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06 寻找目标与方向</h3> 据了解,我国最早关于建立名师工作室的文件是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于2000年9月教师节前夕印发的《关于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通知》。截至目前,我国“名师工作室”的历史已经有20余年。<br><br> 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要求每位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从一个人的努力,到一群人的携手,共同打造精神成长共同体。我非常荣幸,2017年成功入选了淄博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市共22个),作为淄博市初中数学唯一入选者,倍感责任和使命。 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的授牌仪式于2018年3月21日在桓台一中举行。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卞军出席并为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淄博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代表就工作室工作开展及个人专业成长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就做好工作室工作作了表态发言。然后组织参观了桓台一中的“崔佃金名师工作室”。4月10日,我所在学校又专门举行了“张宇清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 张宇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由校内7人和校外7人构成。校内的成员是:李强、国伟、曹永珍、吴小红、张擎擎、聂纯、李宏,校外有:淄博柳泉中学的房文慧;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的韦凤莲;临淄区第二中学的边文燕;临淄区淄江中学的延伟红;桓台县周家中学的张海燕;张店区实验中学的谢海勇;张店区第十二中学的许芳。<br><br>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使命与担当是什么?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挥好名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怎样才能把队伍带好?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参加了淄博市高层次人才培训班,两次高规格培训都是由市人社局主办,市教育局承办的,参加人员是来自全市的60名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6-1 南京培训</div><br> 第一次培训的地点是在南京晓庄学院,时间是2018年暑假,7月7日报到,8日至12日集中培训,13日返程。8日上午,在简短的开班仪式上,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唐志华发表致辞,简要介绍了晓庄学院的办学情况,解读了培训方案。晓庄学院始于1927年3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也是基础教育培训基地。 开班当天,全体参训人员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并向陶行知雕像敬献了花篮。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把培训地点选在这里具有特殊的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提醒我们时刻铭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次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从语数外到理化生,从音体美到史地政,真是五花八门。所以主办方设计的培训课程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个特点。邀请了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平、东南大学教授杨元魁、南京市第十七中学校长袁爱国、南京田家炳中学校长曹李莉等一批国内专家学者和南京市教授级高级教师授课。培训内容有基于脑科学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重构、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等,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集中学习、专家引领,促进参训者学习江浙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通过专家讲座和到校学习,深入南京名师工作室,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互动交流,提高其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能力。 喻平报告的主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评价与教学转型》,因为他是南京师大著名数学教育专家,所以他讲的许多例子多数都是关于数学的,我以前就听过他的讲座,也关注过他发表的文章。记得他在报告中举了华应龙的例子,对华老师的课例“猜想之后”进行了点评。说这本来应当是一堂作业评讲课,但是,经过华老师精巧的设计之后,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维训练课,一堂富有创意的数学探究课,一堂还原数学课堂教学完整过程的课。华应龙1984年从南通师范(如皋师范)学校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乡村小学执教,后来通过自学取得大专、本科文凭,后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从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开始崭露头角,一步步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和“首都基础教育名家”。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树忠作了《让思想照亮实践的园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南京市鼓楼区名师工作室的一些先进经验。在他展示的鼓楼区20多个名师工作室中,我看到了三个熟悉的名字“卜以楼、王为峰、赵齐猛”,在南京市9个名师工作室的名单中,我又看到了“卜以楼”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报告中,他提出了“让名师培养回归本源”的观点,名师发展与人的生命成长过程融为一体。在鼓楼,名师工作室已成为骨干教师梯队培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让第一层次的名师带好一个团队,带出更多的名师。名师工作室俨然成为了名师培育新名师的“孵化基地”。名师工作室就是以一个团队的力量,以一种深入的方式,一起来探讨教育、研究教育,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鼓楼区教育局借鉴央视“百家讲坛”的经验,不仅在区内开展“鼓楼大讲坛”活动,还与南京市教科所合作举办“名师大讲堂”,卜以楼老师的“生长数学教学”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br><br> 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丁玉祥副校长作了题为《名师教学主张的自主凝练与名师工作室的组织运营》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名师就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因素,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是彰显教师教育理念、教育志向和教育思想的一面旗帜,也是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核心内涵,它坚定地指向教学改革的实践。他举了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的例子,这个老师我也比较熟悉,多年前我曾在淄博听过李庾南老师的课。李庾南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总结、提炼出“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际上这就是她的教学主张。她始终认为,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的使命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她主张,应该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教的前头,并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唯此,才能真正确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人的教育成为学生自己的教育。李庾南对此坚信不疑、坚定不移,“自学·议论·引导”这一主张,坚持数十年,并在坚持中改善在改善中发展,至今她还活跃在课堂上。报告最后,他还为老师们推荐了年度学生最好用的90款教育APP和教师教学日常必备的APP榜单。 在其他众多江苏名师的讲座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朱建廉老师。他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他的讲座《基于“教学”的系列研究》特别吸引人。他的讲座基本不用PPT,他的PPT只显示几个故事的标题。每一个故事都是他曾经发表过的一篇论文,所以他对讲座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从《关于“学科教学”的二次分解》到《例说学科教学行为的目标指向》,从《“长相思”的故事》到《关于学科教学的三种意识》,从《“酒瓶子” 的故事》到《“长相思”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他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他的语言还特别幽默,比如他形容每个女班主任都有“六把刀”,哪“六把刀”呢?那就是“叨、叨、叨——叨、叨、叨”,再配上他的肢体语言,那叫一个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组</h3>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位于南京市晓庄学院内的陶老师工作站。陶老师工作站建于1989年,是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工作站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咨询室,音乐辅导室,心理测量与物理辅导室,家庭工作室等。接着,我们又跟随老师来到了沙盘游戏室和工作站的史馆,了解了工作站的历史与成就。在参观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见到了许多先进的治疗设备,了解了陶老师工作站在青少年心理援助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更感受到了工作站内老师的敬业精神。<br><br> 实地考察是分学段进行,按照高中组、初中组、幼小组分别到南京一中、南京市第五十中学、鼓楼第二实验小学3所名校进行考察。我去的是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在学校的学术报告厅,我们观摩了学校一个市级名师工作室的专题沙龙研讨。然后由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作专题报告,介绍工作室的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开了思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学组</h3> 这次南京之行还有一个小惊喜,在纪鹏成老师的张罗下,我和南京的几位好友纪鹏成、赵维坤、庞彦福、杜育林小聚了一次,卜特因为外出讲座不在南京没能参加,但委托老纪带来了他刚刚出版的著作《生长数学——卜以楼初中数学教学主张》。和我同去参加聚会的还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桓台一中的崔佃金老师,齐鲁名校长、教育部首期中小学校长领航工程领航校长、临淄一中的孙正军校长和齐鲁名校长、周村一中的路厚林校长。这次聚会,第一次体验南京的酒文化,第一次听说“掼蛋”这种扑克玩法。还好,桓台一中的崔佃金老师还能上阵玩上几把,我和几位校长只能在一旁观摩。<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中组</h3> 这次培训还有一个收获,主办方为每一位参训老师印制了一本精美的通讯录,通讯录上不但有每个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还配有照片,便于大家今后的交流。看来晓庄学院做教师培训确实有一套。<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