清风格,共四层,高20多米,第一层为台座,台座四周有回廊观景台,台座上面建三层楼,为三重檐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整个建筑设计精巧、气势恢宏,古朴庄严、美观典雅,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青睐的热门打卡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五华楼俯瞰大理古城,全城尽收眼底。南城门、五华楼、北城门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仿佛在诉说着古城曾经的辉煌。古城上空回荡着店铺员工的吆喝声,卖乳扇的、卖咖啡的,卖工艺品的声音此起彼伏荡,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身着白族特色服装的人们穿梭其中,与古旧的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民族风情的画面。而五华楼则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城的中央,散发着迷人的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下五华楼,沿复兴路向南走不远,来到总统兵马大元帅府。这个地方最早叫云南提督府,但是明代叫巡府,到了清代后来就一直是云南提督府。再后来到了咸丰年间,杜文秀起义之后才变成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建筑为传统的中式风格,采用木构架结构,青瓦屋顶,门窗雕花精美,体现了清代建筑的工艺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诏十二时辰是大理古城一个古风集市。以长安十二时辰为创作思路,带你一秒穿越南诏,梦回大唐。一踏入集市,就被那浓厚的古风氛围所包围。古式的建筑,飘扬的彩旗,耀眼的灯笼,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集市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欢声笑语,这里还有很多结合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当地特产、古风饰品,当地特色小吃等等,满是人间烟火气息,一片太平盛世的美好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复兴路继续南行,最终到达古城的南城门,站在城门下仰望,这座建筑的高大与威严扑面而来。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城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为古城最古老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周长约12里,高6米余,厚约8米,城墙又高又厚,一块块古老的砖石严丝合缝地堆砌在一起,就像是在诉说着从前那些建造者的精湛技艺。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这座古老而庄重的建筑,城墙虽已斑驳陆离,却依旧坚固地矗立在古城之中,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城门的建筑那是相当有特色。二重檐歇山顶的轮廓,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清晰,雄伟壮观;那飞檐翘角的造型,如展翅欲飞的鹤,气势非凡;那层层叠叠的屋檐,仿佛是时光精心雕琢的乐章,每一片瓦片都记录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楼体在暖阳的照耀下,散发出古朴而温暖的气息;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和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为这庄重的古楼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喜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一旁的古老台阶拾级而上,亦可登上南城门的城楼上。登楼俯瞰,眼前景色豁然开朗,古城的街区市容尽收眼底,象是铺开一幅水墨长卷,只见纵横交错的街巷将整个古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错落有致的民居清一色的青瓦白墙,屋顶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而宁静的气息。那一座座庭院,有的门扉紧闭,有的门庭大开,露出里面精致的园林景观。城楼下的复兴路,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如一条时光的脉络,贯穿南北。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白族的扎染、草编、大理石等特色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街道上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商贩的吆喝声、打造银器的叮当声、游客的谈笑声、拍照声……各种声音交织成一首生活的交响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城楼上抬头西望,连绵起伏的苍山宛如大地的脊梁,傲然挺立,刺破天际。山色由青转翠,再成黛绿,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那浓郁得化不开的绿色植被,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蔓延至山峦深处。碧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蓝天、白云、巍峨壮丽的苍山、雄伟壮观的城门,相互映衬,组合成一幅绝妙的水墨丹青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一条条绿色的生态长廊。道路两旁溪水流淌,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在夏日里撑起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行人遮挡炎炎烈日,洒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城市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绿道,城内的一些休闲设施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城内多设置有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古色古香 ,是人们休息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坐在亭子里,听着清脆的鸟鸣声,感受着微风的吹拂,惬意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大理古城的石板路上,感受古旧的石墙与斑驳的光影交织出岁月的痕迹,仿若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在这里,古老的城墙、青瓦白墙的民居、蜿蜒曲折的小巷,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座古宅,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人们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这份古朴与优雅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古城是白族人聚居的地方,在古城内往往可遇见穿着传统服饰的白族同胞,白族的姑娘被称为"金花",小伙子被称为"阿鹏"。他们的服饰图案精美,非常有特色。特别是白族姑娘,身着色彩艳丽的服饰,头戴精美的帽子,白族女子帽子叫做"风花雪月"特别漂亮。她们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亦是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与她们合照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别忘了给亲朋好友带上一些大理古城的特产哦!这里的手工艺品精美绝伦,土特产也独具特色,把这份来自古城的祝福带回家,与他们一起分享这份旅行的快乐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陶醉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它的美,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来大理吧,开启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之旅,让自己沉浸在这片诗意的土地上,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The End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字编辑、 摄影:珠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9月2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