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说青岛是座“把浪漫揉进日常”的城,于是9月10号,我们一家三口揣着对海和美食的期待,一头扎进青岛,化三天时间赴这场与山海之城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早晨7点半的飞机从硕放机场飞往青岛胶东机场。</p> <p class="ql-block">上午9点多落地,胶东机场离青岛市区较远,坐地铁换乘一次差不多1个半小时到住宿附近。</p> <p class="ql-block">客栈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82号,始建于1903年,是青岛里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青岛旧城建筑改造项目的代表作。建筑外表装饰具有欧陆风格和现代建筑的特征,同时又保留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原色和符号。</p> <p class="ql-block">青岛中山路始建于1897年,是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名片,有“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全长约1500米,街道两侧保留了近70处历史建筑,呈现出德式、日式等多种风格 。还有中国传统里院建筑,是青岛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客栈对面中山路97号是青岛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曾是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的商业中心,拥有青岛市近一半的老字号,近年来,又引入300多个新业态商家,集文化、艺术、商业、旅游等业态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沿线有许多著名景点,如青岛栈桥、天主教堂、青岛邮电博物馆、中山路城市记忆馆等 。</p> <p class="ql-block">青岛天主教堂原称圣弥厄尔大教堂,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p> <p class="ql-block">其始建于1932年,1934年10月落成,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它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p> <p class="ql-block">其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墙体表面雕有简洁优美的纹案。</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56米高的钟塔,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准点钟声会响起。</p> <p class="ql-block">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穹顶绘以圣像壁画,大厅高18米,可容纳千人。</p> <p class="ql-block">教堂二楼最初的管风琴于1931年向奥地利里格尔管风琴公司订购,1934年安装完成,不过这架管风琴在文革初期被毁掉,现在的管风琴是2007年由德国乐博管风琴制造公司定制的,于2008年从德国科隆运抵青岛的。</p> <p class="ql-block">现有的管风琴总共有2666个金属管,最高的哨管高达近5米,包含39个音栓、2层手键盘、1层脚键盘,是天主教堂中第三大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的琴音曼妙柔和、空灵深邃,能够弥漫到教堂的每个角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这架管风琴耗资1090万元,体现了其高端的品质和珍贵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花窗色彩斑斓,阳光透过时,能在教堂内洒下如梦如幻的色彩,营造出神秘而浪漫的氛围。花窗上的图案多来自《圣经》故事,如总领天使圣弥厄尔勇斗恶龙等,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教堂二、三层设有圆拱形单窗,四、五层为双窗,整体造型与教堂的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出来就能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对大翅膀,这里就是安娜别墅。别墅始建于1901年,1903年建成,建造者和第一任主人是德国商人罗伯特·卡普勒,他为纪念远在德国家乡的小女儿安娜而命名。1918年,别墅被卖给青岛首富刘子山。</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安娜别墅被赋予了爱情文化内涵,是青岛独具代表性的爱情婚恋文化新地标。这里设有市南区婚姻登记处巡回点,还有“永恒之翼”爱情地标等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1892年,是清政府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而建,德国侵占青岛后对其进行了扩建,1931年市政当局再次扩修,增建了回澜阁。</p> <p class="ql-block">栈桥全长440米,桥身两侧设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古色古香。回澜阁为双层飞檐八角亭阁,朱红廊柱与孔雀蓝琉璃瓦交相辉映,尽显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栈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碧波之上,漫步栈桥,可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退潮时,赭色岩礁与金色沙滩露出水面,是赶海拾贝的好时机。</p> <p class="ql-block">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者,曾是军事专用码头,后逐渐成为旅游景点,还广泛应用于青岛啤酒等多个当地品牌商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胶州湾乘坐海轮看日落是一种非常浪漫的体验,我们游完栈桥,便坐公交车到青岛轮渡站,等到太阳快落山时登上游轮,向胶州湾出发。</p> <p class="ql-block">从青岛轮渡站出发,途经小港、邮轮母港,再到马蹄礁灯塔,最后返回轮渡站,全程约40分钟,能全方位感受胶州湾的美。</p> <p class="ql-block">游轮一出港,成群的海鸥便随船飞舞,游客们纷纷拿出发的火腿肠,抛向空中,任由海鸥接啄。</p> <p class="ql-block">站在海轮甲板上,看着胶州湾的落日一点点“浸”进海里,波光从耀眼的金变成温柔的粉。