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漫记之八

畹馨

保罗要塞与波罗的海之风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的午后,天空澄澈如洗,大团大团的白云在天际缓缓流动。我们离开战神广场,乘车穿过涅瓦河上的桥梁,前往彼得保罗要塞。</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的圣彼得堡展现出它最美丽的一面: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倒映着巴洛克建筑的倩影,游船缓缓驶过,留下道道涟漪。</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是圣彼得堡的发源地,1703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比圣彼得堡建市还要早。它原本是军事要塞,后来成为政治犯的监狱。</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在要塞入口处停下,我们跟着导游穿过厚重的城门,仿佛一步踏入了三百年前的俄罗斯历史。</p> <p class="ql-block">要塞内的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首先映入眼帘,金色的尖顶高耸入云,在蓝天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达122.5米的尖顶是圣彼得堡最高的建筑之一,顶端的天使风向标仿佛在云端翩翩起舞。“这座天使风向标重达250公斤,”导游指着尖顶说,“是城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内部,我们被其华丽的设计所震撼。与传统的东正教教堂不同,这里采用了西欧巴洛克风格,明亮的色调取代了常见的昏暗,大理石柱和鎏金装饰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安葬着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俄罗斯沙皇,每一座大理石棺都雕刻精美,诉说着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要塞的城墙漫步,厚厚的墙壁上开着一个个炮口,曾经对准涅瓦河上的敌人。如今,这些炮口成了取景框,透过它们可以看到对岸冬宫的壮丽全景和河上往来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沿着城墙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涅瓦门。这座面向涅瓦河的大门曾经是囚犯被押送至要塞的入口,被称为"死亡之门"。站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仿佛还能听到镣铐碰撞的声音和囚犯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监狱大楼曾关押过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陀思妥耶夫斯基</span>将这段经历融入了他的作品《死屋手记》中。</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时,轰隆一声巨响回荡在要塞上空,惊起一群海鸥。原来这是要塞的午炮仪式。这个传统始于18世纪,最初是为了报时,现在已成为一个旅游亮点。</p> <p class="ql-block">炮声过后,我们来到要塞的沙滩区域。不少当地人在此晒太阳、游泳,孩子们在沙滩上堆城堡,与要塞庄严肃穆的氛围形成有趣对比。从这里的角度眺望涅瓦河和对岸的建筑,景色格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微风拂面,阳光温暖,让人几乎忘记了这里曾经是关押政治犯的残酷监狱。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轻松在此奇妙交融。</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乘车前往郊外的“波罗的海之星”五星级酒店入住。抵达酒店时,正好赶上日落最美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酒店坐落在一片无垠的绿草坪中央,仿佛草原上突然升起的一座宫殿。酒店周边相距较远处还有几幢建筑,四周几乎看不到其他游客和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酒店周围的草坪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几棵白桦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和刘同学放下行李,立即拿起相机走出酒店,想要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这家酒店曾接待过我国领导人。虽然位置偏远,但正是因为这份宁静与私密,才成为许多重要人物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们走出酒店散步。波罗的海的微风轻拂面庞,带着特有的咸腥气息。与白日的喧嚣相比,这里的宁静几乎令人感到恍惚。我只想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之中,让彼得保罗要塞的历史与波罗的海的夕阳在记忆中慢慢沉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的第一天,以其文化艺术瑰宝、历史纪念圣地和郊外宁静的住宿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座由彼得大帝建造的城市,果然不同凡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