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吹芦笙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个人买了一匹马出门去做生意。就在出门那天,他的女儿出世了。这个人一出门就是十二年。十二年后,他从外地回到老家,带出去的那匹马刚到家门口就死了。后来他就把马皮剥下来拿到屋外的平坝里凉干。当他的女儿从马皮旁边走过时,突然从山上刮来一阵狂风,把她裹到万山老林里去了。于是大家就到万山老林里去找。但是那里的豺狼虎豹很多,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用刀把竹子砍成竹筒,吹起来“嘟、嘟、嘟、嘟”的,把那些豺狼虎豹都惊跑了,这样一来,那个女孩子循着这个声音找到了大家。这种竹筒几经改变,就成了以后苗族人吹的芦笙。</p><p class="ql-block"> 讲述人:马富银,苗族,七十一岁,农民,筠连县落木柔区,联合苗族乡茶园村。</p><p class="ql-block"> 采录时间: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搜集整理人:牛涛、刘泽、陈大川。</p><p class="ql-block"> 流传地区:联合苗族乡。</p> <p class="ql-block"><b> 乌纱帽的来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先年辰,老年人都爱用青布包头或戴青布做的帽子,说是防鬼收命。为啥子官儿帽又叫乌纱帽呢?这里头也有原因。大家都晓得,青的就是黑的,黑的就是乌的。官儿帽是用青布蒙的,想说那帽儿是青纱帽,又觉得官儿们未必个个都是青天大老爷,想说那帽儿是黑纱帽,又觉得官儿们也未必个个都是黑心狼,还是取乌纱帽为好。因为乌有乌金,乌有乌泥,好歹都有。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个讲乌纱帽来历的龙门阵。</p><p class="ql-block"> 从前,老百姓都爱用青布做头巾,为乌纱巾,因为那时鬼多,老百姓认为戴着那种头巾可以避邪,所以戴的人很多。而那时的官儿戴官帽是平顶幞头,老百姓认为官民都是平顶人,遇事爱与官儿争输赢。皇帝认为照这样下去,手下的官儿不好当,自己的龙位也坐不稳。</p><p class="ql-block"> 一天,皇帝与阎王摆龙门阵。皇帝说出了他的忧虑之事。阎王听后笑道:“我以为是啥子了不起的事,原来如此。我有办法治。”</p><p class="ql-block"> 皇帝听阎王说有法可治,不免心中暗喜,于是开口求教:“王兄,有何妙法,还望赐教。”</p><p class="ql-block"> 阎王道:“这有何难。想那阳间百姓,最怕小鬼索命;阴间小鬼最怕乌纱勾魂。王兄,你何不在那平顶幞头之上安上一尖帽儿,再在那官儿帽上蒙一乌纱,以这乌纱帽儿戴在大小官儿之头上,何愁龙位不稳哉?”皇帝听了大喜,于是吩咐手下做了大大小小的乌纱帽,让大小官儿戴在头上。老百姓见大小官儿去了平顶幞头官帽,换的是尖尖乌纱帽,认为必是恶鬼附体,就不敢与他们争输赢了。皇帝见乌纱帽确实很好,从此以后,就将乌纱帽正式定为官儿帽。</p><p class="ql-block"> 讲述人:熊凤祥。</p><p class="ql-block"> 流传地区:四川、贵州、云南。</p><p class="ql-block"> 搜集整理人:刘宇仁。</p> <p class="ql-block"><b> 吹芦笙的来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个苗家山寨,因为瘟鬼作怪,所以常闹瘟疫。有俩兄妹就去南海找观音菩萨,问怎样收这个鬼。观音菩萨就把凤凰叫来,对俩兄妹说:“只要凤凰一叫,这些瘟鬼就不敢来碰你们了,鬼就吓跑了。”凤凰跟到兄妹俩来到山寨一叫,果然把鬼吓跑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不久这里又闹瘟疫,观音菩萨不能每次都派凤凰来叫,就托梦给俩兄妹,说“你们要想把鬼驱走,就把我给你们的两颗种子吃下,不过吃了以后,你们就没得命了。”</p><p class="ql-block"> 哥哥妹妹醒来一看,当真有两粒种子。为了寨子里的人安宁,他们就把两颗种子分别吃了。俩兄妹也就死了。后来,在哥哥的坟上长出了杉木,妹妹的坟上长出了竹子。</p><p class="ql-block"> 于是,观音又给苗家人托了个梦,让他们把竹子做成长短不同的管管接到杉木上面,做成凤凰那个样子,吹出来的声音就象凤凰的叫声,只要吹起,瘟鬼就不敢来了。</p><p class="ql-block"> 以后呢,苗家就一直吹这个东西,一是金鸡抬头图吉利,二是凤凰叫,鬼就怕。其实,吹的这个东西就是今天的芦笙。</p><p class="ql-block"> 讲述人:刘宇仁。</p><p class="ql-block"> 采录时间: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p><p class="ql-block"> 采录地点:联合苗族乡革新村王绍聪家。</p><p class="ql-block"> 搜集整理人:梁天虹、唐玉骏、徐春生。</p><p class="ql-block"> 流传地区,筠连县。</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发布:林源梦金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