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橘子洲 黔湘游(14)

一鸣惊人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8日下午,我们黔湘游一行七人抵达长沙,第一站便落脚在湘江边的嘉瑞德酒店。放下行李,心早已飞向不远处的橘子洲。夕阳还未完全西沉,江风裹着初夏的温润扑面而来,我们沿着江岸缓步前行,穿过熙攘的人流,终于踏上了这片被诗词浸润的沙洲。</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是湘江下游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沙洲四面环水,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140米,形状如一个长岛。</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横卧湘江中央,像一条青玉簪子,将江水温柔地分开。西边是苍翠的岳麓山,东岸则是长沙城拔地而起的现代天际线。江水缓缓流淌,桥影横斜,远处高楼林立,车流如织,而脚下这片绿意盎然的洲地,却仿佛自成一方静谧天地。走在这狭长的沙洲上,仿佛一脚踩在历史,一脚踏进未来。</p> <p class="ql-block">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熟悉的词句,此刻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眼前实景的深情回响。我站在洲头,望着北去的江水,忽然明白为何这首《沁园春·长沙》能穿越百年仍激荡人心。它写的是秋景,却燃着青春的火焰;忆的是往事,却照见未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2025年秋季的新版语文教材,又将这首词重新列为开篇第一课,心中不禁一热——毛泽东思想重回课堂,新时代的青年,终于又能在这片土地上,听见百年前的呐喊与理想。</p> <p class="ql-block">  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逗留二十多天,避难于友人之中,却未曾消沉。他重游橘子洲,望着熟悉的山水,忆起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创办“新民学会”的峥嵘岁月,写下这首气吞山河的词。那时的他,正从一名热血青年走向革命领袖。而今,我们走过他走过的路,读着他写下的字,仿佛能听见江风中回荡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也是湖湘文化的血脉。它从广西发源,贯穿永州、衡阳、株洲、湘潭,最终流经长沙,汇入洞庭。江面宽阔,水色澄碧,远处山影朦胧,几叶小舟轻轻划过,像极了古画中的“潇湘夜雨”。站在洲头西望,岳麓山清晰可见,爱晚亭隐在林间,山水洲城,格局天成。这不仅是一幅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刚毅、深沉、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转身东望,又是另一番景象。长沙的现代都市画卷在江对岸徐徐展开,玻璃幕墙的高楼倒映在江面,光影交错。橘子洲上橘树成林,果实尚未成熟,绿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从古至今,从自然到城市,从静谧到繁华,一切都在这条江的见证下流转不息。</p> <p class="ql-block">  再往南行,远远便望见那座巨大的青年毛泽东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的头像矗立在洲头,面容坚毅,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凝望这片他深爱的土地。雕塑以1925年青年毛泽东为原型,风华正茂,胸怀天下。走近时,仰头望去,心中竟生出一种肃穆的敬意——那不是神像,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  雕塑旁,是一座两层展馆。一楼讲述橘子洲的变迁史,从沙洲形成到人文荟萃,再到今日的生态公园,娓娓道来;二楼则聚焦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岁月,一幅幅画作再现他读书、教书、组织革命的点滴。那些泛黄的信件、旧照片,让人真切感受到:伟人也曾是少年,也曾在这片土地上奔跑、思考、呐喊。</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谁主沉浮”雕像群。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萧三五人并肩而立,他们是“新民学会”的发起者,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先驱。当年,他们在这片江岸讨论国家前途,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如今,雕像静默,却仿佛仍在对话。我站在他们身后拍照,忽然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否也该问问自己:谁主沉浮?</p> <p class="ql-block">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八个字,刻在一块巨石上,鲜红如血。石头粗糙,字迹遒劲,背景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它不只是一句题词,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百年前,一群青年在这里纵论天下;百年后,我们站在这里,读着他们的词,看着他们的像,心中涌动的,不只是怀念,更是一种责任。</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我们乘观光小火车缓缓驶离洲头。橘子洲的灯光次第亮起,湘江大桥如虹卧波,桥上车灯流淌,江面倒影闪烁,宛如星河倾泻。退役军人凭优待卡可免费乘坐地铁、地铁2号线可直达游橘子洲,心中又添一分暖意——这座城市,始终记得那些为国付出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了一首词,难忘一个洲。</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而今,我们来了,带着敬意,也带着思索。</p><p class="ql-block">这江,这洲,这词,这人,</p><p class="ql-block">早已不只是风景,</p><p class="ql-block">而是一段活着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一场永不落幕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