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的格鲁吉亚,山峦层叠,葡萄正熟。一场关于酒香、信仰与土地的旅程,在这片高加索古国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是人类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更将千年传统融入每一片叶脉与石墙之间。我踏上的,不只是旅途,是一次对文明源头的轻声问候。</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飞机接近第比利斯机场,俯瞰城市像被撒落山谷的星子,灯火在云层下明明灭灭。塔楼与教堂的圆顶隐现在树影之间,石砌拱门沉默地横跨街角,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看万家灯火如低语,讲述古老民族穿越战火与风霜依然留存淳朴与善良。</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光在夜色中铺展,像倒映在大地上的银河。云层低垂,从山腰蔓延至谷底,像是谁不经意间打翻了整匣珠宝与钻石,在夜色中熠熠生辉。远处的钟楼轮廓模糊,唯有塔尖还挑着一点微光,像守夜人未熄的灯。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光不只是照亮街道,更像是在召唤远方的旅人:来吧,这里的故事,藏在酒里,也藏在风中。</p> <p class="ql-block">清朝展望窗外,是第比利斯这座城市的陌生而充满新奇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红墙旧瓦,述说着历史的沧桑,这里的老街道与建筑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屋,已年久失修…。</p> <p class="ql-block">油价可以看出物价,1拉里等于2.6、7人民币。据说平均收入两千二三拉里。所以和国内消费水平大差不差。</p> <p class="ql-block">但是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不用交社保,男60女58,无论有没有工作,都可以拿到每月基础的相当于180元美元的养老金。生活压力也可以说小多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走进博德比圣尼诺修道院。高大的树木环绕四周,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石阶上,斑驳而温柔。钟楼矗立在蓝天之下,红砖墙与苍翠林木相映,几位旅人驻足仰望,仿佛在与天空对话。我靠在石栏边,听风穿过塔楼的缝隙,带着草木与石尘的气息,整座山都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的圣尼诺修道院是格鲁吉亚重要的基督教朝圣地。石板路通向修道院深处,两旁是斑驳的石墙与沉默的拱廊。几位旅人缓步前行,脚步声在空旷中轻轻回荡。长椅空着,像是为迟到的沉思者预留。风从山口吹来,带着草木与石尘的气息,仿佛整座山都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教堂矗立在广场中央,圆顶在晴空下泛着柔和的光。游客们散落在石砖地上,有的仰头拍照,有的静坐凝望。那些建筑的线条如此沉静,仿佛不是由人手所造,而是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是格鲁吉亚东部卡赫季州的一个城镇,以其浪漫的氛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闻名。小镇依山而建,红顶房屋层层叠叠,像被随意撒在山坡上的陶罐。远处的塔楼静静矗立,云层压得低,却压不住这里的生机。走在石板路上,每一步都像踩在时光的褶皱里。</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绿树成荫,一辆绿色公交车缓缓驶过,车窗映着树影斑驳。路边停着几辆车,有老菲亚特,也有黑色SUV,像是不同时代在此交汇。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看报,孩子从他身边跑过,笑声清脆。我忽然觉得,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不是打卡地标,而是看见别人如何生活。</p> <p class="ql-block">葡萄挂满枝头,翠绿的叶与深紫的果交织成画。远处山丘起伏,小镇轮廓若隐若现。阴云密布的天空压得低,却压不住这片土地的生机。我摘下一串未喷洒的葡萄,轻轻咬开,甜中带涩,像极了生活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是格鲁吉亚重要的葡萄酒产区,采用特殊的陶罐埋酿法,酿造的萨别拉维干红等葡萄酒品质极高,附近的酒庄提供传统的陶罐酿酒体验,游客可以品尝到醇厚的葡萄酒。这片葡萄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标牌写着“UNKNOWN VARIETY”,仿佛在说:我们尊重未知。远处的建筑在阴云下静默,像是守护者。我站在田埂上,看风吹过藤蔓,一排排绿浪翻涌,心中竟生出几分敬意——这不仅是农业,是人与土地的契约。</p> <p class="ql-block">木桩上挂着两个牌子,一个写着“OKTOUTURA”,另一个是醒目的红色警告:“SPRAYED! DO NOT EAT”。我笑了,这直白的提醒反而让人安心。酿酒庄园从不掩饰它的规则,就像土地从不掩饰它的脾气。</p> <p class="ql-block">酿酒作坊里,几位游客围着巨大的木质发酵槽,低头观察槽中压榨的葡萄。绿色的果实已渗出汁液,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砖墙斑驳,角落堆着农具,一切都那么真实。我凑近闻了闻,那味道,是秋天最诚实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户外车间中央立着一台不锈钢酿酒设备,光洁的表面映着葡萄园的绿意。