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圣家堂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置身于一个光影交错的诗意世界。每一道光线,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高级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正如诗人奥登在1937年所言,这里是一本用石头雕琢而成的圣经。著名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也高度评价圣家堂是“过去25年来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石头都充满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这座尚未完工的天主教教堂,每年吸引着超过250万人次的游客,成为西班牙一张无与伦比的国家名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全名为圣家族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这座宏伟的建筑由5座殿堂、3座侧翼殿堂、3座立面和18座高塔组成,其中最高的塔达170米。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正在建设的最高大、最繁复、最奇特,也是最壮观的哥特式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正如美国《时代杂志》评价:该教堂“感性、神圣,异想天开,生机勃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4年,圣家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建设始于1882年,历经一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完工。1926年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4,2010年完成1/2,2021年完成70%。原计划于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时完工,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至少要到2032年后才能完成,许多专家认为,按目前的进展和资金状况,2050年后才能真正全面完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设计和建造由西班牙近代最伟大的建筑师高迪负责。他31岁接手该项目,43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直至去世。高迪在巴塞罗那设计和建造的7座建筑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和殊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服务于西班牙在华设立的独资企业,任职十余年,多次前往巴塞罗那公司总部开会和度假旅游。对这座拥有高迪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的城市,我怀有深刻的印象和尊崇。去年四月,乘西非邮轮25天后停泊在巴塞罗那邮轮母港,我再次来到圣家堂,亲眼目睹这座伟大建筑近几年的变化,驻足拍照,仔细观览,抚今追昔,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圣家堂,我们一行十余人同一邮轮旅友聘请了一位在巴塞罗那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温州籍华人导游李女士。她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讲解了圣家堂的前世今生和外部两个立面以及内部空间的建筑和装饰特点,让人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采用边施工、边开放,用门票收入再投资的循环建设方式。基础门票15欧元,带导游门票24欧元,乘电梯或自行爬楼梯上塔顶加收15欧元。每年限量游客250万人次,境外游客需要提前2天预约并凭护照入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导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到,圣家堂是一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始建于1882年,起初由高迪的老师维拉设计并主持建造。工程启动仅一年时间(1882.3~1883.3),维拉就宣告退出该项目并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31岁的高迪接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对圣家堂原有设计作了彻底调整。在1883年3月接手该项目直至去世的43年时间里,他主要设计绘制了整个建筑形体、建筑平面、各殿室内设计、整个教堂南北向的长剖面、“诞生立面”等图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迪是工作狂和偏执狂,认准的事全力以赴,惜时如金,他夜以继日、冥思苦想地构思并反复修改了整个大教堂最富盛名、最为经典的诞生立面、受难立面和荣耀立面,制作了多组石膏模型,亲自主持完成了后殿立面、“诞生立面”、象征12圣徒的12座钟塔、门窗等部分的建造项目。1926年6月10日,高迪不幸被巴塞罗那举行的有轨电车通车典礼上的电车撞倒而不治身亡,享年74岁。这座教堂的建设没有任何政府和官方教会资金,仅靠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维持,工程建设进展十分缓慢。截止于2025年,该建筑已动工建设了143年,成为当今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为宏伟的世纪工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外观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立面和十八座高耸入云的高塔,东侧为诞生立面,西侧为受难立面,南侧为荣耀立面,分别象征着耶稣基督一生的三个重要阶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特式建筑以高塔、穹顶、穹肋和花窗玻璃等建筑构形而闻名遐迩。但高迪认为人的创造不能高于神的创造,即自然的高度。所以圣家堂最高塔为170米,比巴塞罗那的蒙特惠奇山低1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内部除了电梯外,还有旋转阶梯可通往120米高的塔顶。