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三日行:穿越千年古都的时光之旅

长河(郑子晟)

<p class="ql-block">  初秋的风轻拂过晋北辽阔的原野,携着塞外的清寒与大地的沉静,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过往。今日上午十一点,我与家人乘动车自代县奔赴大同——这座雄踞塞上、扼守中原的千年重镇。作为“三晋穿越”之旅的终章,大同以它深沉的历史回响与恢弘的文化气象,悄然开启了一段穿越千年的时光旅程。</p> <p class="ql-block">  午后步入大同博物馆,一件件出土文物如时光信使,静静诉说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的悠远往事。青铜的斑驳,是战火与岁月共同镌刻的印记;陶器的温润,盛满了先民对生活的虔诚与期盼。继而踏入中国雕塑博物馆,古城门洞外一尊巨构艺术品巍然矗立,馆内陈列的国父“孙中山”先生雕像神态逼真、气韵生动,仿佛凝望着这片曾孕育无数风云的热土,目光穿透历史烟云,落于今日的安宁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我们缓步于古城墙下,斜阳将斑驳光影洒在青砖之上,砖石间仿佛回荡着戍角的余音与马蹄的轻响。华严寺的红墙灰瓦静立晚照之中,肃穆如初,门前游人低语凝望,我悄然按下快门,定格这一瞬的沉静与庄严——那是时光沉淀后的从容,是历史在呼吸,是千年风霜未曾磨灭的魂魄。</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巷纵横如织,飞檐挑起红灯笼,石板路映着余晖泛出微光,水渠潺潺倒映着天边霞彩,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我穿行其间,耳畔似有驼铃回响,眼前恍见商旅络绎、市声喧沸的盛唐遗风。千年繁华在脚步间悄然复苏,每一步都踏在文明的脉搏之上,仿佛时光在此驻足,只为让人听见它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而那座历经百年,静静矗立于城市中央的四牌楼,厚重历史感扑面而来,仿佛一座时空之门,连接着过往与今朝。我在车上用镜头捕捉到位于中轴线北侧的魁星楼,五层飞檐悬铃轻响,暮色如墨晕染天际,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风过处,铃音清越,似在低吟千年的守望。斗拱交错间,时光流转,历史与当下在光影中悄然重叠,凝成永恒的一瞬。</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同三日游的首日之行,时间虽短,却如翻开了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史书。大同,不止是一座城,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一个穿越千年的回响。它见证着民族融合的壮阔进程,也铭刻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坚韧印记。在这片古老而蓬勃的土地上,时光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