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美龄宫早已悄然入秋

都市隐翁

<p class="ql-block">  不能老躺在室内刷手机,该出门转转,松松筋骨,下楼就能上地铁到苜蓿园到了只能步行林荫大道,逛到美龄宫。必竟是他人宅子,也只能瞅上一眠,贴上俩人身影,以示今日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到了侍官室门口,有人让开红色挡绳站进拍了照,看见我与老伴,热心地要为我站此处为我拍一张,我回答:谢谢,我俩在过道自拍即可,然后回去P到室内,坐上办公桌都可以。游客听后说道老头你真来斯,会用软件,你可让你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p><p class="ql-block"> 还有两年就80岁的同龄我俩,也无必要逞能,逛景点拍个照只为话络筋骨细胞,指划说说只为疏通思维系统,修图制作小视频只为记录日常生活轨迹,上传美篇保存视频图照只是为了不能起床时投影到床尾20寸大彩电上听配音回忆美好。上次住院就是在病房与病友看我的游玩。</p><p class="ql-block"> 本次上传的《南京的美龄宫早已悄然入秋》其中第二至十三幅照片是原始拍的合照,第十四至二十一幅是先拍景拍照P上的双人照,为何没有人景同框呢?有的地方不允许进入或靠近,有的景致拍了影就拍不到人,比如第十九,第二十两张张,要拍楼顶就拍不到人,要拉深距离,相机自动遥空又遥不可及或捧着相机无处后退,在不想麻烦游人代劳时,自己拍两张然后合成方便多了,这主要是馅馋眼前背景而已。其实这后面P过的和现场拍的像素差不多有几张比前张还清晰。 为了配合录像作小视频习惯凑二十余張照片,拍的不够,PS照片凑。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植物园喷着雾气溪边石头上有位美女拍着照,我俩站在摄影师身边好半天,待美女姿态万千离开时,摄影师不好意思要我俩站上去用我相机为我拍一张,我说谢谢不用了,我拍了张景点空位,那石头我俩抖抖呵呵也站不上去啊,不如在岸上合拍一张,用醒图软件的智能抠图P出俩人合照,再用PS抠图软图合成我俩站在溪边石头上,既不危险又有了和年轻人一样的照片,不都是自己亲自拍的原创吗?</p><p class="ql-block"> 科技发展了,即使我们年轻时,许多电影,电视特表演和音效都技都是后期制作时合成的,又生成了不少我们爱看的剧照,还引出不少细察穿班的趣乐,我用P的照片做视频后投影到大彩电重看,也能看出拙劣的P照痕迹,修来修去,把人物缺臂断处P到窗框边,好似伸到窗外,为什么八不靠窗拍呀?游人不许进厅堂啊,那窗框景致是从门缝伸进相机转动录的像,又把录像中窗框段落,用花瓣剪辑软件中的单帧导出,定格出的照,把片有时用相机录像时也能按定格键出張照片,但遥控时定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视频后期制作时有种浅浅的喜,淡淡的笑,花半天的时间逛景区,第二天花半天时间的美化照片和P像合成,两人看到死样子哈哈一笑,保留着丑角,第三天花半天时间制作视频配音投到大彩电复看,,第四天投稿到美篇保存视频和图照,不占电脑和手机空间又能听听美友的建议。一个星期不知不觉轻松过去了心情愉悦了疲惫。</p><p class="ql-block"> 有P照的不要投稿到摄影圈子,以免让摄影师怡笑大方,投到退休人的圈子,无伤大雅,老人闲聊玩玩玩而己,一笑了之,谁在意你呢?P图也是想P出美好,分享感动。</p><p class="ql-block"> 秋逛美龄宫诌出题外话,划出外一篇,请看视频捉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