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说硒(一)

刘财主任医师

<p class="ql-block">从中医视角谈微量元素硒的适用人群——基于刘财教授养生核心理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辨证施养”,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根据个体差异精准调养。刘财教授在中医养生实践中,始终秉持“以养为基、以衡为要、以和为贵”的核心理论,认为养生需立足人体脏腑功能,通过合理补充生命所需物质,实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微量元素硒虽为现代营养学概念,但其对人体的作用与刘财教授的养生理念高度契合,结合此理论,可更精准地明确硒的适用人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硒缺乏地区人群:顺“地域之性”,补“不足之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财教授提出“地域养身”理念,认为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水质)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进而影响脏腑功能。我国约72%的地区属低硒或缺硒地域,这些地区的土壤硒含量低,导致当地食材(如谷物、蔬菜)硒含量不足,居民长期食用易出现“硒摄入亏虚”,暗合中医“因地致虚”之理。此类人群若不及时补充硒,易导致气血生化乏力、脏腑濡养不足,长期可能诱发身体不适。因此,遵循刘财教授“顺地域之性补养”的原则,硒缺乏地区人群需优先通过富硒食材或合理补充剂补足硒元素,为脏腑功能筑牢“物质根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特定疾病高风险人群:调“脏腑之衡”,助“机能之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财教授强调“养生首重脏腑平衡”,认为人体各类不适多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调养需围绕“调衡脏腑、调和机能”展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中医认为甲状腺功能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藏精,三脏协调则气血调和、代谢有序。硒作为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物质,其缺乏易导致甲状腺机能紊乱,对应中医“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的状态。遵循刘财教授“调脏腑以和机能”的理论,此类人群(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硒,可辅助促进肝脾运化、肾精濡养,助力甲状腺机能回归平衡,避免“失调生疾”。</p><p class="ql-block">- 免疫力低下人群:刘财教授提出“气血足则免疫强”,认为免疫力的核心是气血充盈、卫气固表。老年人、长期熬夜或压力大者,易因“劳倦伤脾”“情志伤肝”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卫气虚弱,免疫力下降。硒可辅助调节免疫功能,本质是通过补充“养分之源”,助力脾运化气血、肝疏泄情志,间接增强卫气抗邪能力,契合刘财教授“以养助防”的养生思路,但需注意硒是“辅助调衡”而非“替代治疗”,仍需结合作息、情志调节,才能实现“气血和、免疫固”。</p><p class="ql-block">- 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中医将心血管健康与“心、脾、肾”关联,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肾主温煦,三脏协同则血脉通畅、气血运行如常。刘财教授指出“血脉和则心脉安”,而硒缺乏可能影响血脉濡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增加心血管负担,与中医“血行不畅、脉道失养”的病机相近。因此,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尤其硒缺乏地区者),可在专业评估后,遵循刘财教授“调脏腑以通血脉”的理念,适当补充硒,辅助滋养脉道、助力气血运行,为心血管健康添“助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有特殊生理需求的人群:应“生理之需”,补“阶段之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财教授主张“养生需应时而变、应需而补”,认为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生长发育期)的人群,脏腑需求不同,需“按需施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期需“养胎固元”,哺乳期需“化乳养婴”,均需消耗大量气血,对硒的需求显著增加。若硒摄入不足,易导致自身气血亏虚、胎儿或婴儿濡养不够,契合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因此,此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或补充剂补足硒,既养自身脏腑,又护胎儿/婴儿生长,符合刘财教授“阶段养身、母子同护”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生长发育期儿童青少年:此阶段是“脏腑渐充、气血渐盛”的关键时期,对各类营养物质需求旺盛。若因挑食、饮食结构单一导致硒摄入不足,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即中医“养不足则发育迟”。遵循刘财教授“少壮养正、夯实根基”的理论,此类人群需及时补充硒,助力脾运化、促气血,为生长发育筑牢“脏腑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重要提醒:循“中庸之道”,避“过补之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财教授在养生中始终强调“中庸”,认为“过犹不及”,任何养身物质均需“适量”,过量则易打破阴阳平衡、损伤脏腑。硒亦如此,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硒中毒(如脱发、指甲变形、恶心等),对应中医“过补生邪”之弊。因此,补充硒前需结合自身地域、饮食、生理状况,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评估是否缺硒,优先通过富硒食材(如海产品、动物内脏、坚果)补充,如需使用补充剂,务必控制剂量,始终遵循刘财教授“以衡为要、适度养身”的核心原则,方能既获硒之益,又避硒之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