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9日,我早早出门,赶往福州火车站,只为参加地铁滨海快线的首波试乘活动。清晨的阳光洒在站前广场,人群已悄然聚集,带着几分好奇与兴奋。走进站内,安检快速有序,闸机敞开着,像在热情迎客。没有刷卡,没有扫码,只需一步,便踏入了这条连接城市与空港的崭新动脉。</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一列蓝白相间的列车静静停靠,流线型的车头泛着金属光泽,前灯微红,仿佛在低语:准备好了吗?车窗映着站台的倒影,天花板的灯光均匀洒落,黄色安全线清晰醒目。一位穿红衣的女士站在我前方,目光专注地望向车门,像是在迎接一场期待已久的旅程。我能感受到那种按捺不住的雀跃——这不只是坐地铁,而是体验一座城市奔向未来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地铁滨海快线,F1线,全长62.4公里,从福州火车站一路向东,穿过鼓楼核心区、南台岛,跨过闽侯,直抵长乐机场与文岭。它不只是一条通勤线,更是福州“东进南下”战略的脉搏。15座车站,最高时速140公里,意味着从火车南站到长乐机场,只需40分钟。我站在站台边,看着线路图上那条清晰的蓝色轨迹,仿佛看见了时间被压缩、距离被拉近的未来图景。</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从2019年动工,历经五年建设,终于在2025年秋天迎来试乘。它被称为“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也是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纽带。站内电子屏上,清晰标注着常规车与直达快车的时刻:第一班直达车6:00从福州火车站发车,第二班6:15。我低头看了看表,9点刚过,属于我们的试乘之旅,正要启程。</p> <p class="ql-block">户外的排队通道延伸得很远,红色护栏围出一条蜿蜒的路径。人们穿着轻便夏装,戴着太阳帽,在阳光下耐心等待。这场景让我想起春运,但不同的是,今天的等待,带着期待而非焦虑——大家不是被迫出行,而是主动来体验一座城市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安检口前,一位女士举起手机,对着玻璃墙拍下自己的倒影。她不是在自拍,而是在记录这一刻——她站在一座新枢纽的起点,见证城市的跃迁。我走过她身边,没有打扰,只在心里默默共鸣:是啊,我们都该为这一刻留影。</p> <p class="ql-block">列车缓缓进站,门开的一瞬,凉风扑面。我随人流步入车厢,座椅舒适,空间开阔,头顶的灯光柔和不刺眼。广播响起,提示列车即将开往文岭站。窗外景色开始流动,城市楼宇渐次后退,高架桥下绿意掠过,仿佛在提醒我们:这不是普通的地铁,而是一条市域快线,快,且稳。</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因试乘热情高涨,部分列车一度超载,系统自动限速。地铁公司迅速响应,在祥谦等站组织清客与限流,确保运行安全。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看它建了多快的地铁,更看它如何守护每一位乘客的安全。F1线还未正式开通,但这份责任感,已经让我安心。</p> <p class="ql-block">我在福州地铁唯一的三条线路(4号线、5号线、F1号线)换乘站一帝封江站下了车,逛逛看看后又上了下一趟车,目的地是F1线的终点——文岭站。列车启动后加速明显,却没有颠簸感。我掏出手机,拍下站台指示牌上“往文岭方向”的字样,心里默默计算:这一程,究竟会有多快?线路图在眼后前展开,每一个站点都像是城市发展的坐标,串联起福州的现在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乘客们排着队,等待下一班车。换乘4号线、5号线的指示清晰可见,出口方向一目了然。人们穿着普通,神情平静,仿佛这条快线早已融入生活。可我知道,今天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抵达文岭站前,我随人流乘上扶梯缓缓上升。扶梯两侧是玻璃护栏,头顶是金属结构的顶棚,光影交错。乘客们穿着夏装,有的提着包,有的聊着天,动作自然,像极了日常通勤的片段。可我知道,今天不一样——这是滨海快线的第一次公开试乘,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扶梯上,人们或站或坐,有的看手机,有的低声交谈。玻璃护栏映出站台的光影,顶棚的金属结构投下几何形状的阴影。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未来福州的日常:快,但不慌;忙,却有序。</p> <p class="ql-block">文岭站出口处人头攒动,广告牌与指示牌交错林立,环境整洁明亮。有人拍照,有人问路,还有人站在出口犹豫该往哪个方向走。我站在人群中,忽然明白:一个新站点的诞生,不只是多了一个地名,而是为无数人打开了新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走出车厢,我站在文岭站的站厅,抬头望向那块醒目的绿色站名牌——“文岭站”,背景是大片蓝色玻璃幕墙,在阴天的光线下泛着沉静的光泽。我掏出手机,站在站名标识前留影。没有摆拍,没有滤镜,只想把这一刻的真实感留住。站前广场人来人往,有人赶路,有人驻足,热闹却不混乱。</p> <p class="ql-block">文岭站的建筑简洁现代,蓝色玻璃幕墙在云层下泛着柔和的光。行人来来往往,或走或停,构成一幅流动的城市画卷。我站在远处拍下全景,心里默默说:你好,F1线,欢迎你正式加入福州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站厅里,电子屏显示着11:17,人流依旧不减。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在询问换乘路线,还有老人拉着孩子,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蓝色与白色的天花板让空间显得明亮开阔,广播声、脚步声、交谈声交织成一首城市交响曲。我站在人群中,忽然觉得,地铁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是城市的血管,流动着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站厅内的电子屏上,列车信息实时滚动,时间、站点、编号清晰可见。我注意到,显示屏下方的站台门紧闭,等待下一班车的到来。整个空间设计现代,白色墙面与金属边框勾勒出简洁的线条。我忽然觉得,这不只是一个交通节点,更像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迎接每一个奔向远方的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长乐机场也格外热闹。滨海快线一通,从市区到机场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航站楼入口人潮涌动,有人拖着行李匆匆赶路,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打卡。也许,这是长乐机场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不是因为航班增多,而是因为,城市离机场更近了。</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航站楼的通道里,人群排成长队,方向指示牌清晰指向1号航站楼。透明的天花板让自然光洒落,背包、行李、交谈声,构成一幅生动的出行图景。滨海快线的开通,让“空铁联运”不再是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从出口走出时,绿灯亮起,信号灯仿佛在为我们送行。工作人员站在通道旁,轻声引导,确保秩序井然。我回头看了一眼“文岭站”的标识,心中涌起一丝不舍。这条线,才刚刚开始,却已让人依恋。</p> <p class="ql-block">安检口前,队伍排得老长,人们戴着帽子、口罩,有序通过金属门。自助终端前有人操作,玻璃墙外光线透入,整个空间明亮整洁。这不再是传统地铁站的拥挤与匆忙,而是一种现代化交通枢纽的从容与高效。</p> <p class="ql-block">电子屏上“福州火车站”到“文岭”的列车信息清晰列出,仿佛在预告:从这一天起,福州的时空,将被重新定义。</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方,“文岭”与“Wenling”的双语标识静静悬挂,出口的“EXIT</p> <p class="ql-block">福州地铁滨海快线(F1线)进站</p> <p class="ql-block">沿途山、水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福州地铁滨海快线止点文岭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