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知青那些年(23)

真诚待你 10581791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作为一段历史已经封尘。知青们的情缘却越来越深厚,知青的聚会也越来越频繁,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都倍加珍惜往日的情谊和当下的时光,希望延续着相互之间纯真无暇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的故事并不如烟,它还时时会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心里涌起一阵阵波澜,激励着我们这些当年知青继续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插队时每当春天我们都会去田间地头挖野菜,曲莫菜遍地都是,洗净侵泡去除苦味后沾酱吃新鲜去火。我最爱吃小根菜,又叫大头菜,圆圆的白色头颈,细长绿色的须,吃起来味道和大葱差不多很下饭。它也可以入药,叫薤白,治疗心脏病胸闷有效。我们每顿饭能吃小半盆小根菜,既能解决春天蔬菜的紧缺,又可口。</p> <p class="ql-block">  秋天割地我们是全副武装,袖口扎紧,手套必戴,因为庄稼都晒干了,熟透了,高粱叶子不小心都能刮得你伤痕累累。尤其是黄豆荚张开刀子嘴,稚嫩的手上去一抓瞬间扎进肉里,疼得钻心。所以我们都带上厚厚的劳动布手套轻轻的抓豆杆,不能使劲抓。掌握好抓的力度,就能少挨扎,世事洞察皆学问,农活也如此。</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每当秋收时,我们都撑得肚子溜溜圆,不管是收豆子还是收芝麻都能吃个够,豆子就地烧,烧得噼啪响,香味出来了就扒拉着吃,一个个吃得满嘴黑,那叫一个香!尤其烧地瓜,烧的外焦里嫩,香甜可口,黑山的地瓜又面又甜,吃起来没有够。每当收地瓜时,收工回去肚子就饱了。队长说我们都是大肚子汉!</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农村地头文化我们知青拔了头彩。刚下乡正赶上割地,长长的地拢每到地头总要歇气,每当歇气总是热闹非常,老年村民好讲鬼神故事,讲得头皮发麻,中年村民好说黄色笑话,让女生们十分尴尬,我们知青讲的都是岳飞传、三国演义和城市里的新鲜事,很吸引村民,我们最终牢牢掌握地头文化阵地的主动权。</p> <p class="ql-block">  我下乡第三年,农村时兴赛诗会,不管田间地头还是生产队的队部,经常组织农民赛诗,其实就是那种简单的四六句,谁都能来几句,我还记得队长带头做诗领诵“全国农业学大寨,男女老少上阵来。平整土地不落后,喜庆丰收笑颜开”,我当时负责队部门口板报上的赛诗专栏,每周一期,发表知青和社员的自创诗。</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每当逢年过节或有高兴事青年点大家都要喝酒庆祝。那时不时兴啤酒,除了白酒就是果酒,白酒一口闷,果酒嘴对嘴,特别尽兴,不醉不休。记得胖墩参军临走头天我们喝着喝着竟然都喝哭了,一个个都喝倒了。胖墩为人憨厚,有一手好厨艺,是我们知青生活的乐趣,大家都依依不舍,共度时艰的友情太珍贵!</p> <p class="ql-block">  下乡的后几年队里将每年的口粮一次发给我们,我们为了妥善保管在青年点建了两个米垛子,将高粱和玉米都收藏起来,自己保管用起来也方便。不久发现老鼠逞凶,成帮结伙窜来窜去,窥伺和盗窃我们的粮食。我们及时用老鼠夹子和老鼠药,对它们进行多方位打击,十几只老鼠被一网消灭,我们的粮食得到保护。</p> <p class="ql-block">  都说“杀猪菜”好吃,可真正有滋有味的杀猪菜还是在农村吃过的。那是下乡次年,后院马大爷家杀年猪,将我们都请到他家吃杀猪菜,猪肉切的一片片,五花肉与酸菜、血肠在大锅里炖,开锅就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每人面前放上一碟蒜酱,五花肉沾着它吃,味道爽极了,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次杀猪菜,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青春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而已,但这种表述不够准确和透彻。经历知青生活历程的我深深感悟:青春是一首如火如荼的奋斗赞歌,每个跳跃的音符都反映知青的勇敢进取精神;青春是一部激动人心的苦乐华章,每个章节都记录着知青的如火如荼的故事;青春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它浓缩着知青多彩的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知青的经历让我们的青春叠叠生辉,知青的岁月我们永铭心头,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知青战天斗地,勇敢进击的精神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