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无意间翻看2018年的朋友圈,布拖的街景又再次重现,离开有5年了,还是怀念在那的日子,布拖美好,美好的布拖,特别是那些并肩战斗的彝友….</p> <p class="ql-block">布拖的天空很美,晴空万里,一片蔚蓝,雪下来的时候,就象给大地盖上了一床大大的毯子,白白的,没有一丝的瑕疵,闪闪的,没有刻意的雕琢,洁净、自然、温暖。</p> <p class="ql-block">再想布拖,时光仿佛回到多年前。老去的车站、街边狭小的铺面、零星的小吃店,席地而坐的人们…..熙熙攘攘的最远又必须得去的菜市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KTV、有汉堡、也有蜜雪冰城,红灯亮时,人们依然遵守交通规则。当然,还包括牵着的那头牛。 </p> <p class="ql-block">女性的服装和传统的彝族服装似乎不一样,个个都戴着一个有帽檐的黑帽子,布拖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更是火把之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拖吃东西不一定便宜,在</span>那个时候,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店,要了一碗羊肉饭,一碗(并不大的碗)有几片羊肉的汤,一碗米饭,我想自己可能还是习惯清淡吧,还好吃了几口,结账四十快。我最记忆的就是中街的羊肉米粉、还有那个肉饼,从家乡来的朋友,那是我们早餐的打卡点了…</p> <p class="ql-block">西边的大桥两边永远都坐满很多人,特别是隔五天赶集的时候,这里是神灵显灵的地方,在这里是可以和神对话的,也可以驱魔。“毕摩”和“苏尼”必定是最主要的人流,当然,还有个别的小贩。 </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自驾回布拖途中,看见很多的人们身穿节日盛装,小伙儿精神抖擞,姑娘们花枝招展,想必是很多人参加的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吧,问询路边的人才知道是一个葬礼,从此也知道了布拖的人的礼金都是五百起,坨坨肉,烤小猪儿,杀羊灾牛,必不可少。葬礼对彝族同胞来说,就是一个人升天,归属于神灵,应该是莫大荣幸….</p> <p class="ql-block">正午的阳光最烈,却晒不化墙角的阴凉。老人们坐在树下,手里的羊毛线在阳光下闪着软白的光,偶尔几句彝语交谈,像山间的风一样轻。我们曾跟着孩子往山坡上跑,看他们把蒲公英吹得漫天飞,直到夕阳把草甸染成金红,才踩着余晖往回走,裤脚还沾着草籽的香。</p> <p class="ql-block">世间太多事真的不是只看表面,我们其实经常犯错,把“以为”当成真相。很多事往往都这样,把井上方的一点点亮当成了全部的天。 </p><p class="ql-block">世间实在太广袤,太多太多的迷面,有些问题,应该永无答案。</p> <p class="ql-block">总想起布拖的清晨,雾把山间的索玛花揉成淡紫的云,牛羊踩着露水从石板路走过,蹄声混着远处彝家阿妈的唤儿声,在空气里慢慢散开。</p> <p class="ql-block">布拖的日子,应该是一生的记忆,不就的将来,还会去再游布拖,其实,我最拍去布拖,525、121、对我这种酒量小的人来说,再游布拖感觉又是一场肠胃的洗礼,喜欢热情的布拖战友,喜欢坨坨肉的香,但我还是怕你们….</p> <p class="ql-block">离开布拖的时候,是在12月份,那天天气很好,我没有过多的与朋友告别,一个人悄悄地把行李装上车,看看居住三年的房子,看看天天经过的街道,想想朋友还在期待为我送行的离别之宴,我还是默默的走了,走了,轻轻地,让风为我送行!车窗外的雪花让玻璃渐渐模糊,可总记得那里的风是暖的,云是低的,连时间都走得慢。那些没说出口的再见,都藏在了布拖的晨雾与晚霞里,成了想起就会心软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