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的最后心愿

晨光

<p class="ql-block">抗战老兵徐昌淼,1925年8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沅陵县官庄镇官庄村农会湾组。</p> <p class="ql-block">  1944年初,曾参加过常德会战的陆军74军炮兵团测量连颜俊伟(广州花都人),收购马料途经官庄时受伤,徐父母收留他在家里疗伤,伤愈后归队。水稻收割季节来临,颜俊伟感恩徐家对其的照顾,写信给徐家,推荐徐昌淼去国军74军军部在辰溪县举办的“干训班”入伍。干训班培训三个月后,徐昌淼被分配到74军51师151团3营8连,军长张灵甫,师长周志道,团长王奎昌,部队驻防在黔阳县寨头。第二年随部队迁到邵阳洞口县山门镇,每天仍然还是操练军事技战术。</p><p class="ql-block"> 1945年初“湘西会战”临近,部队移防溆浦县龙潭镇,徐调入师部学生队。在龙潭住了一夜后,第二天所部开拔往溆浦县城。刚行军到小横龙乡,龙潭方面来电报说日本人已从邵阳那边打过来了,部队又紧急赶回龙潭驻防。</p><p class="ql-block"> 战斗打响后,学生队人员因年龄尚小,没有上前线打仗,负责龙潭街上治安维护。徐昌淼还记得当时龙潭乡长名字叫谌祖境,师长周志道住在谌祖境家里。龙潭街上有些织布等手工业作坊。几天后上司随派遣徐到黔阳县安江“常益士官处”去接收常德.益阳抽来的壮丁。</p><p class="ql-block"> 龙潭战役始于1945年4月17日,终于5月14日。龙潭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28个昼夜。此役中国方面高层战前作了缜密的部署,集中优势兵力,佔据有利地形,加上参战将士骁勇苦战,中美空军和龙潭民众大力支援配合,龙潭战役取得歼敌3000余众的重大胜利,成为湘西会战中一次蜚声国际的重大战役。</p><p class="ql-block"> 在龙潭战役中,我军伤亡将士780余人。战后,政府拨专款在龙潭司东部近郊的弓形山上,修建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陵园由石级路、浩气门、纪念塔、碑墙、千秋亭、英烈墓等组成,占地8318平方米,以慰藉忠魂,启迪后世。</p><p class="ql-block"> 徐昌淼接壮丁回到龙潭时,龙潭战事已基本结束。不久,日本天皇宣佈无条件投降。 </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徐要求退伍,于当年底回到官庄老家。1947年徐去沅陵县中学读书,1948年长沙绥靖公署在沅陵招人,考入62师。1949年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宣佈湖南和平起义,徐昌淼被安排到沅陵湘西金矿,后因金矿精减人员退职。</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流逝,徐昌淼经常会回忆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日日夜夜,想去当年战场凭吊牺牲战友的愿望越来越強烈,迫于生计和经济终未成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清明节之际,在政府有关部门和怀化市关心抗战老兵志愿者帮助陪同下,年已九十的徐昌淼胸佩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回到当年战斗的溆浦县龙潭镇,步入烈士陵园凭吊,为当年参加湘西会战牺牲的战友扫墓,圆了多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两年后,抗战老兵徐昌淼去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