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二日游(二)

水木年华

<p class="ql-block">9月5日凌晨3:30,在顾总带队下,一行21人前往上海浦东机场,乘坐7:20的春秋航班飞往新疆吐鲁番,而后改乘大巴前往乌鲁木齐入住,开启全景南北疆+独库公路十二日游。</p><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的主要景点有可可托海、禾木、喀纳斯、五彩滩、海上魔鬼城、天山天池、独山子大峡谷、赛里木湖、那拉提大草原、大帐歌舞、独库公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博斯腾湖之莲海世界、火焰山、坎儿井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六天,上午参观和田玉和中医药馆,下午游玩天山天池,晚上入住昌吉。</p> <p class="ql-block">新疆歌剧院形似雪莲花</p> <p class="ql-block">新疆游客集散中心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中饭后从乌鲁木齐出发,车窗外的戈壁滩渐渐被绿意浸染,1.5小时的车程后,天山天池的轮廓终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买好含区间车的门票,沿着盘山公路向上,每过一个弯道,眼前的景色便惊艳一分——远处的博格达峰覆着皑皑白雪,近处的云杉林层层叠叠,像是给山体披上了深绿的绒毯。</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岸漫步,风里带着雪山的清凉,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圈圈涟漪。</p> <p class="ql-block">下了区间车,步行片刻,天池主景区骤然展现在眼前。那汪湖水蓝得格外清澈,像是被天空染透,又似镶嵌在群山间的蓝宝石。湖边的“定海神针”古榆枝繁叶茂,传说它曾镇住泛滥的湖水,如今静静伫立在岸边,成了天池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照片集</p> <p class="ql-block">视频集</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七天,上午继续参观和田玉和新疆棉博物馆,午饭赶往赛里木湖,途中在独山子大峡谷打卡。由于路途遥远,在途中精河县住宿。</p> <p class="ql-block">独山子大峡谷由天山雪水亿万年冲刷而成,为高山冰雪融水长期冲蚀切割天山北侧坡地而形成的“U”字形断面峡谷。峡谷南北走向,长20余公里,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可达200米,海拔1070米。谷壁陡峭,褶皱沟壑纵横,岩层纹理清晰,呈现出原始荒凉之美。独山子大峡谷也是独库公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起点</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八天,游玩赛里木湖和那拉提两个景点。赛里木湖称为大西洋最后一点眼泪,那拉提由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而出名,是中国第四大草原,晚上入住那拉提镇。</p> <p class="ql-block">晨光熹微,我们一行人便驱车向赛里木湖进发。车窗外,天山山脉连绵起伏,山顶积雪在朝阳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天际。公路蜿蜒向前,两侧是广袤的草原,牧民的毡房零星散布,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抵达赛里木湖时,已是上午九时许。一下车,便被那湛蓝的湖水摄去了心神。湖水蓝得不像真实,倒像是谁将整片天空揉碎了倾注于此。湖面辽阔,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水天相接处,模糊了界限。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细碎涟漪,阳光洒下,点点金光跳跃闪烁,如碎银般璀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到了码头,只见几只白帆船泊在岸边,随波起伏,桅杆轻摇,仿佛早已等得不耐烦了。</p><p class="ql-block">帆是白色的,布质厚重,在晨光中透出微黄。船身漆成深蓝,与湖水颜色相近,船头微微翘起,显得很是轻巧。船老大是个哈萨克汉子,面色黝黑,眼角皱纹深刻如刀刻,一见我们便露齿而笑,招手唤我们上船。</p><p class="ql-block">解缆之后,船便离了岸。初时用桨,划出十余丈,待到湖心,风来了。老大呼喝一声,帆便升起来了。先是迟缓,继而迅速,哗啦啦一阵响,帆吃满了风,鼓胀如孕妇之腹。船身一侧,湖水便泼剌剌溅上甲板,凉丝丝的。</p><p class="ql-block">船行湖上,速度不慢。风推着帆,帆带着船,破开碧波,留下一条白浪翻滚的踪迹。坐在船头,但见前方万顷碧波,直铺到天边,水天相接处,模糊成一片青灰色。回头看,岸已远,山渐低,唯有湖心的广阔,令人顿生渺小之感。</p><p class="ql-block">湖水极清,俯身下望,能见数丈深处的景象。水草摇曳,如女子长发;鱼儿穿梭,银光闪烁。有时一大片暗影掠过,那是鱼群在游动。阳光穿透水面,在水底石上投下斑驳光点,如同碎金洒落。</p><p class="ql-block">风势时强时弱,船也随之起伏。风大时,船倾向一侧,几乎贴到水面,浪花飞溅到脸上,带着腥甜气息。风小时,船行平稳,帆松松地垂着,船便随波荡漾,如同摇篮一般。</p> <p class="ql-block">离开赛里木湖,在距赛里木湖南门约15公里,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桥映入眼帘,这便是果子沟大桥。