高迪提出“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的设计理念。所以圣家堂内部所有柱子、门框、窗框和墙角线甚至地面水池边沿都是曲线造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Y型主柱,仿佛像一枚老树根一样,从下往上逐渐变细,成为枝条,最后纵横交错的树丛伸向天顶,和天顶图案形成了梦幻奇妙的组合,像透过万花筒定格在缤纷一刻。每一个树杈上,又有12个星座的标志。高迪希望,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信仰。许多人会在某一个刹那间,蓦然回首,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一片茂密的乔树林中的童话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诞生立面面向东方,不仅是圣家堂第一个完成的外立面,而且是在高迪生前主持下完工的三大立面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诞生立面着重展现了耶稣基督降生的主题和许多与生命有关的要素,比如该立面的三条门廊由两根主柱分开,立柱底端是一只海龟和陆龟的雕塑。海龟和陆龟分别象征着海洋和陆地,也象征着时间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诞生立面是高迪亲自设计和负责建造的立面,也是圣家堂的精华所在。人物和场景雕刻之精细、气势之磅礴、场面之恢宏,工程之繁复,堪称当今正在建造的哥特式教堂的世界奇迹,被称为用石头雕刻的圣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诞生立面分三个门廊,各自代表一个基督教的“三德”,即信德、望德、爱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德门廊上雕有生命之树,该立面上的四座高塔分别对应一个耶稣基督的四个门徒,马提亚、巴拿巴、犹达和西门。诞生立面的每一个门廊、高塔、窗框和空间,都流淌着圣经波澜壮丽和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诞生立面后,李导带我们一行步行不足一分钟,便来到了圣家堂第二个立面,并作了十分细致的讲解。受难立面始建于1954年,立面的高塔1976年完工,1987年在西班牙建筑大师约瑟.苏维拉齐斯的带领下,一队雕塑家开始对其上的诸多场景、人物和细节展开工艺十分繁复的雕刻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迪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受难立面将耶稣基督饱受磨难的恐惧感带给参观者,通过“破坏”弧线,切断立柱,明暗配合,进一步展现耶稣基督受难的沉重、残忍和痛苦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立面朝向日落西山的方向,象征着耶稣基督被罗马士兵钉在十字架上死亡的悲惨时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立面由6根倾斜的红衫树般的巨大立柱支撑,上端则是由8根骨头型支柱组成的金字塔状的三角楣饰,最顶端是十字架和荆棘编成的冠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立面顶部的四座高塔分别代表一个耶稣基督的四个门徒,即雅各、多马、腓力和巴多罗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立面与诞生立面相仿,也有三个门廊,各自代表“三德”中的信德、望德和爱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难立面雕刻的场景可分为三个阶段,呈S型排列,展现的是耶稣基督的“苦路”,最低一层刻画了耶稣基督受难前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与高迪生前设计和亲自负责建设的诞生立面相比,笔者认为,受难立面里的人物和场景雕刻工艺过了生硬、呆板和粗糙,尤其对耶稣基督这一位神圣的宗教人物的刻画不够传神、精细和饱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间层描述的是耶稣基督受难当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磨难致死的悲惨场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层描述的则是耶稣基督的埋葬和复活的过程,连接代表耶稣基督门徒的多马和巴多罗买的两座尖塔的是耶稣基督升天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荣耀立面自2002年开始修建,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完工,已雕刻部分也被帆布严丝合缝地遮挡起来,该立面将会成为三个立面中的主立面。按照设计图纸,从这个立面可直接进入中殿参观。该立面将展现耶稣基督复活后成神升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诞生和受难立面后,李导带我们走进圣家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殿门口摆放着高迪100多年前亲自设计和制作的圣家堂平面设计图模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设计模型背面的墙壁上悬挂着镌刻圣家堂100多年以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观光客留下的国家名称或城市名称,其中有汉字中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侯,一缕缕金色光芒从位于东侧的诞生立面花窗玻璃中透射进来,把殿堂内部染上了一层金黄色光芒,象征着耶稣基督横空出世,降临人间,暖意浓浓,福祉众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家堂内部的立柱是高迪天才般的独特设计,立柱除分叉以进一步支撑殿顶的重量外,柱体千变万化的表面纹理是多种几何图形拼合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是基底方型立柱随高度的升高变成了八边形,接着又变成了六边形,最后变化成圆形。这是螺旋状立柱三维拼合的产物,既蕴含着精准的力学原理,又体现了高迪一以贯之的曲线设计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堂内部各种构造的面都不是平面,内部装饰全面覆盖,丰富多样,风格迥异。多数的抽象形状由平滑的曲线和锯齿状的节点组合而成。即便是细节层面的设计,例如楼梯的铁栏杆也经过了富有曲线美的加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迪巧妙地利用光效增强了圣家堂的视觉感染力和庄严感,色彩是圣家堂表现出来的独有特质。