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死亡之谜

谢永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军事的历史长河中,他宛如一颗耀眼的将星,然而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史书对他的逝世仅有几笔简短的记载,这使得我们后人不禁遐想万千,在他的死亡背后,到底是暗藏阴谋,还是纯粹的意外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冠军侯霍去病的一生,再次回味那段历史,领略别样的霍去病。</p><p class="ql-block">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p><p class="ql-block">霍去病的名字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武帝因其啼哭惊出冷汗后病愈而赐名“去病”,二是因其幼时体弱家人取此名以祈求健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史籍记载而言,霍去病可谓是天赋异禀、自学而成的军事奇才,恰似兵仙韩信一般,根本寻不出其师者为谁。</p><p class="ql-block">就霍去病的出身而论,他的能力是在入宫之后,特别是担任汉武帝近旁的郎官之时,才得以迅猛发展的。</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在领导身边做事存在两点益处:</p><p class="ql-block">其一,每日身处领导左右,在领导的亲自教导下,自身能力亦会有所长进;</p><p class="ql-block">其二,所做之事皆由领导安排,领导能够即刻考察你的能力,进而为自己获取更多晋升的机遇,这也是众多人想尽办法也要到领导身边的缘故。</p><p class="ql-block">霍去病得以成为汉武帝刘彻身旁的郎官,是因为他姨妈卫子夫的缘故,若不存在这层关系,说不定霍去病最终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放牛娃罢了,哪会有成为冠军侯、创下封狼居胥之功的契机呢?</p><p class="ql-block">卫青也好,霍去病也罢,他们皆是汉武帝刘彻一手栽培出来的名将。汉武帝刘彻自己虽然未曾亲临战场,可真正在后方筹划指挥、掌控全局,从而决胜千里的正是他。就连像李广利这种无能之辈,汉武帝都能将其塑造成令匈奴人颇为忌惮的将领。</p><p class="ql-block">自始至终,最了不起的人物都是汉武帝刘彻,若没有他,就不会有卫青、霍去病。卫青心里对这些情况是十分明白的。然而,汉武帝刘彻刚愎自用、寡恩薄情在帝王之中也是极为出名的,像卫青这样的亲信和老臣,待在汉武帝刘彻身旁也得时刻小心言语、谨慎行事,主父偃、张汤等人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卫青为人低调且谦卑,霍去病却与之相反,行事处处尽显锋芒。汉武帝刘彻令众将军探讨作战之法,李广凭借自己资格老,率先发言,且滔滔不绝。谈及自己体恤士兵宛如对待亲子时,更是满脸得意。然而,他话尚未讲完,就被霍去病截断了。</p><p class="ql-block">霍去病认为整饬军队凭借的是钢铁般的纪律,可不是什么体恤士兵如同亲子,想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不也是对士兵如同对待亲子吗?可那不过是小仁小义,士兵们追随你,目的是求取富贵,要是想找父亲,还不如待在家中,起码不用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冒险。</p><p class="ql-block">李广听了他的话,脸色愈发难看,若不是考虑到汉武帝刘彻在此,恐怕就会冲上前去跟霍去病争辩一番了。卫青也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正欲开口训斥霍去病几句,汉武帝刘彻却说话了,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朝气,不然都暮气沉沉的,还怎么打仗呢?</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刘彻对霍去病极为偏袒,这让心中愤懑的李广只能默默忍受,卫青也唯有继续保持沉默。毕竟汉武帝刘彻已然认可了霍去病的行事方式,自己怎能与皇帝背道而驰呢?即便是面对汉武帝刘彻,霍去病也没有丝毫的含糊。</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刘彻希望霍去病多多研读兵法,霍去病却并不以为然,他向汉武帝刘彻说道:陛下,从古至今众多名将,鲜少有听闻是因多读兵法而成功的。用兵的诀窍在于出其不意,而非墨守成规。若以兵法考核,恐怕韩信都没有资格担任汉军主将,而长平之战里的赵括或许要称雄天下了,可他还不是被白起击败,致使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赵国也因此大伤元气,差点就直接覆灭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汉武帝刘彻打算给霍去病娶妻并建造宅邸,然而却遭到了霍去病的拒绝。霍去病说道:陛下,现今匈奴尚未被消灭,臣下霍去病暂时不会考虑自己的婚姻之事以及府邸之事,所有这些都等打败匈奴之后再议吧!</p><p class="ql-block">霍去病这话讲得很得体,汉武帝刘彻对他的回应也颇为满意,可是霍去病过于锋芒毕露,甚至连汉武帝刘彻所说的话都能从原则上予以无视,这无疑给自己埋下了隐患!</p><p class="ql-block">李广由于迷路,延误了与卫青大军会合的时日,卫青便派人去询问情形。李广难以忍受这般屈辱,他对下属讲:我李广征战一生,没料到了这般年纪,竟还要遭受你这样一个文书小吏的羞辱,所有事情皆由我一人引起,和其他人毫无关系,期望你能网开一面,莫要刁难我手下的将领校尉,他们可都是大汉的杰出人才!</p><p class="ql-block">说完之后李广拔刀自刎,就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李广的死讯传出来,身为其子的李敢,自是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卫青在暗中捣鬼。