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警告:美元陷入“1970年代轮回”,真正风险是长债市场的1979时刻

莲花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盛首席宏观研究员Paolo Schiavone近期发出警告:当下的全球金融环境,正逐步重演上世纪70年代的格局。美元持续贬值、央行对美国债务的信任不断削弱、流动性叙事压倒基本面,这些因素让市场仿佛回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0年来外国央行持有的黄金首次超过美国国债,这一结构性信号,揭示了信任裂痕正在扩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美联储鸽派立场下,市场短期流动性宽裕,经济周期可能被延长。Schiavone甚至将其类比为1990年代的“预防式降息”,当年宽松政策曾点燃新一轮股市上涨。然而,这份乐观掩盖不了深层的不安:市场在享受流动性红利的同时,也在被系统性的不信任感吞噬。如果长期利率保持低位,风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但若长端债券市场出现突然崩溃,脆弱性将被彻底暴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指出,美元的贬值并非体现在对其他货币的走势上,而是对实物资产的购买力下滑。无论是股票、房地产,还是黄金与加密货币,都在取代美元成为避险资产。这种趋势与70年代美元对黄金和石油的价值转移如出一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法定货币信任的流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终,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一次典型的经济衰退,而可能是“1979时刻”的再现:当年,美联储在长端利率崩塌后被迫激进加息,引爆了全局震荡。如今,如果美国长期债券市场再度断裂,整个周期的终结方式也可能是信任的丧失,而非经济的疲软。与此同时,国防、核能、人工智能,以及被忽视的大宗商品,或许会在流动性推动下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焦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