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指尖上的千年雅韵——观苏州技艺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14日,我们走进苏州技艺展览的展厅,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江南非遗长卷。</p> <p class="ql-block"> 目光所及,苏绣的丝线在绣绷上晕染出“虚实乱针”的意境,一朵玉兰在光影中似有暗香浮动,针脚细如毫发,却将花叶的层次与灵动绣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缂丝展台前,“通经断纬”织就的纹样如工笔细描,山水、花鸟在织物上静静舒展,那需数月乃至数年才能完成的作品,每一寸都凝结着匠人的专注。</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的玉雕与核雕展区,更让人惊叹于“以小见大”的巧思。一块温润的和田玉,经匠人雕琢成江南园林的窗景,亭台、漏窗、山石皆玲珑精巧,指尖轻触,能感受到线条的流畅与细腻;而方寸核雕之上,竟容纳了“枫桥夜泊”的全貌,张继笔下的孤舟、寒山寺的飞檐,甚至舟中渔人的神情,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凑近细看,生怕错过一丝细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作品既有传统技艺的根基,又融入了现代审美——苏绣不再只绣山水花鸟,还将抽象的几何图案与传统针法结合;核雕题材也增添了城市剪影,让古老技艺与当下生活产生了奇妙共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展厅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手中的纪念册上,册中收录的展品图片,与脑海中匠人们专注的神情重叠。</p> <p class="ql-block"> 苏州技艺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的精美,更在于那代代相传的“守”与“创”——守住的是千年文化的根脉,创出的是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这场展览,与其说是一次观赏,不如说是一场与古老匠心的相遇,让人体会到,那些藏在指尖的技艺,正是苏州最动人的文化密码。</p> <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成立于1960年1月1日,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府,本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2006年10月6日,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本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苏州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34011件/套,珍贵文物9734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683件/套,年度观众总数1417412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