毕竟李广的队伍里还有对道路极为熟悉的张骞,然而他们却在会合途中迷失道路,李敢认为或许是李广队伍中的指南车被人蓄意破坏,才导致这样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于是李敢前往卫青的府邸。李敢既是霍去病的下属,也是汉武帝刘彻亲封的关内侯,并且他还是汉武帝刘彻的近卫统领,肩负着保卫汉武帝安全的重任。这样的身份使得卫青对他的到来没有起疑,而是吩咐下人放他进来。</p><p class="ql-block">谁知道李敢竟突然袭击了卫青,而且还刺伤了他。理由是卫青对李广不公,造成了李广的死亡。而让人奇怪的是,身为大将军的卫青却没有声张,隐瞒了这件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阳公主深知自己的丈夫,于是不再吭声,不过在她前往内宫拜会皇后卫子夫的时候,还是把这件事告知了卫子夫。没过多久霍去病前来拜见卫子夫,卫子夫就把这件事转述给了他。霍去病听后非常愤怒,说了句这是找死,就拉着弟弟霍光离开了内宫,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卫子夫轻声低语道:“不知今日之事,是否会酿成弥天大祸?”</p><p class="ql-block">让卫子夫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好些日子里,霍去病都没有任何行动。于是卫子夫觉得霍去病已经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了,可她哪能晓得,霍去病很快就要用自己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了。地点是上林苑,在汉武帝狩猎之际,霍去病和李敢一同陪同。霍去病悄悄跟在李敢后面,见周围无人,他便拉弓搭箭瞄准李敢射中了眉心!</p><p class="ql-block">羽林卫向汉武帝禀报李感的死讯,并且将刻有霍去病名字的箭呈到汉武帝手中的时候,汉武帝的身子颤抖起来。他愤怒地把箭折断,就连一直在汉武帝身旁侍奉的宠臣韩嫣都被吓得全身发抖,他不清楚即将到来的会是何种狂风暴雨。谁知道汉武帝竟高声呼喊:“真是意想不到啊,关内侯李敢这样尊贵的人,竟然被一头野鹿害死,你们觉得有谁能料想到这样的事呢?”“没错,没错,李敢是被野鹿害死的!”韩嫣这才松了口气,他明白汉武帝今日不会再有进一步的举动,而是打算把这件事压下去,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李敢真正的死因守口如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汉武帝将霍去病召至跟前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旁人,就连备受宠爱的臣子韩嫣也被汉武帝支到别处去了。“你可知自己犯了罪吗?”跪在地上的霍去病回应道:“微臣无罪,李敢冒犯大将军那可是死罪啊!”“哼!那要是冒犯大将军的不是李敢,而是朕呢?”霍去病没料到汉武帝刘彻会这么问自己,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朕来告诉你一个道理,刀剑只要能使用就够了,若是过于锋利,反而会伤到自己!做人也是如此,要是过于锋芒毕露,到处盛气凌人,行事极端,不给他人留活路,那么最终必然会自食恶果!这个道理你可明白?”“微臣只晓得依照军法,以下犯上即为死罪!”</p><p class="ql-block">“你为何仍旧不能领会?朕往昔实在是太过纵容你了!退下吧,朕此刻不愿瞧见你!”霍去病当即起身,决然地离去,连头也未曾回一下。武帝凝视着他逐渐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霍去病的骄横气焰,已然凌驾于汉景帝时期的跋扈将军周亚夫之上。汉景帝那时就曾言,如此张狂之人,绝非社稷之臣。霍去病这般强横的将领,简直视人命如草芥,要是有人冒犯了卫青,他必定会取其性命。倘若有朝一日,自己与卫青乃至整个卫氏产生嫌隙,那么霍去病将会做出何种抉择呢?汉武帝不敢再往下细想,利刃太过锐利便会伤到自身,这个道理汉武帝心中明白。面对如此强大的外戚势力,若是再不加以节制,恐怕就会彻底失控。对于饱尝外戚之祸的汉武帝刘彻来说,这是他绝不想再次遭遇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史籍中,关于霍去病之死的记述仅有简短的六个字。自他射杀李敢一事过后又过了数年,霍去病便离世了,而他究竟因何而死,又于何处死去,并没有更为详尽的记载。</p><p class="ql-block">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善于长途奔袭、迂回包抄,以奇袭和突袭战术闻名,开创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新模式。他的去世不仅是汉朝的重大损失,也使匈奴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p><p class="ql-block">霍去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成就和英年早逝都令人感叹。尽管史书对他的死亡原因记载简略,但他的功绩和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作者簡介:謝永青,筆名、心誠,祖籍、江蘇省泰興市,商人,業餘作家,自由撰稿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詩歌網特邀註冊詩人,江蘇省地方頻道推薦詩人。閒暇之余喜歡在文字裡找尋樂趣,以稚拙之筆抒寫夢之心語,用每一份感動收藏點滴美好!多有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微信公眾平台。詩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特色獨具。」多首詩詞入選《中國當代優秀詩人詩集》。曾參加作家平台秋天詩歌徵文大賽,榮獲全國一等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