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记

白鸽

<p class="ql-block">  儿子去昆明工作,我与他父亲送他去昆明,入住他订的公寓。房间结构是室内两层,上下层间梯道连接,并各置一张床。他住的是同户型,下层摆放的是L型小沙发,上层为卧房。他说:“准备租这样的公寓。”我提出我的看法,这种房间,层高太矮,很压抑、让人觉得胸闷,通风也不好,还是在小区租楼房吧,价格也与公寓差不多,都在2000左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在靡靡细雨中,我们进入看房模式。带看房的是贝壳公司一个帅小伙儿。他带我们看第一套房,配置简单,阳台也没有封,当时我们就否定了。在同一小区看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儿子觉得里面配置齐全,采光也好,餐厅里摆着一张木质大圆桌,桌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玻璃转盘,沙发框架也是木头的。我心里想着这应该是超高龄老人居住的房,我一直都用方餐桌,我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隔壁邻居都是用的方餐桌,心里断定超高龄老人才用大圆木头餐桌。岂不是老人在房里过世?子女出租此屋,这个念头冒出来,浑身不自在,先前觉得配置齐全的好感,瞬间淡了,毕竟谁住出租屋,愿意心里揣着这一疙瘩?就对儿子说:“多看两家,比较一下吧,选一个更满意的。”中介连忙说还有几套房,在其他小区。我们就跟随他辗转了几个小区,在不同楼栋里穿行,这些房的共同点,就是门对门,户挨户的门框上都贴着大红对联,大门中央都贴着鲜艳的“福”,都如同刚贴上去一般鲜艳,看着很是喜庆。在我们居住的小区贴对联、贴福字的人家可不多。</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七、八套房,令我惊讶的是:家家都是木头大圆桌,桌上置玻璃转菜盘,我问中介小伙“昆明人家餐桌都用转盘大圆桌?”他说:“昆明人,周末节假日,亲人常常在家里聚餐,所以都喜欢用这种大圆餐桌。”比较起来还是看的第二套房合意一些。可是中介告诉我们,刚刚被同事租出去了。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我与儿子都很疲乏,他打了个哈欠,悻悻地说:“今天租不到房,我就租公寓了,这一天算是白跑了。”我思忖着,公寓的租金与租房的租金就相差200元,当然是小区楼栋住着舒适,看着儿子疲惫的样子,再想起那套被租出去的两居室,要不是我“木头大圆桌”瞎逐磨,哪用得着跑这么多小区,都是自己主观臆断,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了,白白耽误了功夫。</p><p class="ql-block"> 拖着疲惫的双腿到了一套房内,三室两厅,采光、朝向都好,遗憾的是房里一把椅凳都没有,我要求房东添四把餐桌凳,中介说一会儿跟房东谈,这个时候我心里又一次责备起自己来。看着女房东年龄与我差不多,我猜想应该好沟通,提出为房间配几张能坐就行的凳子,然而,房东两口子都不接我的话,儿子又急于租房,我就放弃了这个正当要求。谈价格最终以1800元月租敲定,年付。比上套房每月整整多了500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到贝壳工作室,等待工作人员整理租赁合同,女房东望着我,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房子朝向好、布局好,儿子儿媳要让孙子上好学校,我们才搬的家。现在住的房子很大,亲家住在一起共同管孩子。”此刻她非常健谈,滔滔不绝道:“亲家两口儿年龄与我们差不多,把孩子送学校后,我们就逛逛公园,买买菜,下午有的接孩子,有的煮饭,两家轮流。我们当爷爷奶奶的要吃得亏,特别是在经济上要看得大样些,亲家间相处才会少些不愉快。”我没接话,她继续说:“对孩子的事也不要去干涉,我儿子儿媳都是部队上的,还有一官半职的,回到家也就是一个孩子,只要他们大的方向是好的,小事情就睁只眼闭只眼。比如我们四个老人吃东西,口味都清淡,他们回来看到饭菜不合胃口,说在外面吃过了,就回卧室了,待我们收拾完碗筷,门铃就响了,我们也各自回房,因为外卖送到了。”我笑了笑,夸她智慧。她继续侃侃而谈:“我们当父母的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把生活过舒畅了,我们也才能幸福。”仿佛是对我传经授道,又仿佛我与她已是相识多年好友似的。这让我想起人常说昆明人不喜欢绕弯子,耿直。儿子在租赁合同上签字,她老公已在签字,而她与我互加微信,并对我说:“你在这边住嘛,给孩子做做饭,老吃外卖也不好。”我也很诚恳地说,我会抽时间多过来,在四川还有两个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几面都得关照。</p> <p class="ql-block">  签完合同走出贝壳, 回公寓的路上,脚步依旧很沉,但心里却松快了不少。这场辛苦的看房,有自己瞎琢磨的乌龙,也有阴差阳错的遇见。那张曾让我纠结的木圆桌,原来藏着昆明人团圆的习惯;那位健谈的房东大姐的相处经,也是我的一种收获。儿子的昆明生活,就从这套三室两厅开始,而我知道,往后的日子里,四川与昆明之间的牵挂,又多了一个具体的落脚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