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镇的核心旅游项目,由广东省对口援建,2011年被列为重点援藏工程。该项目以藏族文化、自然生态为核心理念,由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陈可石团队规划设计,总占地面积1288亩,总投资约25亿元,规划形成迎宾前厅、酒店集群、藏式商街等五大功能区,着力打造集旅游服务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就是南迦巴瓦</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9日上午九点,我们从西藏林芝出发,途经鲁朗小镇、通麦特大桥、色季拉山口并远眺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在鲁朗小镇</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项目于2011年9月获批启动,2012年奠基开工,2014年完成主体封顶,2015年实施装修及景观工程建设,2016年进入试运营阶段。通过整合周边鲁朗林海、南迦巴瓦峰等自然资源,重构藏式建筑格局并优化旅游配套,形成了雪山环抱、森林牧场交织的高原生态景观,配套涵盖星级酒店、藏式民宿及特色餐饮服务体系,成为川藏线重要的旅游集散节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到达色季拉山口,上一次是去年4月初,我到林芝看桃花时到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境内的著名景点,海拔4728米,是川藏公路南线的必经之地,以远眺南迦巴瓦峰、壮丽云海和杜鹃花海闻名,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地处318国道川藏线关键节点。其海拔4728米,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西北侧的八一镇干燥如皖北,东南侧的鲁朗镇湿润似江南,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p> <p class="ql-block">鲁朗小镇中国科学院的飞船</p> <p class="ql-block">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样的位置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主要通车的为通麦特大桥为单塔斜跨大桥,原来的两座已经暂停了机动车辆的通行。</p><p class="ql-block">如今三座大桥成为了一道风景线。最低矮的那座为一座铁索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住波密县城,这里的海拔不到3000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