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柔弱处上—学道德经第76章</p><p class="ql-block">【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p><p class="ql-block">【译文】当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身体十分柔软灵活,可是他死后身体就会变得枯槁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就变得干枯残败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招致失败,树木强大就会遭致砍伐摧折。因此凡是坚强的往往处于劣势,相反,柔弱的往往能处于优势。</p><p class="ql-block">本章从三个层面说明“柔弱胜刚强”的思想。</p><p class="ql-block">第一层,摆事实。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说明初生的时候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时候都是坚硬的状态。人活着的时候,面色红润,身体柔弱灵活,行动自如。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坚固僵硬硬了。万物草木有生命的时候形质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就变得干枯残败了。从大数据来看,身体相对柔弱的女性的生命力,超过看似刚强的男性的生命,女性寿命比男性长。口腔内强硬的牙齿不及柔软的舌头耐用。</p><p class="ql-block">第二层,讲道理。老子从万物由生到死变化过程所观察到物理之规律或活动之常情是:坚硬刚强的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微细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不会取胜,树木长到强壮就会被砍伐。被老子言中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在抗日战争的初期,自认为强大无比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三个月内就灭掉积弱积贫的中国,结果被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赶出了国门。朝鲜战争初期,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自以为几个月内,就可以打到鸭绿江边,结果被军事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穷兵赎武的美帝国主义至今恶习不改,到处树敌,煽风点火,诉诸武力,一味逞强只会自取灭亡。</p><p class="ql-block">第三层,下结论。凡是强大的就处于下降的地位,凡是柔弱微细的反面处于上升的地位。看似柔弱的东西一定要放到上面,比如在道、德、法这三个层面的顺序里,最重要的是道、德,然后再讲法,法这种强制性的东西要放到下面。我们的生命核心是那些柔弱、能滋润大家的东西,比如关爱、善良等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才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在。</p><p class="ql-block">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争强好胜,喜欢出头,喜欢招摇,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引来非议,还会扰乱自己的心情,破坏自己的形象,不是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美德。</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5年9月19日)</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27日,环华骑游第218天,共骑行24384公里。当日,在辽宁丹东一带骑游。</p> <p class="ql-block">抄写道德经第76章</p> <p class="ql-block">《环华骑游记》</p><p class="ql-block">十七章 吉林、辽宁段 第218天 2014年9月27日 回到丹东(隶属辽宁省)</p><p class="ql-block">6、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p><p class="ql-block"> ――我在欢迎朱世岱环华骑游凯旋归来晚会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晚会。</p><p class="ql-block"> 我读过一些书,勉强算做读书人吧。古代读书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的骑游爱好有较大影响的有三位古代读书人。一位是孔子,他老人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多年,了解、评论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最后成为儒家的一代宗师,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一位是唐代诗人李白,他一生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写出名传千古的浪漫主义诗篇。一位明代的徐霞客,力尽千辛万苦,万里跋涉,写出令人叹服的有科学价值的游记。我此次环华骑游,在一定程度上是效仿古人,虽说只学些皮毛,但也略有收获 。</p><p class="ql-block">经过近些年的长途骑游,特别是此次环中国大陆骑游,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一些知识点,如今开始立起来、活起来,变得有血有肉。知识只有得到真实的生活阅历的浇灌,才是真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p><p class="ql-block">不妨举例说明。过去我们常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今我对这8个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首先,“地大”给我们以安全感。</p><p class="ql-block">我这次环中国大陆骑游,不算太靠边境线,约2.4万多公里。如果靠近中国大陆的边境线,接近4万公里。如果沿着中国版图,包括陆地和海域,估计会接近6万公里。大和强是两个关系紧密的形容词,人们常说做大做强,大就含强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衡量一个国家潜在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领土资源的拥有量。我们要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辽阔、完整的生存空间。中国大陆的南面是南海,北面是草原和森林,西面是高原和沙漠,中部和东部是沃野千里。当我的单车踏入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大兴安岭,像是来到了天边,中国实在太大,大得有些可怕,大得令人敬畏。中国具有坚不可摧的战略纵深,进可攻,退可守。此时我才对抗日战争中采用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有了深一层的理解。退一万步说,中国有一天又回到満清那样积弱积贫状态,中国仍然是不可战胜的,谁也无法穿透辽阔的中国,倭寇不行,沙俄也不行。大国给人以安全感。安全感会润育大度、平静、温和的大国性格,这就是中国人的性格。此种性格,是经历过长期的历史修炼,不愿给其他民族和国家带来麻烦的性格,是发育最成熟的民族性格。</p><p class="ql-block">其次,“物博”给我们以幸福感。</p><p class="ql-block">这次环中国大陆骑游,经过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路过数千城镇和乡村,接触或见过成千上万的人,这些人很少有大富大贵的,大都是些普通人,他们更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显得平静、安定、知足,流露出一种幸福感。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主要与精神有关,当然也离不开物质的浇灌。当我骑游在中国最西部的喀什地区,吃到远在数千公里外生长的海南香蕉、吃到吉林大米;当我在北极漠河县,吃到从数千公里运来的新疆哈密瓜时;当我在中国最富饶的北大荒,看到有一位老年妇女,每年在小秋收中,都能拾到足够两个人吃一年时的粮食时;当我不必像一些国度的人那样,不得不整天泡在狭小的空间内享受那有限的资源,而可以随时随地游览祖国各地壮丽秀美的名山大川、享受各地的美味佳肴时。我深为能生活在资源丰富的中国而感到骄傲,感受到生活在中国真好、真幸福。</p><p class="ql-block">再次,“人多”给我们以可靠感。</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说过,人多志气高、干劲大。中国这块土地是世界的人居佳地,人气旺,不然地球上百分之二十的人不会都喜欢生活在这里。人是最奇怪的群居动物,住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城市,有时会感到喘不上来气,很想逃离。可当真的让你一个人骑行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上,又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是恐惧。在青藏高原上的青藏线和新藏线上都有数百公里的无人区,可以说是中国大陆人口最稀少的地方。所谓的无人区不是说这里没有人,而是指这里没有成建制的村庄,但无人区内有检查站、边防军人、公路养护站、工程队、自然保护站等。6月17日晚,我深入新藏线无人区,在一个四川地质勘探队的工棚内住下。身在中国就不要怕,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有栖身的地方,人多真好,生活在中国真好,它给人一种可靠感。</p><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都熟悉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古人还有一句更深刻的话: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条件的朋友、车友,不妨多出去走走,到广阔天地里去欣赏、体验、感悟、修行,回来后,您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会更加感受到,将生命安放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真正的环华骑游还没有结束,我只完成了中国大际的骑游,我会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骑游台湾省,给我的环华骑游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大家。</p>