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巨龙

潘正茂

<p class="ql-block">安静的巨龙</p><p class="ql-block">文/老潘</p><p class="ql-block"> 我这里所说的巨龙并不是指传说中的龙,而是指我的同学加好友巨龙兄。我猜想他家里给他取这名字是希望他成人成才,成为人中之龙,也希望他像巨龙一样翻江倒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p><p class="ql-block"> 然而,巨龙兄偏偏生性好静。</p><p class="ql-block"> 巨龙兄的静在于其有一颗内敛的心。初识巨龙兄是在新生班级文艺晚会上。我跟巨龙兄同系不同专业更不同班,当时有人邀请他来我们班的晚会上唱歌。他穿一件黄军装样的上衣,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着一条蓝色裤子,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但鞋的周边仍然保持着雪白的边框。整个人看起来白净、干净,高挑挺拔,一下子就让我想到有首《小白杨》歌中的小白杨。当主持人介绍他来到教室中央时,他没有怯场,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以示礼貌。他没有唱流行歌,而是唱了一首抒情老歌,声音深沉浑厚,充满磁性。我当时就被巨龙兄的样貌和歌声所打动,我想这样的男生就连男人看了都觉得舒服,女生见了一定会更加喜欢。</p><p class="ql-block"> 我于是带着仰慕的心结识了巨龙兄。后来才发现他的寝室与我的寝室只隔着两间房。后来也发现他的朋友很少,我算是一个吧。</p> <p class="ql-block">  巨龙兄不仅歌唱得好,文章也写得好,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一般在午饭后休息时邀我去他寝室坐,此时他便会将他的新作读给我听,每次他都读得很动情,我听得也很享受,我成了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我曾建议他将文章寄出去发表,但他总是摇头,他说写文章是为了给自己看。这是他又一内敛的表现。多年后,我才知道他的毛笔字写得更漂亮,但从学校到社会,他从未在个人才能方面显过山、露过水。</p> <p class="ql-block">  巨龙兄的内敛表现在恋爱上也是那么冷静和深沉,虽然内心一团火,但他表面却表现得不愠不火,总能把那些浪漫女孩的热情及时熄灭,就像一块烧红的铁被扑噗放入冷水中,以腾起的白烟而告终。他很清醒地说,他要的不是罗曼蒂克,而是柴米油盐。</p><p class="ql-block"> 巨龙兄的静在于其有一颗淡然的心。巨龙兄大我约三岁的样子,所以看起来比我们要成熟些。他经历过高考失败的打击,所以在乡下当过民办老师。后来经不住其父亲的督促,只得再次参加高考,终于成了一名师范生,后来如愿当上了一名正式老师。他喜欢教书,他说民办也好,正式也好,只要能教书就好。</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读书期间,巨龙兄不喜欢做任何抛头露面的事,这其实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性格特点。他的人缘很好,但他不愿担任任何班干部,他只是静静地读书、思考和写作。</p><p class="ql-block"> 我和巨龙兄同属偏内向性格,有时可能我的外界交往比他稍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相处和共同爱好。巨龙兄不太喜欢体育运动,所以他在我心目中总是慢条斯理的谦谦君子模样。我曾相象过要是让巨龙兄穿上古装,那肯定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具像化。 </p><p class="ql-block"> 我除了打篮球外,有很多方面的爱好与巨龙兄相近相同,比如都喜欢看一些好的文章和书(只是他在这方面的程度比我更深、思考更多),喜欢观看一些思想性较强的电影,喜欢小酌一杯等。另外,我很喜欢也很羡慕写得好的字,但比起巨龙兄的一手好字,我却是满纸的歪瓜裂枣,但这样并不妨碍我对巨龙兄的字的欣赏。</p> <p class="ql-block">  我和巨龙兄有一段时间看电影近乎疯狂。八十年代末正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流行的时候,这方面的电影也很多。所以我们就寻着海报追着看,有时一夜要跑两家电影院。费用大体上按AA制执行,一个负责买票,一个负责买香烟。看完电影后,我们一般在步行回学校的路上或在第二天午饭后谈一谈各自的观后感,每次我都发现巨龙兄总是有独到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我不仅喜欢听巨龙兄朗读他自己写的文章,也很喜欢听他对某一本书或某一事物的看法。于是我们就不断地创造畅谈的机会,大多是在周末的晚上,到学校后门的小卖部,像孔乙已一样排出几文大钱(大多数时候是饭菜票),沽几两小酒,一碟花生米,然后往学校操场边的树脚下席地而坐,信马由缰、天南海北的聊。只有在这个时候,巨龙兄才大声说话,大口喝酒,甚至高歌一曲,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看到不一样的巨龙兄。每至微熏时候,我们才拍拍身上的灰,迈着腾云驾雾似的步伐回到寝室呼呼大睡。</p> <p class="ql-block">  巨龙兄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还做到过副校长,然后就坚决辞去不当了,他说不想当官,只有安安静静地教书、写字和读书才是自己的本份。嗯——这才是真实的巨龙!</p><p class="ql-block"> 我第三次见到巨龙兄时,大约是毕业后近三十年的时候——依然如昨,仿佛并未远离。我当时是应邀去他的家乡看荷花,他指着满眼的荷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好像每一朵荷花都是他催生出来的。