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掠影 . 外滩十二号

CYY

<p class="ql-block"><b>  外滩十二号,巍然矗立于黄浦江畔,它是外滩第一立面中占地最广、立面最宽、体量最为恢宏的建筑杰作,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无可超越的商业建筑”。1921年5月破土动工,历经两载,于1923年6月落成,由英资公和洋行建筑师威尔逊执笔设计。这座以千万银元铸就的汇丰银行大楼,不仅是当年远东造价最昂的建筑奇迹,更以其磅礴气度,擎起外滩天际线的巅峰之姿。作为首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细节和象征意义著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本图来自网络资料)</p> <p class="ql-block"><b>  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该楼办公,直至1995年。1996年12月,浦发银行正式入驻,并启动全面而严谨的保护性修缮,使这座百年殿堂重绽光华,既守护历史肌理,又焕发现代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大楼建筑采用庄严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外立面以米色花岗石贴面,沉稳厚重,光影流转间尽显岁月质感。正中耸立着贯通二至四层的仿罗马科林斯巨柱,气势恢宏。</b></p> <p class="ql-block"><b>  内部则饰以意大利爱奥尼柱式,线条柔美,比例精妙,辅以精美绝伦的马赛克画,处处彰显艺术匠心,堪称建筑艺术的瑰宝。</b></p> <p class="ql-block"><b>大楼入口处的八角形门厅上方是一个巨大的穹顶,穹顶内部镶嵌着气势恢宏的马赛克壁画。这一区域曾是汇丰银行的核心大厅,穹顶壁画是其艺术精华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穹顶壁画由英国艺术家设计,由意大利工匠手工镶嵌数百万块彩色马赛克制成,主题围绕“全球贸易与文明交融”,</b></p> <p class="ql-block"><b>中心图案: 穹顶正中央描绘了"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驾驶金色马车”从东方升起,象征光明与繁荣。周围环绕黄道十二星座图案,代表宇宙秩序与时间循环。</b></p> <p class="ql-block"><b>八幅主体面板:穹顶四周的八幅大型壁画分别代表20世纪初世界八大金融中心与汇丰银行分行所在城市,每幅画面均以神话寓言形式展现城市的象征元素。</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女神手持商船模型,背景为黄浦江和外滩。</b></p> <p class="ql-block"><b>香港:手持舵轮与海神 trident(三叉戟)的女性,象征航海贸易。</b></p> <p class="ql-block"><b>东京:身着和服的女性与富士山。</b></p> <p class="ql-block"><b>伦敦:泰晤士河与守护神,象征工业与金融。</b></p> <p class="ql-block"><b>纽约:自由女神像与华尔街。</b></p> <p class="ql-block"><b>巴黎:塞纳河与艺术女神。</b></p> <p class="ql-block"><b>曼谷:佛教符号与湄南河。</b></p> <p class="ql-block"><b>加尔各答:恒河与印度文化符号</b></p> <p class="ql-block"><b>壁画将西方神话意象与东方城市符号结合,反映当时全球化贸易的繁荣景象。</b></p> <p class="ql-block"><b>壁画边缘饰有繁复的几何纹样、花卉图案及拉丁文格言,表达对贸易与文明的赞颂。</b></p> <p class="ql-block"><b>马赛克镶嵌工艺极其精细,色彩历经百年仍鲜艳如新,展现欧洲古典艺术与上海本地工匠技艺的完美结合。</b></p> <p class="ql-block"><b>壁画通过艺术美化殖民时期的全球扩张,同时也记录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b></p> <p class="ql-block"><b>1950年代后,壁画曾被涂料覆盖(因历史原因未被公开),直至1997年浦发银行入驻修缮时被重新发现,经专业修复后重见天日。</b></p> <p class="ql-block">  大厅两侧,四根通体实心、浑然一体的意大利大理石圆柱巍然耸立,无一丝接缝,全球仅存六根,另两根珍藏于卢浮宫,其稀有与壮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外滩十二号曾是远东第一银行汇丰银行的所在地,见证了上海从近代远东金融中心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如今,外滩十二号底楼八角厅、营业大堂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成为公众和游客了解外滩历史的新晋绝佳窗口。外滩十二号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