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寨公园:时光里的城与诗

阿原

<p class="ql-block">九龙寨公园我去了N次,因为她离我居住地近,到南门约350米,所以晨跑或晚散步都会进去望两眼;因为她历史厚重,是原九龙城寨拆迁后改建的,原九龙城寨无政府的野蛮生长的状态体现赛博朋克风,世界闻名,为再现原始状态、再现八十年代港片的真实街景,这里举办九龙城寨光影之旅展览,我特意来参观过;因为她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庭园风格,有似苏州园林的味道,虽不及拙政园“来自人工,合乎天成”的精致与完美,但粉墙黛瓦、亭廊轩榭、女墙花窗、芭蕉修竹每一处细节都神似苏州园林的婉约,都会令我神驰忘返。所以来港不足一月就来了N次,虽说N次,但直到昨天下午我才把九龙寨公园完整看遍。</p> <p class="ql-block">九龙寨城公园占地2万9千多平方米,分为旱园区、水园区、古迹区三大部分。</p><p class="ql-block">南门是正门,门前是贾炳达道体育公园,进门右侧保留一方原城寨遗址,残败的地基、裸露的钢筋,黝黑的平面挂着青苔,地上横卧着两块断开的石匾,上刻:“九龙城寨”、“南門”。周围被青砖矮墙环绕,一切都似乎被加盖了历史封印,任由其展示历史斑驳和诉说风雨往昔。</p> <p class="ql-block">东面是公园旱园区,从南至北是松岭、童乐苑、弈园。</p><p class="ql-block">松岭是人工堆砌的小山,沿山路青石板台阶,路边偶尔有英德湖石造型点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山顶建一木亭,名为“敬惜字纸亭”,原址是寨城守将张玉堂所建的惜字亭,惜字亭取意“字为圣贤所创、字纸不应随便践踏,应送敬惜字纸处去焚毁”。现敬惜字纸亭仿旧亭而建、虽是新建但屋面厚重、石柱木梁用料十足,是典型岭南风格的园林建筑。这里取名为“松岭墨风”。</p> <p class="ql-block">从松岭下山向北,穿过松径,便到邀山楼。邀山楼连接在长廊,形状如旱船、长廊形似船缆。站在楼上的向北遥望,对面就是香港著名狮子山。有诗云:纵日狮山远、仰首明月高。此地取名“狮子窥园”。</p> <p class="ql-block">邀山楼再向北是童乐苑,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雕像按天干地支排列,憨态可掬,童趣十足。</p><p class="ql-block">穿过长廊再北是弈园。弈园一隅建双亭,取名“橘中秘亭”。“橘中秘”是棋书名,书中所载的部分残局棋谱雕在弈园的棋桌上。园内以卵石砌成4个大棋盘,可供8人站立而弈。</p> <p class="ql-block">旱园区空地有几处小广场,浓荫隐蔽,上有禽鸟和鸣;下有游人休憩、市民太极,极是一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有人之乐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西部是水园区。公园西北部地势极高,所以设计深潭,水深约10米,是全园水源。潭侧建有六角亭,名“玉堂亭”。是纪念张玉堂将军而建。亭前有纪念韋麟趾夫妇的标牌“韋倫峯”,只有标牌未见其他建筑。</p> <p class="ql-block">水潭流出一条溪流,名为冼斌溪(此处没有考证清楚,不知是冼斌还是洗斌,暂记冼斌),穿过龙津石桥注如冼斌湖,龙津是“聚龙通津”的简称,由龙津路过龙津石桥,便至九龙海湾码头,因此冼斌溪上的石桥命名龙津石桥,桥头附近有:龙津后街、龙津一巷、龙津二巷石碑,应为原城寨旧址。</p><p class="ql-block">冼斌湖畔建“溪堂”,槛联刻:“闲庭信步爱光阴、随时且作清游寻胜地;城察往日成鼓角、何处更散思古发幽情。”是有怀古之意。</p> <p class="ql-block">从溪堂向南地势陡峭,上下有10余米落差,此处设计一座宽6米、高10米的大瀑布。上部为复廊,长廊沿冼斌湖连接溪堂,一直连到六艺台、竹桐轩组成一座蜿蜒百十米,既是景观也是风雨廊。瀑布下方是公园最大水面“龙南湖”,南岸建有说些“龙南榭”,探身水面,花岗岩台面,曲桥蜿蜒连接东岸。站在瀑布上方亭廊眺望,亭台楼阁交错辉映、水色天光浑然天成、女墙花窗蜿蜒隐现、芭蕉修竹独木成景,无处不是江南园林神韵。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次驻足都会神驰神往,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部是精髓所在的古迹区。南门进入右侧是上文说过的遗址怀古。左侧向西是“归璧半亭”,原址是寨城魁星阁,今在其位置建一半亭,亦名魁星。魁星是五文昌帝君之一,是保佑考试及第之神祇,亭旁有园内最高的太湖峰石,它高近5米、重约15吨。峰石纹理似古玉,且通透晶莹,故名归璧。取意既喻文化回归,又标志着1997年香港回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归璧半亭穿过月洞门,便进人“广荫庭”,“广荫庭”是一座盆景园,主要陈列岭南盆景。它是以建筑和围墙围成的庭园空间。门联有“灰瓦粉墙桃绿树,红花青草踩石城”之句。所以此园除盆景之外、又配四季植物景观、称“四季同馨”景区。并且景区内有两口古井,现在加盖封顶,只做观瞻。</p> <p class="ql-block">广荫庭西部便是连接水园区的最大的建筑物——竹桐轩。轩是敞厅、轩前的广场就是六艺台,。这里是供晨起和黄昏练拳舞剑用、亦可利用竹桐轩作舞台,进行集会和表演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些景区环绕的中心地带就是正对南门的“衙门缅昔”。衙门原来是一座兵营,也有人说是巡检司署。门前两侧,安放两门大炮,炮长约三四米,炮身黝黑锃亮,虽没有往昔神采,但沉默的炮口依然威风凛凛。衙门三进四厢,宽约14米、总深度有50米左右。青砖清水墙,屋顶为传统术结构梁架,上铺素烧瓦、屋顶、外檐装饰简朴。上镶有寨城守将张玉堂的拳书和指书“墨缘”、“寿”字石刻。</p> <p class="ql-block">现在正举办九龙城寨光影之旅,衙门内仿建旧城寨局部街景:狭窄的巷道不足米,空中电缆交错盘绕,像这里独有的榕树根密密麻麻却有序伸展,低矮的房檐蛛丝一样的晾衣绳上挂满衣物,逼狭小屋空间只有两三平米,有裁缝铺、鱼蛋店、牙医馆、杂货铺等等街肆。漫步其中仿佛看到有人围坐缝补,有人俯身修补工具,有人吃茶进餐、其间夹杂各种声音……光影交错中,再现那些粗糙却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细节。仿佛自己真的置身其中,伸手就能触摸到那时动荡苦难中的低层生民在泥泞中努力活着的坚韧,感受到他们在极限环境中还能彼此扶持的温度!也许光影之旅的展播意义就是让我们明白:生而为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这才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区,公园豁然开朗。仿佛一步是旧时光里的城,一步是新生活的诗。这座融合了历史遗迹与自然美景的公园,就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将历史画卷铺平展开,让我们牢记残破的城,读懂眼前的诗!牢记时光不会忘记过去、不会抹去苦难,读懂曾经的喧嚣与沉寂、苦难与坚守,是滋养着当下平静与从容的岁月养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