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大环线(1)— 拉萨

白帆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美籍华人, 来一次西藏真的不容易。 因为外籍入藏要有烦琐的入藏手续, 各部门, 各地区层层审批, 所以一般的中国旅行社是不会带你来的。我对西藏的执着并非完全是因为美景, 而是因为从小就对祖国的这片神秘的土地充满好奇与向往。 这次通过澳大利亚旅行社与西蒇当地旅行社的合作, 我终于如愿以偿, 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p> 布达拉宫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拉萨,布达拉宫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 建于631年。后随着吐萫王国解体,其因天灾人祸而遭严重破坏。1645年, 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政权, 重建布达拉宫,往后不断扩建逐至形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提到布达拉宫, 就一定会提到松赞干布与五世达赖喇嘛。 松赞干布建立了西藏历史上首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统一政权(633—842年)。极盛时期西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东抵陇山, 北达贺兰山, 南达印度次大陆。</p> <p class="ql-block">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 藏传楁鲁派(黄教)大活佛。他拜四世达赖喇嘛为师, 先后担任了哲蚌寺和色拉寺的主持。当时, 格鲁派正受到地方政权与其它各派的迫害。 1630年他被迫躲到了西藏的山南地区。 1641年他派人去青海请求固始汗率领军队进入西藏, 终于获得了解脱。并且在西藏建立格鲁派的政治努力。1652年, 应清朝顺治皇帝之邀, 率领三千官员和侍佣等前往北京访问。回到西藏后, 用政府送的金银建立了十三座寺院, 又正式规定了格鲁派的各种制度,礼仪。 五世达赖喇嘛于1682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享年66岁。</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南山公园, 登上4000米的高峰远眺布达拉宫。 </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坐北朝南, 她的前面是一个广场。 南边是拉萨河。 登高望远布达拉宫红白相间, 高高地耸立于拉萨市, 庄严而神圣。</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在布达拉宫的南边, 从原处的雪山流下, 一路向东汇入雅鲁藏布汇。</p> <p class="ql-block">在南山公园的出口处, 小溪潺潺, 在石头上顺势而下, 形成瀑布。</p> <p class="ql-block">拉鲁湿地在布达拉宫的北边,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 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水中倒影。 于是我们来到了这片湿地公园。 在当地司机的带领下, 很快找到了最佳机位。</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后面也是依山傍水。 可惜的是有风的天气吹起涟漪, 遮盖了水中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文成公主剧场, 途中经过318国道。 在此留念。</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剧场,与远处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 到达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 近距离观看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从近距离观看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建筑色彩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和政治象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核心颜色:</p><p class="ql-block">‌1. 白色:象征世俗的和平与慈悲‌</p><p class="ql-block">白色源于藏地雪域环境与乳制品色彩,代表纯洁、善良与世俗生活的和谐。‌‌</p><p class="ql-block">环绕红宫的白宫建筑群作为行政与生活区域,其白色墙面呼应世俗政权的功能定位。‌‌</p><p class="ql-block">‌2. 红色:代表宗教权威与护法精神‌</p><p class="ql-block">红色源自吐蕃时期祖先神崇拜,后演变为佛教护法神的专属色,象征威严与力量。‌‌</p><p class="ql-block">红宫作为宗教活动核心区域(如灵塔殿),其红色外墙强化了神圣性与统治三界的宗教寓意。‌‌</p><p class="ql-block">‌3. 黄色:彰显佛法崇高与教派标识‌</p><p class="ql-block">黄色是格鲁派的标志色,与金顶相呼应,象征佛法光辉与永恒。‌‌</p><p class="ql-block">在建筑中多用于重要殿堂与装饰,体现宗教权力的至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建筑色彩的复合功能</p><p class="ql-block">‌政教合一象征‌:红宫与白宫的对比色直接对应宗教与世俗权力的结合,形成视觉与功能的双重呼应。‌‌</p><p class="ql-block">‌实用考量‌:白色涂料含石灰与牛奶混合物,利于散热;红色、黑色墙体材料有助于吸热,适应高原气候。‌‌</p><p class="ql-block">‌文化延续‌:颜色体系延续了藏传佛教“五色观”(白、蓝、红、绿、黄)的传统,其中白、红、黄三色在建筑中占据主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沿着布达拉宫内陡峭的楼梯, 来到了顶层的露台。 这里是达赖喇嘛听戏的地方。 每次听戏达赖喇嘛都会坐在前面建筑的楼上阳台, 手下分坐两边, 看下面的藏戏。</p> <p class="ql-block">有三位喇嘛热情地让我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回程到达拉萨后继续打卡药王山观景台, 与布达拉宫后湖的蓝调时当。</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拉萨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布达拉宫, 从远处到近处, 从山顶上到湿地。 从外部的广场到内部。 从太阳开起到黄昏的蓝调时光。 从各方面观赏这个神秘的宫殿。</p> 大昭寺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于647年, 由松赞干布为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建, 供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而小昭寺于641年为文成公主建, 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关于大昭寺, 有三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传说,在松赞干布时代大昭寺所在的位置是一片碧绿的湖水,在这湖边年轻的松赞干布向尼泊尔尺尊公主许诺,他的戒指掉在了哪儿就在哪儿修建宫殿。不料,这枚戒指正好落在湖水内,顿时湖面遍布金光,在这金光之中出现了白塔。</p><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大受震惊,便在此建造寺庙,当时用了数几千只山羊运用土石。</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传说,那一年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同时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两位公主各从自己的国家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等身像,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其中文成公主带的是12岁的,尺尊公主带的是8岁的。为了供奉这两尊佛像,松赞干布开始修建寺庙,便有了大昭寺和小昭寺。</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传说,传说在建大昭寺的时候,多次遭到了水淹破坏。松赞干布无奈,文成公主查看后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呈仰卧状的罗刹女。这大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位置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这湖水是魔女的血液。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把湖水填平,把她的心脏镇住。</p> <p class="ql-block">之后文成公主在实地查看四周的环境后,力主在大昭寺不同方向的很远的地方建十二个小寺,方能镇住罗刹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建成后成为拉萨市的核心, 三条转径道(囊廊, 八廊,林廓)均以其为中心辐射, 强化了他宗教与地理的双重中心的地位。</p> 色拉寺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 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与哲蚌寺, 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色拉寺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 每一世的达赖喇嘛都会是寺里的主持。 </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每周都有高僧辩经。 我们去的那天是2025年9月17日, 正好是一年一庋的僧人考试的时间。使得我们有机会观看这场盛会。</p> <p class="ql-block">酥油灯</p> 谢谢欣赏 <p class="ql-block">摄影:白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