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9日中午,我们骑行72公里抵达安图。安顿好住宿后,就近找了家饭店吃饭,意外发现对面竟有一座公园。午后在旅店稍作休整,我便和另外三位骑友一同前往公园散步。</p><p class="ql-block"> 公园的设施颇为粗糙,整体也显得破败,看得出已许久无人妥善打理。正当我们随意闲逛时,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忽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原来这里竟是古人类“安图人”的遗址。我们循着一条上山的小路往遗址深处走,路面又窄又陡,好在路旁设有缆绳可供借力。我们踩着脚下风化脱落的碎石,一步步攀爬到山顶。山顶上,暗黑的怪石突兀耸立,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起伏蜿蜒,崎岖难行。俯身俯瞰,两侧陡峭石壁下是清澈的溪流;抬眼远眺,明月阁、房舍、街道与小桥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此时已近傍晚,若赶上晚霞满天的时刻,眼前这山、水、城交织的景致,想必会更加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安图人”遗址简介</p><p class="ql-block"> 1962年,考古专家在安图县城东南方门山南山坡上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古人类及大量动物植物化石。古人类被定名为“安图人”,洞穴被命名为“安图人遗址”。成为长白山区发现最早也是唯一的原始人类遗址。据考证,“安图人”生活在二万六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与北京地区发现的“山顶洞人”属同期古人类。</p><p class="ql-block"> 晚更新世后期(旧石器时代晚期),长白山一片荒莽,明月镇地区生长着云杉、冷杉及松、桦、榆等树种和森林草原植被,为人类和猛犸象、披毛犀、野牛、鬣狗等动物群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安图人”在这里从事采集和渔猎等生产劳动,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繁衍生息,发展进步。逐步形成了沃沮、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等民族。“安图人”及其后裔饱经磨砺、几度辉煌,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长白山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安图人”的发现,震惊了中外历史界和考古界,它不仅填补了智人类在长白山区生存的空白,而且对进一步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和东北地区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安图人遗址”再现了古人类生活片段,体现了劳动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大无畏精神。希望广大群众在休憩、游玩的同时,既能得到美的享受,也能得到心灵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