高塔和屋顶的许多画龙点睛的细小装饰元素等,是由意大利古城威尼斯特产玻璃做成的马赛克,并涂以异彩纷呈的釉饰而形成的。内部的光影效果,除去各种各样的石料和釉面砖等建筑材料交相辉映外,还因有象征性的彩色玻璃等材料而形成的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家堂的内部设计为拉丁十字架式,内有5条走廊。中殿的拱顶高达45米,侧殿拱顶高30米,十字型翼部有3条走廊,立柱间隔7.5米。半圆形后殿的立柱,由于基于西班牙建筑师比利亚尔的设计间隔稍有不同,部分立柱的设计在回廊中进行过渡调整,使平面圆上的立柱的分布呈马蹄铁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字架的汇聚处是4根斑岩立柱,支撑起了巨大的双曲面结枸,周围则还有12个围成环形的双曲面(仍在建设中)。圣家堂的中央的弧顶高60米,半圆形后殿另有一个高达75米的双曲面穹顶。高迪的设计意图是让站在主入口的观光者能直接看到中殿、十字架和后殿的拱顶。所以双曲线拱顶的高度依次从30米、45米、60米,最后到75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下午和傍晚时分,阳光从西边透过受难立面上的彩色玻璃射入殿内,呈现一缕缕蓝色光斑,象征着耶稣基督祸起萧墙,被罗马士兵钉在十字架上,悲痛欲绝,哀声阵阵,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论是清晨和上午从东边诞生立面彩色玻璃射入殿内的金黄色暖色调光芒,还是下午和傍晚从西边受难立面彩色玻璃射入殿内的蓝色冷色调光斑,都形成了一种光影交错,色彩斑斓,精彩绝伦的梦幻效果,被称为用色彩渲染和诠释的圣经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殿内的地下一层是圣家堂的祈祷大厅,高迪的遗体长眠于祈祷大厅地下,他的遗体与圣家堂同在,他的设计理念与日月同辉,他的7项建筑作品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留青史,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大殿西门出来,便是圣家堂博物馆。内有高迪的遗稿和遗物,以及圣家堂在各个建设时期的照片、设计图纸、模型、文物和建筑材料等藏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迪在长达43年的圣家堂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停地反复修改,日臻完善,直至他生命的尽头。高迪将书本上的圣经,用建筑语言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大胆地设计了三个具有明确宗教象征意义的正门和立面,分别代表耶稣基督一生经历的诞生、受难和复活的三个重要阶段。圣家堂无愧为是一座在世界宗教建筑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枚璀璨夺目的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对圣家堂3个小时的参观和李导详细的介绍,我有三点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一座闻名于世的建筑,一定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建筑大师,呕心沥血,专心致志的结晶,高迪用一生最为宝贵的43年,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无私贡献给圣家堂,直到生命的尽头,令世人顶礼膜拜和尊崇倍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一定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产物。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截至于2025年,已经走过了143年的峥嵘岁月,时至今天,仍没有完工。从高迪到该项目历届总设计师和总建筑师,都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严细成风,严丝合缝,严格要求,宁缺毋滥,宁慢毋快,以质为本,堪为精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为2021年11月29日圣家堂母楼封顶后,同年12月7日举行点灯仪式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一座标新立异的建筑,一定是面对挑战和非议,敢于并善于创新,反复修改,厚积薄发的成果。圣家堂造型奇特、与众不同的教堂大门所对应的三个立面,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甚至与传统教堂的大门完全不同,有时给人以怪异荒涎的感觉。但这种建筑风格却被高迪统一地表现在历来严肃和刻板的天主教堂的建筑上,并在143年的建设过程中保留下来,发扬光大,并且罕见有教徒们的大量异议,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议。高迪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宗教建筑设计规范和禁锢,强烈的艺术欲望通过宗教建筑彰显出来,结果产生了一种形式怪异,却独具一格的经典之作,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青史留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就是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座精美的教堂往往是一座城市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的精华,甚至是这座城市的代表性名片。从高迪这一位旷世奇才的经典作品一一圣家堂的参观和拍摄过程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建筑美学的知识,提升了欣赏建筑美的品鉴力。我认为,一座闻名遐迩的教堂,也往往是一本介绍宗教知识的教科书或者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宗教故事。多数国人包括我自己不信耶稣基督,但不等于不去学习欣赏和品鉴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质和美学特征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就去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4张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