果子沟大桥地处伊梨的天山深处,是连霍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如巨龙横跨峡谷,全长700多米。</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那拉提草原,让我想起养蜂女的故事,源于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及其回应曲《那拉提的养蜂女》中讲述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虽然它并非真实历史,却因情感真挚而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拉提草原养蜂女的故事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位来自四川的养蜂女,在丈夫离世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几十箱蜜蜂来到了可可托海。初来乍到的她和孩子受到了当地人的排挤与欺负,一位善良、勇敢的哈萨克族牧羊人挺身而出,默默守护着他们。养蜂女为表感谢常给牧羊人送蜂蜜,牧羊人也会把羊奶放在她的毡房门口,渐渐的两人互生情愫。</p><p class="ql-block">然而,养蜂女考虑到自己带着孩子且年龄也比牧羊人大,还担心世俗的偏见会给牧羊人带来困扰。于是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她赶着骆驼带着孩子和蜂箱悄然离开了可可托海,前往伊犁的那拉提草原。</p><p class="ql-block">牧羊人一直在可可托海痴痴地等待养蜂女回来,养蜂女得知后,托人给牧羊人带去消息,谎称自己已经嫁人了,希望牧羊人能忘记她,开始新的生活。但实际上,养蜂女虽身在那拉提草原,却也对牧羊人念念不忘,她曾偷偷回到可可托海,看到牧羊人还在苦苦等待,伤心不已。两人最终没能在一起,但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却在那拉提草原和可可托海等地流传开来,感动了无数人。</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九天,从那拉提通过独库公路中段,从北疆穿越到南疆,游玩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晚上入住和静县。</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在天山山脉之间,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这条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库车市的险峻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幅流动的立体风景画卷。</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全长约561公里,于1983年9月建成通车。它的修建历时近十年,在这段建设岁月里,数万名官兵投身其中,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平均每3公里就有一位战士长眠于此。这条公路因此也被称为"英雄之路"。</p><p class="ql-block">公路跨越天山南北,海拔最高点达到3700米,其中超过3000米的路段就有280多公里。由于气候条件恶劣,每年仅6月至10月全线通车,其余时间因大雪封山而关闭,使得这条公路更显珍贵。</p><p class="ql-block">行驶在独库公路上,可谓"一日观四季,十里不同天"。</p><p class="ql-block">北段(独山子至那拉提)独山子大峡谷,嶙峋陡峭的峡谷地貌,撕裂的伤痕。 哈希勒根达坂,冰雪常年不化,盛夏时节亦可体验冰雪世界。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筑路英雄,聆听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中段(那拉提至巴音布鲁克),那拉提草原,"空中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巴音布鲁克草原:中国第二大草原,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蜿蜒其中。南段(巴音布鲁克至库车)大小龙池,天山深处的两颗蓝宝石。天山神秘大峡谷,红褐色的山体群直插云天,在阳光照射下变幻无穷。库车河谷,绿洲与荒漠的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晨光熹微时,我们的车已行驶在独库公路上。山路蜿蜒,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谷。转过最后一个弯道,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蓦地展现在眼前——那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的辽阔。远望草原苍茫,天地相接处浮着一抹青黛,想是天山支脉。草原上散着些蒙古包,炊烟袅袅浮升,竟与云相融了。路旁时见成群的羊,埋头啃着草根,对过往车辆浑不在意,大约是见惯了。</p><p class="ql-block">抵天鹅湖畔,但见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远处几只白天鹅浮在水上,宛如白帆点点,从容优雅。我沿湖徐行,忽见成群结队的天鹅在游客的投喂下喜水觅食。这些天鹅,每年三月从印度飞来,十月又南归,极是守时。</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我们抵达了著名的九曲十八弯观景台。站在高处俯瞰,开都河在平坦的草原上画出无数道优美的曲线,河水在阳光下变幻着色彩,时而碧绿,时而银白。