</p> <p class="ql-block">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海浪声和风声,忽然懂了“海天一色”不是形容词,是此刻眼里装不下的温柔,连心里的烦恼都跟着沉进这片暮色里,悄悄散了。</p> <p class="ql-block">当海轮载着满船的余晖航行,胶州湾的落日像被打翻的调色盘,把天、海、船都揉进暖里。风拂过发梢时,忽然觉得所有奔波都值得——原来生活的小确幸,就是这样一场不期而遇的海上日落,让人心甘情愿为这片刻的美好驻足。</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位于青岛老城区中心,海拔98米,是俯瞰青岛全景的绝佳窗口。山顶的旋转观景楼可360度旋转,20分钟左右就能全方位欣赏栈桥、小青岛、基督教堂等经典地标,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青岛啤酒博物馆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博物馆,其坐落于青岛啤酒诞生地——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厂,以1903年德式工业建筑群为载体,见证了中国啤酒工业从萌芽到崛起的世纪征程。</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示了许多从欧洲和全国收集的文物、图片、资料以及青岛啤酒各个阶段的实物,通过图文资料等,让游客了解啤酒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荣誉等。</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运用了多种科技手段,如全息投影、4D影院、多维裸眼3D等,让文物“活”起来,使游客能够更生动、更直观地感受啤酒文化和酿造工艺。</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博物馆内参观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空中露台进入现代化生产车间,在二楼玻璃廊桥观看啤酒灌装封口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品酒区,游客可以品尝到青岛原浆啤酒、纯生啤酒等,同时还能领取啤酒豆。</p> <p class="ql-block">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全新文创IP“酣豆天团”及其跨界周边产品,还有啤酒冰淇淋、啤酒酵母面包、鲜酒果茶等美食,以及各种啤酒文化伴手礼,让游客能够把啤酒文化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青岛邮电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5号,是一座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场所 。其前身是1901年始建的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2010年,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邮局完成了它作为邮电生产经营场所的历史使命,改建成邮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哥特式双塔楼、红砖清水墙、西伯利亚原木结构为特色,是青岛唯一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其中,镇馆之宝是1905年爱立信磁石壁挂电话,全球仅存不足10台,至今仍可通话。此外,还有孔祥熙在胶澳商埠电话局办公室的复原场景,以及来自16个国家的78部老电话等。</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的道路呈“三纵七横”格局,十条道路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区域内建筑密度低,保护绿地,采用透空围墙,体现了良好的城市规划理念,是中国近代西洋别墅区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紧邻第二海水浴场,这里坡缓、沙软、浪小,岸边是红褐色岩石,峭壁如刀削斧劈,黑松遍植,湾畔曲径纵横。尤其是日落时分,礁石群与堤坝在余晖的映照下,景色美到窒息,是情侣打卡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是八大关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因外墙采用花岗岩砌筑,局部镶嵌鹅卵石,内部装饰使用滑石,谐音“花石”,故得名花石楼。</p> <p class="ql-block">其建于1930-1932年,由中国建筑师刘耀宸设计。它由圆形堡垒式主体和多折角楼组成,是融合希腊、罗马、哥特式等多种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主体共5层,一层是会客厅、餐厅,二层是卧室,三层是咖啡室和书房,顶层为观海台,可俯瞰第二海水浴场及黄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特务头子戴笠及电影红星白光来青岛时也在此住过。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与影视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宋氏三姐妹》等众多影视剧都曾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雨中漫步,从中山路→安娜别墅→老舍公园→邮政博物馆→红房子→候爵饭店旧址→红塔大楼,每座建筑都有超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安娜别墅</p> <p class="ql-block">老舍公园</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候爵饭店</p> <p class="ql-block">红塔大楼</p> <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中山路商圈,华灯初上,闲逛其中,体验闹市的喧哗。</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青岛之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品尝青岛美食。女儿负责安排吃饭,她早早就做好了攻略,结果没有踩雷,顿顿吃得非常满意。</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下午,我们坐高铁奔向徐州。列车驶离青岛时,窗外的雨点越来越大。这几天里,听了天主教堂的钟声,喝了刚酿的原浆,追了胶州湾的日落,登了信号山,漫步在八大关,原来一座城的美好,早成了心里抹不去的温柔,只盼下次再与这片海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