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早上我们一行4个要好的同事乘坐飞机前往的呼和浩特。

穂莲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早上我们一行4个要好的同事乘坐飞机前往的呼和浩特。飞机刚落地,天空微微泛着云光,像是为这座北方城市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我们拖着行李走出航站楼,迎面而来的是开阔整洁的站前广场,玻璃幕墙映着天色,红底白字的“呼和浩特”在风中显得格外醒目。大家不约而同掏出手机,站在车站前合影留念,笑声在微凉的秋风里荡开,像是为这趟旅程按下了一个轻快的启动键。</p> <p class="ql-block">我们提早在网上租好车,下飞机后赶紧去取车。取车点就在机场附近,一辆干净利落的白色轿车静静停在宽阔的公路边,车门一开,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引擎启动的那一刻,仿佛也点燃了整段旅程的期待。车窗外,蓝天如洗,白云悠悠,笔直的公路像一条丝带铺向远方,两旁植被稀疏却生机暗藏。我们四人相视一笑,谁都没说话,但心里都明白:自由的风吹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呼市网红打卡点,就在机场附近。导航刚指向目的地,我们就看见那个巨大的“WELCOME TO HOHHOT 2025 Happy parade”标志牌矗立在碎石铺就的空地上,蓝白条纹的上衣在风中轻扬,我们纷纷摆出各种姿势拍照。有人骑上黑色摩托车,有人坐在车头,有人站在标志前比心,笑声此起彼伏。最妙的是,一架飞机恰好从头顶低空掠过,银白色的机身在晴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我们赶紧抓拍,和飞行的飞机同框,仿佛连时间都被定格在了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影相过程真的开心,和正在飞行的飞机一起照片,效果非常棒哦。那一刻,我们不只是在打卡,更像是在和整座城市打招呼。天空澄澈,风不大,碎石地踩上去咯吱作响,远处的围栏和低矮建筑勾勒出机场边缘的轮廓。我们轮流站在标志牌前,有人伸出手,像是在迎接那架降落的飞机;有人坐在摩托上,假装要出发去远方。那一刻,我们不是普通的游客,而是这场“2025欢乐巡游”的参与者,被写进了呼和浩特的欢迎词里。</p> <p class="ql-block">就在打卡点不远处,我们注意到一块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写着:“大飞机却怕这些小东西——风筝、孔明灯、烟尘、激光、无人机”,旁边还有一行字:“保护净空 共创美好”。我们停下脚步看了会儿,有人笑着说:“原来飞机也怕‘浪漫’啊。”但更多是感慨,原来每一次平安起降,背后都有这样默默守护的规则。这片土地不仅用热情迎接我们,也用责任提醒我们:自由与秩序,从来都是一体两面。</p> <p class="ql-block">离开机场区域,我们驱车前往市区方向,途中经过一片开阔草地,一个黄色的“和美赛罕”装饰物静静立在路边,云朵形状的装饰在阳光下泛着光。我们临时起意停了车,一位同事坐在装饰旁,戴着粉色帽子和墨镜,像极了电影里的旅行博主。我们拍了几张随性的照片,没有刻意摆拍,只是享受这片刻的松弛。草原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一点秋日的凉意,却让人格外清醒。</p> <p class="ql-block">乌兰哈达火山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苏木与白音察干镇之间。我们查了路线,决定第二天一早出发,去探访这片沉睡的火山群。当晚,我们住在市区,一边整理照片,一边翻看攻略。火山、草原、石堆、彩岩……这些词在脑海里不断浮现,像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p> <p class="ql-block">自驾2个多小时来到乌哈达火山景区已经下午5点多钟,我们马上到景点游玩。刚进景区,一座形似火山喷发的现代建筑矗立在道路中央,深色金属结构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乌兰哈达火山”几个大字仿佛在召唤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我们停好车,迫不及待地走向草原深处。</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草原一望无际,黑色石块堆成的围栏上写着“内蒙古·乌兰察布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彩色大字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我们沿着小路走,远处是平缓的山丘,天空云卷云舒。有人张开双臂,说:“这不就是自由本来的样子吗?”我们纷纷效仿,仿佛要把整片天地都拥入怀中。</p> <p class="ql-block">草原深处,三座石堆静静矗立,上面系着五彩布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我们走近时,谁都没说话,只是默默绕行一圈。那种宁静中带着神秘的气息,让人不自觉放轻脚步。远处山脉若隐若现,像是大地的脊梁,沉默地承载着千年的风沙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一座火山脚下,一位同事站在写着“我在火山,谁也不想”的蓝色标牌前,笑着摆出拍照姿势。火山岩呈红黑色,粗糙而坚硬,天空阴沉,却更添几分苍茫。我们轮流拍照,有人模仿喷发的姿态,有人假装被岩浆吓到,笑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平顶火山前,我们看到一块蓝色指示牌写着“乌兰哈达火山群”,旁边还有一个粉色心形装饰,格外俏皮。远处几个人影在火山口附近走动,像是在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我们爬上小坡,俯瞰整片地貌,蓝天白云下,这片荒原竟显得如此温柔。</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一个巨大的“1314”用粉色石块拼成,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我们围着它拍照,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大地写的情书。”那一刻,我们四个老同事,仿佛也回到了青春年少,为一点浪漫感动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我们找到一处蒙古包营地。灯光从内部透出,蓝色与黄色的图案在夜色中闪烁,像星星落在了地上。周围几顶小帐篷静静伫立,远处山丘隐没在黑暗中。我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热奶茶,聊着这些年的工作与生活,笑声在夜里飘得很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出发走二广高速前往二连浩特,打卡国门。清晨的公路笔直延伸,护栏整齐,天空湛蓝。我们一路放着老歌,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草原到荒原,从山丘到戈壁,像是穿越了不同的时空。</p> <p class="ql-block">当天开车3个多小时,沿途风景壮观,景色秀丽怡人,简直就是风景在路上。我们不时停车拍照,绿色路牌上写着“二连浩特 63km”,像是在为我们倒数这场旅程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二连浩特二广高速出口。收费站现代而整洁,蓝色顶棚在阳光下闪着光。我们下车透气,有人站在前,笑着比了个“耶”,像是为这段公路画上句点。</p> <p class="ql-block">打卡国门。那座宏伟的拱门上写着“中国二连浩特国门景区”,我们站在门下,抬头仰望,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自豪。有人拿出国旗,迎风展开,红色在蓝天下格外鲜艳。我们合影,背景是国门、鲜花与晴空,那一刻,我们不只是在旅行,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国致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