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12号

宓梁

<p class="ql-block">  这幢宏伟气势不凡的建筑是上海外滩12号,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部大楼,他的前身是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上海市政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  地形呈新月形,长约1800米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它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矗立着建筑风格各异地26幢刚健、雄浑、雍容,华贵气势的大厦,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其中位于中山东一路(外滩)12号的浦东发展银行这座恢宏壮观的大楼犹其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该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建造,于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认为是中国大陆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大楼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 <p class="ql-block">  英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兴建的同时,出于风水考虑,向英国订购了两尊青铜狮,安放于大楼正门前,作为镇兽。两尊铜狮分别以当时汇丰香港总经理A. G. Stephen和上海分行总经理G. H. Stitt命名,雕塑者为W.W. Wagstaff,铸造者为Chou Yin Hsing。</p><p class="ql-block"> 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浦东发展银行获得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曾希望将原狮移回银行大门前,后经协商,由浦东发展银行出资仿照原样铸造了两尊新铜狮。铸造过程中,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日军破坏的锯痕也一并保留呈现(原件现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  隔江远眺外滩万国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该幢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另租圆明园路兰心大楼的写字间作为办事处。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在1990年代曾经与上海市政府接触,想购回大楼,但最终因价格原因没有实现。汇丰银行大楼除了华丽,这还是一幢充满历史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厅的屋顶为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块玻璃镶拼,十分牢固。</p> <p class="ql-block">  该幢建筑最吸引人最“弹眼落睛”的是八角形门厅的穹顶。穹顶的天顶画图案为太阳神、月神和丰收女神,组成了天地共庆人世间丰收的喜悦场面。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的象征。外圈第二层是12星座图,双子座、金牛座、人马座、巨蟹座、宝瓶座……,个个风格独具,形态鲜活,环绕着太阳在宇宙间运行。</p> <p class="ql-block">  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由当年意大利工匠制作的这组壁画,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1956年5月-6月间,苏联舰队访上海,为了用大厅接见外宾,要做适当改造。当时有人认为,这一大块壁画太商业化,太西方化,所以建议敲掉。但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陈植院长看过后说,敲掉太可惜,那么好的艺术品,还是刷上涂料吧,这些马赛克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应该不会腐蚀。随后,壁画从此销声匿迹。阴差阳错之间,这些精粹的艺术作品正好逃脱了文革浩劫。</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浦东发展银行通过房屋置换取得了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并不知道隐藏在大楼里的这些秘密。进驻之后,银行决定拨出巨款,按照修缮如故的原则将建筑修复。为了慎重起见,银行方面请来了法国罗浮宫总建筑师纪尼科、英国温莎堡修复专家唐纳德.英索尔等人,对这座建筑进行“会诊”。这些专家一到,当即提出,要寻找那些已经“隐身”的“世纪壁画”。</p><p class="ql-block"> 1997年6月21日,63岁的油漆高手赵振钊在壁画的“东京”方位契入,做0.7平方米的覆盖物清除试验。当第四层覆盖物被清除后,保存完好的马赛克壁画重现。壁画当时由英国画师出稿,由意大利工匠用一块块马赛克拼接而成。画面颇似“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风格。壁画重现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媒体当时也发现,当年主张保存壁画的陈植老人,到壁画重见天日那年,已经95岁高龄了,看到过一段记录该事情的视频,记者采访陈植老人询问隐蔽壁画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不知是老人因年事已高不记得了,还是害怕公布当时的隐情,闭口未讲出缘由。</p><p class="ql-block"> 仔细看壁画的细部,是用不规则的马赛克制作而成,近百年了还仍旧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大楼采用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立面构图,外观上可以明显看出新古典主义的横纵三段式划分。正中为穹顶,穹顶基座为仿希腊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为六根贯通二至四层的爱奥尼亚式立柱。大楼主体高五层,中央部分高七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半。大楼主体为钢框架结构,砖块填充,外贴花岗岩石材。</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大楼内部装修品质十分高雅,选用大理石、黄铜等装修材料,技艺精良,且设有暖气和冷风装置。汇丰银行大楼后为副楼,内有银行办公室、金库及仓库,建筑特色逊于主楼。</p> <p class="ql-block">  大厅内有28根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石柱,其中4跟是没有拼接的巨石,据说世界上只有6根,另2根在法国卢浮宫内。</p> <p class="ql-block">  据汇丰银行大楼施工时的上海报纸记载,施工时聘请风水师,选择动土时辰及方位,并依中国传统,在地基下埋设压胜钱及世界各国银币,同时在房梁、楼角等暗处也安放了特地铸造的"上梁钱"。</p> <p class="ql-block">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这座象征一个过去时代的伟大建筑,一个蒙受屈辱而又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仍然屹立在黄浦江外滩边,成为今天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历史标志。</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