红花盆摆在旁边,木椅安静地等待下一位访客。远处石砌水池静默,像一位老酿酒师,在阳光下打盹。</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传统石屋前,人们穿着专用的靴子踩踏葡萄。他们笑着,踩进木槽,紫红的汁液四溅。有人闭眼感受,有人哼起民谣。这古老的仪式没有表演感,只有专注与愉悦。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脚下触到果实的柔软,汁液飞溅起来——那一刻,我成了酿酒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酒窖深藏地下,石墙冷峻,一排排橡木桶整齐伫立。吊灯洒下昏黄的光,照亮桶身的纹理与金属箍的锈迹。我轻轻抚过一只酒桶,指尖传来岁月的粗糙。这里没有钟表,只有时间本身在缓慢发酵。</p> <p class="ql-block">葡萄园里,蓝色支架撑起整齐的藤蔓,木长椅静候疲惫的旅人。大树投下清凉的阴影,晴空万里,白云如絮。我坐在那儿,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阳光在叶间跳跃,听风穿过藤架的沙沙声。</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以酒桶为墙的小屋前,我们品尝了“KISI”与“TSINANDALI”。酒液在杯中流转,标签上的神兽图腾仿佛在讲述古老的传说。餐桌上沙拉鲜亮,橙汁清冽,笑声在木梁与砖墙间回荡。</p> <p class="ql-block">小屋的入口竟是一只嵌入石墙的圆形酒桶,金属锁扣闪着微光,蓝檐下挂着彩色柱饰。绿植攀墙,像自然为它戴上的花环。我推门而入,仿佛进入一个用酒香编织的童话。</p> <p class="ql-block">一张地图静静挂在墙上,标注着格鲁吉亚与欧洲的位置,箭头指向葡萄酒的传播路线。它被金属框固定,光线柔和地洒在木质桌面上。我凝视良久,忽然明白:这里不是酒的终点,而是起点。</p> <p class="ql-block">这块装饰过的招牌,背景是斑斓的葡萄图案,金属框架坚固而典雅。图案繁复,却透着丰收的喜悦。它不说话,却道尽了这片土地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餐桌上,一碗红酱、一盘沙拉、一杯橙汁,简单却动人。木质桌面映着暖意,我们举杯,不为仪式,只为这一刻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两瓶“IBERIULI”并排而立,标签上的图案精美如艺术品。它们不只是酒,是这片土地的信使,带着山风、阳光与千年的呼吸,来到我们手中。</p> <p class="ql-block">夜宿度假村,泳池泛着幽蓝的光,像把星空搬到了地面。躺椅静置,绿植低语。坐在池边,抬头看真正的星空——清澈、浩瀚,仿佛能听见宇宙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这一程,不止于风景,更是对文明源头的一次深情触摸。葡萄熟了,酒在桶中沉睡,而我们,在这片古老土地的呼吸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慢与静。原来最深的旅行,不是走得多远,而是能否在某个瞬间,与一片土地,酿出同一杯酒。</p> <p class="ql-block">这是格鲁吉亚的津瓦利水库,也被称为阿拉格维水库。</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格鲁吉亚北部,第比利斯以北约70公里处,是格鲁吉亚重要的水源地和景观地。水库周边山峦叠翠,湖水湛蓝,与旁边的阿纳努里城堡共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格鲁吉亚的阿纳努里城堡。坐落在阿拉格维湖畔,是格鲁吉亚著名的中世纪军事要塞与宗教建筑群。城堡由防御塔、城墙和两座17世纪教堂组成,其中的圣母升天教堂曾登上《孤独星球》杂志封面,是格鲁吉亚极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雨,兴致不减。</p> <p class="ql-block">俄格纪念碑:1783年,格鲁吉亚王国与俄罗斯帝国缔结《乔治亚条约》。1983年,为庆祝该条约签订200周年,苏联在格鲁吉亚军事公路海拔2384米的古达乌里山口修建了此纪念碑,同时在莫斯科的一处广场也建有相应的纪念碑。最有意思的是2008年俄格战争爆发,两国关系紧张,第比利斯市政府曾讨论拆除或更名该纪念碑,后因地处偏远且涉及主权争议,最终维持原状,如今它已成为一个旅游观光景点,见证着两国复杂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这是格鲁吉亚的卡兹别克山圣三一教堂(也称为格盖提三位一体教堂)。</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卡兹别克山的山腰,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重要圣地,也是欧洲海拔较高的教堂之一。这座教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山景闻名,背靠卡兹别克峰,常常被云雾环绕,景色如诗如画,被称为“距离天堂最近的教堂”。终于登上这座2170米高离上帝最近的圣三一教堂,气温只有十多度,赶走了一夏天的暑气。</p> <p class="ql-block">夜宿高山滑雪村。大雨下了一夜。</p> <p class="ql-block"> 哥里是斯大林的出生地。哥里的斯大林博物馆也是全世界唯一纪念斯大林的官方博物馆,建馆于1957年(也许更早)。馆内陈列着大量与斯大林相关的物品,如他的办公家具、个人用品、文献、照片等,还有世界各地送给斯大林七十寿辰的贺礼,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国农业大学送给斯大林的七十诞辰祝寿锦旗等。登上斯大林专列,真是有点世界真奇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