据说在日落时分,河水中能倒映出九个太阳,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未能得见这一奇观。但即便寻常时分,这般景象也已足够震撼——自然之力与时光共同雕琢的作品,非人力所能及。</p> <p class="ql-block">九曲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十天,从和静县出发,驱车400多公里赶往吐鲁番,中途游玩博斯腾湖莲海世界。新疆地大物博,一天游玩一个景点,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一天4、500公里是常态,晚上入住吐鲁番。</p> <p class="ql-block">博斯腾湖莲海世界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是博斯腾湖最梦幻的景点之一。这里有40万亩野生睡莲,5-8月花期时,湖面宛如“水上花海”。拥有近60万亩野生芦苇,水道九曲十八弯,形成了巨大的“绿野迷宫”。乘坐快艇深入苇湖深处,体验湿地探秘的乐趣,水鸟从身边飞起,充满野趣。这里空气富含负氧离子,对身体也颇为有益。</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十一天,游玩中国气温最高的火焰山,最高达到89度,参观20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开挖的最古老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去少数民族家,感受当地文化。从北疆到南疆,海拔从3500多米到负50多米,温度从接近零度到30多度,十多天旅行,经历了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车行至吐鲁番盆地,远望便见一片赭红山体,如烈焰灼烧天地——那便是火焰山了。</p>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初秋时分,虽不象七月流火时节,但登上火焰山,还是感觉热浪便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一根巨大的金箍棒温度计,巍然耸立,直指苍穹。是景区标志景观,高达12米,实时显示地表温度,夏季最高可达70℃以上,可在此拍照记录高温时刻,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等《西游记》经典角色的雕塑,可与这些雕塑合影,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特有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构成。竖井用于开挖和维护暗渠,深度不等;暗渠是主体部分,将地下水从水源处引向明渠,可减少水分蒸发;明渠把暗渠引出的水输送到农田;涝坝则储存水源,调节灌溉。其原理是利用吐鲁番盆地北高南低的地形,在高山雪水潜流处挖掘竖井,再在井底修通暗渠,通过暗渠将水自流引至地势较低的地方,经明渠到达涝坝或直接用于灌溉。</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价值,是古人结合当地水文地质、生产技术条件,设计并实施的综合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它解决了当地农业灌溉问题,滋养了吐鲁番的绿洲文明,使葡萄、哈密瓜等作物得以盛产,同时还具有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艺术价值,是吐鲁番鲜明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2024年,吐鲁番坎儿井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维吾尔族果农家作客</p> <p class="ql-block">凉葡萄干的凉房</p> <p class="ql-block">新疆之旅第十二天,由吐鲁番飞往上海,本次旅游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在飞机上看晚霞</p> <p class="ql-block">  走进新疆,像翻一本永远猜不到下一页的画册——前一刻还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上看风蚀的雅丹,像见着千万年时光刻下的皱纹;转过一道山梁,却撞进喀纳斯的晨雾里,湖水泛着青蓝,岸边的泰加林沾着露珠,连呼吸都成了与自然的私语。</p><p class="ql-block"> 新疆的美从不是单一的浓烈,而是层层递进的温柔。秋天在赛里木湖旁荡漾,湖水映着雪山,连掠过的水鸟都像怕惊扰了这份静;钻进那拉提的河谷草原,脚下的草原铺满金色,牧民的毡房冒着炊烟,恍惚间以为闯进了童话;追着喀纳斯的彩林走,金黄的落叶松、火红的槭树,把湖水染成流动的调色盘,连阳光穿过枝叶的光斑都带着诗意;禾木村木屋的袅袅炊烟,远处的雪山在蓝天下闪着光,整个世界安静得只剩风声。</p><p class="ql-block"> 更难忘的是北疆的人间烟火。在布尔津的夜市上,刚出锅的烤鱼带着额尔齐斯河的鲜,喝一口格瓦斯,气泡里都是麦香;路过哈萨克族的毡房,主人会端来热气腾腾的奶茶,奶皮浮在碗沿,配着油果子,暖意从胃里传到心里;在禾木村遇见转场的牧民,他们骑着马,赶着牛羊,马蹄踏过雪地的声音,是北疆最动人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走完全程才懂,新疆的“全境”从不是地理上的遍历,而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你在戈壁里看见坚韧,在湖泊边学会平静,在草原上感受自由,更在陌生人的笑容里懂得温暖。离开时总觉得遗憾,不是没看够风景,而是没来得及把这里的风、这里的阳光、这里的善意,多装一点在心里——或许这就是新疆的魔力,让每一个来过的人,都成了它的“回头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