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海拾遣#486战争15《一九四四》

W_xian896597

<p class="ql-block">《一九四四》是埃尔莫·纽加农执导的剧情片,卡斯帕·威尔伯格和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的一连串战斗。</p><p class="ql-block">影片聚焦1944年苏德双方争夺纳尔瓦地峡的战役,通过德军武装党卫军第20师爱沙尼亚士兵与红军中“叶沙尼亚”士兵的双重视角展开。剧情围绕纳尔瓦古城争夺战及萨雷马岛森林决战,展现被迫分属德苏阵营的爱沙尼亚同胞自相残杀的悲剧。电影以书信串联叙事,还原坦能堡防线战役等真实战史,呈现爱沙尼亚作为德苏战争缓冲地带的宿命。</p> <p class="ql-block">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p><p class="ql-block">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p> <p class="ql-block">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p><p class="ql-block">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p> <p class="ql-block">双方交双方交战的战场之上,指挥官突然大声要求战士们不要开枪,听到对方的声音,敌方指挥官也下达了同样的指令。随后他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原来,双方交战的战士竟是同一个国家的同胞。正所谓大国干仗,小国遭殃。</p><p class="ql-block">1944年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先后被苏联与德军分别攻占,有十多万年轻人被强征入伍。在当时德国与苏联的敌对背景之下,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被迫成为了大国之间的战场,同样都是爱沙尼亚人,只因为被迫站到了不同的阵营,就要与自己同胞发生惨烈的厮杀,而他们所争夺的地方却是自己国家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一批爱沙尼亚国籍的苏军战士,在野外抓到一批爱沙尼亚国籍的孩子,但他们身着德军制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正要将孩子们放走之际,一名苏联胖指挥官赶了过来,孩子们大惊失色的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神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p><p class="ql-block">另一名小队长也向指挥官为孩子们求情,毕竟指挥官与这群孩子没有任何渊源,于是执意要让士兵执行命令,士兵缓缓转头,看向孩子们清澈的脸庞,心中也有了一个坚定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纷纷举枪瞄准了胖子,但却没有人敢扣动扳机。因为他们明白击杀长官后果十分严重,又在胖子的威逼利诱之下,举起了枪,又无奈放了下去。可没想到胖子竟还在挑战他们的底线。听到命令的小队长慌了神,眼看胖子又缓缓的举起手枪。而就在这时,原来是躲在不远处的狙击手队友,可恶的胖子终于被送去领盒饭。</p><p class="ql-block">而真正可怕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在二战史上有这么一个可悲的国家,先后被苏德两国分别占领,前后被强行征兵走了10万多人,这些人分别处于不同的立场。虽然他们是同胞关系,但又不得不向对方发起攻击。</p> <p class="ql-block">1944年7月,苏军对德军的坦能保防线发起了冲锋,这批身为德军的爱沙尼亚战士,被上级命令要死守阵地,敌方坦克先给他们的阵地炮弹洗礼,等炮击停止之后,他们带上武器冲上阵地,眼看苏军的T-34坦克以及大批战士蜂拥而来,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即将展开。在狙击手打响第一枪之后,反坦克炮弹也随即送上,战火瞬间弥漫了整个战场。</p><p class="ql-block">枪林弹雨之间,不断有士兵伤亡倒地,等苏军士兵冲上来,他们就扔手榴弹。坦克上来就送大玉米给他们吃。在地形优势的情况下,德军小队成功守住了阵地。名为卡尔的士兵摘下帽子瘫坐在地上,默默地看着身边死去的战友,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战,对面倒下的也并不是真正的苏联人,而是有着同样血统的爱沙尼亚人。</p> <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他们接到上级指令,要去夺回白天被苏军占领的阵地。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穿过阵地与阵地之间的雷区,偷偷溜进苏军的战壕之中,他们要准备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小队长进行了战术布置之后,第二天早上的两颗手榴弹,打破了这长达一夜的宁静。</p><p class="ql-block">在众人默契的配合之下,他们的进攻也是如履平地,很快就剿灭了所有敌军。卡尔再次侥幸活了下来,看着身旁逝去的战友,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一边躺在地上的是战友的尸体,另一边则是同胞们的尸体。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子弹最终都打在了自己人的身上,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其命运就是如此的悲惨。</p> <p class="ql-block">而对于国家中的人民来说,生不逢时,何谈自由。几天之后,因为这场漂亮的战斗,老希的狗腿子特意来前线进行慰问,并且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份惊人的礼物。没错是一张老希的照片,士兵们不由得笑出了猪叫,也不知道这照片是能吃还是能喝。</p><p class="ql-block">晚上小队在一块拿照片开启了玩笑,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融洽,但几杯烈酒下肚之后,气氛渐渐变得压抑,并开始谈论起沉重的话题。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斗,一名哨兵似乎发现了什么动静。坐在一旁的双胞胎兄弟眼睁睁地看着,奈何心中万般的无奈与悲痛。这一刻他竟表现得如此淡定,也许极度的悲伤并非要大吵大闹,反而安静的表现才最令人心寒。</p> <p class="ql-block">不久之后他们小队接到命令,要向德国进行转移,路上不断出现的大批难民。战争时代小国的命运是何其的悲惨。看着路途上的老弱妇孺,小队便把自己的卡车让给了他们。他们清闲的走在天地之间的交界处,殊不知死神正在不远处向他们挥手。</p><p class="ql-block">当来到一处不错的伏击地点,并在此修建起了军事工程。傍晚时分,所有人坐在一起,吃着老百姓送回来的食物,聊着与战争无关的话题,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小队,在这战火连篇的时代,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片刻安宁。没过多久,苏军部队来了,他们有坦克有重型武器,在几辆坦克面前,小队的防线瞬间被击溃,塔尔滚落沟里,刚起身就被一名士兵击毙。小队长发现战况不对,便下令让队友们撤退。</p> <p class="ql-block">可就在这时,双方队长似乎认出了对方的身份,便都命令手下停止了攻击,因为他们是同胞,甚至有些人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仅仅只是因穿着不同的衣服,彼此之间就要展开生死搏斗。随后德军小队长带人缓缓离去,苏军接管了这片阵地,一名士兵蒙圈的看着眼前的这本身份证,没想到刚刚那名被自己亲手杀害的男人,竟然是自己的老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算心中有万般的后悔,但时光不能倒流。他与战友将这些同胞的尸体埋了起来。一段时间后,苏军对德军最后的防线发起了进攻,坦克在前方开路,受莎尼亚士兵紧跟其后,虽然德军有海上支援,但奈何苏军的火力过于强悍,众多T-34坦克将德军部队打得节节败退。</p><p class="ql-block">就算心中有万般的后悔,但时光不能倒流。他与战友将这些同胞的尸体埋了起来。一段时间后,苏军对德军最后的防线发起了进攻,坦克在前方开路,受莎尼亚士兵紧跟其后,虽然德军有海上支援,但奈何苏军的火力过于强悍,众多T-34坦克将德军部队打得节节败退。</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这时举手投降,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梭子冰冷的子弹,在经历了长达三天的战斗之后,德军被彻底击溃,苏军对此地进行了最后的清剿,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这就是令爱沙尼亚人心寒的1944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