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9日,梅满公益服务中心又要来咱怡江社区传承非遗手工制作工艺啦!消息在社区老年活动群里一发布,群里立马热闹起来,纷纷报名参加。咱社区老人对这非遗手工制作,还真特感兴趣,特有热情。</p> <p class="ql-block"> 梅满公益服务中心是活跃在甬江北岸的一支专为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公益服务的团队,传承非遗手工制作工艺是他们的一个传统强项。这次来怡江社区传承的将是“国庆编织锦绣、竹编献礼祖国”的主题竹编画制作。机会难得,自然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 提前半小时赶到社区老年大学三楼教室,已经不是早到第一人了。不一会,指导老师来了,开始发放教学材料。一个木质的方形相框、一张白色的缕空剪纸、一小扎又薄又窄的红色竹片、两条狭长的双面胶,就这么简单。我把这些材料一一铺放在桌面上,端详着,琢磨着:这“竹编画”应该是怎么个制作法?就像当年做教师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一样,课前预习得好,课堂学习效果就好。待到指导老师一开讲,我预想的居然八九不离十。我不免为自己小小的“聪明”而有点洋洋得意。</p> <p class="ql-block"> 在罗佳哲老师、王晨老师一对一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手工制作了。第一步,剥去相框的包装薄膜,打开相框背面的四个锁扣,从镜框里取出木质底板和透明塑胶面板;第二步,在木质底板的两端,各贴一长条双面胶;第三步,将红色细竹片一排儿紧密的粘贴到双面胶上,这就是“竹编画”的“竹编”了,主打工程,细致活儿,排列要紧密,不能歪,不能斜,更不能有缝隙;第四步,剥去透明塑胶面板的包装薄膜,把面板平放到相框里;第五步,把镂空的图案剪纸平铺在面板上,图案剪纸有“盛世中华”“我爱中国”“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等,我选择的是“歌唱祖国”,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个细节,必须是图案剪纸的正面紧贴面板;第六步,把粘贴好红色竹编的底板压上去,注意底板背面支架的方向要和画面保持一致;最后一步,扣上相框四边的锁扣。这时候,拉开相框背后的支架,一帧精致的“竹编画”就站立在我面前啦!白色的剪纸,镂空处现出红色的竹编,红白相间,煞是好看。但见红日朗照长城,江山如此多娇,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大功告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感觉做得已经很好了,可是当我欣赏了学友们的作品之后,才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高手在前头”,比我做得好的,大有人在啊!分享几帧给美友们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由学友钱金飞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由学友语涵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由学友语涵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由学友语涵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已经参加了三次这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成功制作了三件非遗手工作品:一枚“骨木镶嵌”小挂件,一挂“仿苗银冰箱贴”,一柄“宋锦缀珠”的“仿宋锦扇”。每次都写了一点纪念性文字,发布在“美篇”上,每次都得到一个鼓励性的红“精”。今天这一件“竹编画”,是我拥有的第四件亲手制作的非遗手工作品了。我也当写一点纪念性文字,发布在“美篇”上,说不定又能得到一个鼓励性的红“精”,那就是“双喜临门”啦!嘿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视频由学友钱金飞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视频由学友语涵提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