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3602778</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图片/编辑:刘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背景音乐:朱跃明《感恩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必每人上学时都有难忘的老师吧?回忆我的老师,记忆最清晰的就属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教室全部都是一排排的平房,课桌也没现在的高级,目前想拍张近似的照片,都难找到场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前期,马莲学校的杨志刚老师才华横溢,出口顺口溜,幽默中不失威严,让我感受到语文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最后一学期,平凉四中的任焕玲老师,温文儒雅,就是严师慈母的样子。我那时担心自己考不上高中,没想到升学考试作文分数出乎意料得高,顺利升学。任老师点评,能用自身实例写出命题作文!课堂提及我的笔记本,下课任老师离开,笔记本被班里同学疯抢,罗斌同学抢着要翻看,我追到教室外想夺回,被他抬手扔到房顶上,拿不下来了,至今想起心中仍对罗同学小有怨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自小学以来,还有很好的老师,只是健忘的我一时半会儿难以想起。可到了高中,在平凉四中,有一位老师让我难忘——赵斌老师。她身材不高,微胖,头发有些花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课。站在讲台上,她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底气十足、富有感染力的大声朗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那声音,仿佛穿越时空,时常回荡在我的心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怔怔地看着她,感觉那激情、<span>洪</span>亮、字正腔圆、带着穿透力的音色,完全拔高了我对这个身材不高、年岁已高、其貌不扬女老师的认知!从此,赵老师那次朗读的场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会模仿着朗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年冬天,丈夫开车拉我去兰州,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回家时我们谨慎慢行,路过被白雪覆盖的六盘山,眼前一望无际,绵延不断的山峦,银装素裹,天地龙鳞,分外壮观,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诵起伟人的这首《沁园春·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应该有不少学生被赵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当时赵老师住在学校的平房里,听说同是人民教师的丈夫在师范学院任教,漂亮的养女也在一个边远的学校当教师,难以经常回家。同学们会经常去赵斌老师家,她的丈夫逝世后,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些还住在她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上的大数据不知是怎么搞出的,经常有人打电话过来,说听过我讲课或朗读的声音,说是像某某某,是他们所需要的。我并不认为自己朗诵得好,关键是没有时间、精力有限,拒绝了不少邀请自己做配音或朗读的工作,但内心里我是喜欢朗读的,就经常鼓励孩子和朋友们讲好普通话、提升朗读能力,这份对朗读的深爱,源自受到赵斌老师朗读魅力的感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11月4号我带丈夫和孙子去看望了健在的杨志刚老师,可惜任焕玲老师和赵斌老师已逝世多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斌老师在世时视学生为子女,我记得赵老师站在讲台上时笔直的身姿,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声音,她的音容将清晰长存于学生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