他说他主动要求驻村扶贫,所以对村里的每家每户甚至每一处荷花都很熟悉。他细数着莲蓬的生长和销售情况,活脱脱一个由教师成功转型后的村官。望着他从学校一直保持到现在的喜欢将钢笔插在上衣口袋里的习惯式样子,我便想到了小时候我们老家村里的办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我第四次见到巨龙兄时,他将我带到他家里喝茶,没想到他对茶早已有了研究。然后就参观他的书法室,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铺着长长的专用书法垫子,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最吸人眼球的是那一捆捆宣纸,我从未见过那么大捆的,真是开了眼界。还有就是墙上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他的毛笔字,以前只是听说他的字好,现在一见简直让我目瞪口呆:他真的是一直在保持自己的初心啊!</p><p class="ql-block"> 那天,他早就在餐馆订好了饭,但当我们从他家里出发时,他特意拿出一大块猪肉,说那是他从老家弄来的土猪肉。他还是喜欢大口吃肉,便交待餐馆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做,切成大坨煮,不放味精,原汁原味。嘿!看来这家伙对做菜也颇有讲究。一个男人只有在不求名利、淡然处世时才会潜心去研究舌尖上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巨龙兄的静在于其有一颗通透的心。今年九月的一个晚上,大约十点多的时候,我突然接到巨龙兄的电话,他说无意间看到我朋友圈里关于整地打凼种菜的图片和文字,便想跟我说说话。然后他话锋一转说他现在一直住在老家——八景洞,长期陪着八十岁的老母亲,尽尽孝心,一天做三餐饭,也种种菜。然后他挂断电话跟我视频,他说现在他母亲已经睡下了,他一个人端一杯酒坐在家门前的地坪中,路灯很亮,但他家是单家独屋,前后都没有人家。接着他就从手机里照给我看,真的四周漆黑,蝉鸣声不绝于耳,更衬托出周围的静。这正如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情境,真没想到古人当时的情境在千百年后又得以重现。此时,巨龙兄举杯给我做了个碰杯的动作,看着他瘦削但依然精神的脸,我知道他有太多的话要说,我静静地听着,尽管夜已渐深。</p> <p class="ql-block">  他说他已学会享受孤独。所以他就毅然回到老家陪着老娘(妻子仍住在学校的家里带孙子)。他说他现在做的是“五个一工程”:</p><p class="ql-block"> 一是读好一系列书。读经典,读有份量的书。比如在再读《红楼梦》的基础上,重点读评论版。他说他还读完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他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我读书不多,但现在同时在读三本书,即《巨流河》《诗词格律全集》《渔樵问对》。巨龙兄一听,就能准确说出这些书的基本内容,他说《巨流河》讲的应该是东北沦陷吧,虽然称不上经典,但值得一读;《诗词格律全集》是那种很精致的墨绿色封面,他很喜欢这种颜色的版本,说明我们的审美观高度一致;他还说《渔樵问对》是一本关于古典哲学方面的书籍,要反复读才能读懂。他的话音刚落,我就被他广泛的阅读而深深折服!看来巨龙兄一直在不断地读书真的一点不假啊!</p> <p class="ql-block">  二是写好一笔字。他所说的写好一笔字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书法,他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我在佩服的同时想求他一幅字,但他很谦虚,说要我等他十年的磨练,然后自然写给我。另一方面是文字、文章,他的文章一直很好,尤以哲理思辩见长。他说他一直坚持写文章,但他的文章一般只是为了写给自己看,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所以他一直以来能将他的文章第一时间分享给我听那真是我莫大的荣幸!</p> <p class="ql-block">  三是背好一首诗词。他说人上了年纪,为了保持自己的记忆力,他坚持每天背诵一首诗词,每十天内反复背诵相同的内容,直到完全记住为止。</p><p class="ql-block"> 四是担一份责任。他说作为一个男人,结婚了就要对妻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子女负责,完成对子女的教读完娶,然后对父母负责,给父母养老送终,也就是如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把我养的养大,把养我的送走”。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现在要甘于寂寞地回到老家陪老娘的原因。他是决心且决绝地不愿将自己以后的怀念变成真正的忏悔和遗憾,这正如他于今年五月发给我的一首怀念他父亲的诗中所说的:今夜啊/星星高悬/亲情至上/我的怀念有如朝圣/以胸膛和疼痛/而不用茫然的目光/原谅我不愿再用泪水/拜慰祈祷/惟愿天上地下/幸福安宁。这是何等的痛啊,与其遗憾,莫如早早地陪伴。</p><p class="ql-block"> 五是过好自己的一生。准确地说是过好自己的余生。他说前半辈子是为了别人活着,现在要更多地为自己而活着,要高质量地把余生过好,善待自己,放松自我。</p> <p class="ql-block">  当巨龙兄说完他的“五个一工程”时,夜已更深,他的脸上也泛起了酒后的微红,他家地坪前的路灯依然如炽,蝉鸣更加起劲,像是在催人快快去睡。与巨龙兄在意犹未尽的道别后,我站在窗前望向寂静的夜空,思绪万千,巨龙兄的内敛、淡然和通透,让我十分感动:人生如参禅,需要时间去悟、去沉淀,参透了就能到达更高的境界,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9日晚于蕙风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